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角
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 蔭柳小學 | |||
教學目標 | 1.結合生活情境, 能正確找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 3.在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4.培養發展數學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5.在合作中培養協作精神,數學交流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 |||
教學內容、學生狀況分析及課前準備 | 學生在頭腦中已經對角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找角、造角的相關材料 | |||
主要教學理念及選用的教學方法(含輔助教學手段) |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真正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大膽讓學生說、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采用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等形式,讓學生進行探索,體驗成功。 | |||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初步感知。 1.談話。 2.示送給學生的禮物。提出要求:找一找藏在物體面上的角。 3.學生找角,同桌交流。 二、自主探究新知。 1.班內交流摸角的體驗。 2.。 ①從物體的表面抽象出角。課件演示抽象過程。 ②揭示角的各部分名稱。 ③指導學生比劃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④找到三角尺上的角,指一指上面的頂點和邊。 3.找生活中的角。 ① 創設情境,激發找角的興趣。 ② 學生同桌搭配,找一找周圍的角。 ③ 班內交流。 4.做“想想做做”第1、2題。 5.創造角,體驗角有大小。 ① 出示準備的材料,提出操作要求,小組內自由選擇材料做角。 ② 將學生做的角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大家。 ③ 引出角有大小。 ④ 借助生活中的事例再次體驗角的大小變化。 ⑤ 探究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6.比較角的大小。 示四個鐘面。引出新的爭論。 小組討論比較的方法。 電腦演示重疊比較法。 學生練習 三、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新本領? | ||||
學生學習水平多元化目標評價(含教學目標 檢測) 1.通過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在找周圍的角中體會所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3.在創造等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4.在合作交流中增強與同學的交往、合作意識。 | ||||
執教:曹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