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 1. 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2.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會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析角。 3.使學生知道周圍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畫角。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畫角。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三角板、直尺、活動角、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三角板、紙、活動角模型、剪子。
教學過程 :
一、 引入
1. 課件演示,問:畫面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出示紅領巾,師:紅領巾有三個角。課件演示。
2. 談話:我們周圍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課件演示。
3. 今天我們來認識角。(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 探究新知
1. 認識實物中的角。
指一指,摸一摸,感知角的形狀。教師出示一個大三角板,請同學指出它的三個角。然后教師示范,從角的頂點出發,分別沿角的兩邊比劃出角的形狀。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書,像老師這樣比劃角的形狀,同桌的同學互相看一看,比劃得是否正確。(教師巡視指導。)
2. 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 課件演示,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圖形,認識角的頂點和邊。(2)描一描。學生自己動手,找出身邊的一個角,并指出它的頂點和邊。(3)說一說: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3. 判斷。下列圖形哪些是角。(見課件)
4. 學習畫角。(1)教師示范畫角:從一點起用尺畫一條線,再從這一點向不同的方向畫一條線(兩條線都要畫直)。(2)學生照老師的樣子畫角。(教師巡視指導。) (3)同組的同學比一比,誰畫得好,選出畫得最好的用投影展示。
5. 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一種新的圖形——角,知道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尺畫角。
三、 鞏固練習
1. 做練習八的第2題。
2. 做練習八的第3題。先讓學生觀察、猜測、議論,然后指導學生用自己的活動角模型演示角的大小,讓同桌的同學擺出同樣大的角。
小組活動:猜猜看一張三角形的紙有3個角,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先猜一猜,再分小組剪一剪、試一試,看有幾種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