角的認識
角
教學內容:(六年制省編教材第五冊P106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認識直角,掌握用三角板判斷直角的方法,并能用三角板畫直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2、通過學生觀察演示和操作,進行事物都是運動、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材分析:本節教材是學生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等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學習,形象感受角的形狀、抽象出角的圖形,讓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部分名稱。借助學生熟悉的三角板來教學直角,并用三角板會測定直角,量直角,為今后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打下基礎,也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
一. 引入新課。
1、出示五角星
師述: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曹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什么禮物?(師出示:五角星)
生答:五角星
師述:我們為什么把它叫做五角星呢?
生答:因為它有五個角。
師述:對!看來,五角星是以向外突出的角的個數來起名的。
2、師提目標:
師:角是什么樣的圖形?一個角有哪幾個部分?如果我們小朋友來畫角,該怎樣畫?你能用硬紙片做成可以活動的角嗎?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習“角”這一課的目的。板書:角
二. 新授
(一) 初步感知“角”
1. 示三角板
提問: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問:三角板上有幾個角?學生回答。師示范完整指出三個角。
2. 教師邊述邊用電腦出示:
師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吹浇。
出示:紅領巾、剪刀、書本、鐘面
提問:圖上畫了什么?你能指出這些物體表面的角嗎?
3. 舉例。
師: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物體表面的角?
4. 抽象出角的形狀。
師:角到底是什么形狀的呢?我們來看看電腦是怎樣來變出角的?
電腦演示:去掉紅領巾的顏色和圖象,留下的從一點出發引出的兩條直直的線組成的圖形就是角。
分別去掉剪刀、書本、鐘面的顏色和圖象,留下的圖形就是角。
師小結:因此,像這些物品,不管它們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不論它們有什么顏色和用途,如果我們隱去圖像和顏色,留下的這些由一點出發引出的兩條直直的線組成的圖形就是角。
5. 老師和學生操作:
師:拿出一張圓紙片,問:這上面有角嗎?(生:沒有)現在對折后,有角了嗎?(生:沒有)再對折,有角了嗎?(生:有角)又對折,有角嗎?這個角比剛才的角相比是大了還是小了?摸一摸這個角,有什么感覺?
(二) 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都是角,角尖尖處有一點,這一點叫做什么?這兩條直直的邊又叫什么?請大家把書翻到P106頁,自學后告訴老師,它們分別叫做什么?標上角符號
出示板書:
邊
頂點
邊
交流討論后完成課后練一練第1題。
(三) 用活動角演示角的大小。
1、師:我們有兩條硬紙條,做成活動的角;顒咏堑囊贿叢粍,轉動另一條邊。這就形成一個角,再轉動這條邊,又形成了一個角。這個角比剛才的角怎么樣?如果再把角的兩條邊張開得大一點,這個角比剛才的角怎么樣?再轉動這條邊,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小一點,這個角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再轉得小一點呢?
2、師:從這兩次變化角的大小,小朋友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呢?
學生交流回答:角的大小跟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四) 操作:折一折
1、師:1、請大家把一張紙隨意一折。2、再沿著剛才的折縫對折。3、把紙展開,按折縫畫兩條線。
2、觀察:這兩條線相交,在紙上形成了幾個角?這四個角形狀是怎樣的?它們大小一樣嗎?
3、電腦演示:出示兩條折縫,出現了四個同樣大小的角,它們都是直角。畫上直角符號。
4、師:我們每個小朋友手中的三角板上有幾個角?哪個角跟上面的角一樣,請把它指出來?這個角就叫什么角?用手摸一摸直角的兩條邊?
5、判別直角的方法: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投影儀演示判別的方法。
6、完成練一練第2題。
(五) 畫直角。
1、師:剛才我們認識了直角,如果要以直角畫下來,該怎樣畫呢?師范畫。學生試畫。指名畫。在掌握方法后要求學生在自己本上畫兩個位置不同的直角。
2、完成練一練第3題。
三. 鞏固練習
1、下面的說法中,哪一句是對的?
角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邊。
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2、下面的圖形中有幾個角?
(4) (3)
3、下面的圖各有幾個角?
(4) (2)
4、下面的圖各有幾個角?
四. 機動題:
出示上課引入時用的五角星。除了數出五個角以外,你還能數出其他的角嗎?答對獎勵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