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直角三角形
東明小學:式發
教學內容:(活動課)
教學目標 :
1、認識,知道各部分名稱、各個角的度數和各條邊的關系。
2、通過實踐操作,拓寬學生的解題渠道,誘發求異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體驗探索知識的過程,培養合作意識和集體精神。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紙沿對角線對折。
提問:“得到一個什么圖形?”(三角形)
2、通過觀察、測量和比較說說這個三角形的特征。
(兩條邊相等,一個角是直角)
提問:“那么,這樣的三角形我們叫它什么三角形?”
揭示課題,板書: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 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 斜 邊 45° 直角邊
認識各部分名稱和各個角的度數。
投影出示一個讓學生試說。
邊說邊課件演示。
45° 90°
接著讓學生指著折成的同桌
直 角 邊
互相說各部分名稱和每個角的度數。
2、把剛才折成的再對折,看看又得到什么圖形?
3、展開后把4個三角形都剪下來,重疊在一起,發現了什么?
4、取出其中一個指出已有的底和高。
提問:“斜邊上的高你能不能畫出來?”
出示探究要求:
①動手畫出斜邊上的高,同桌互相檢驗。
②量出斜邊和斜邊上高的長度,填在表格里。
③根據表格里的數據,小組討論,說說有什么發現?
④交流發現。
5、電腦演示并出示結論。
學生齊讀:斜邊上的高等于斜邊的一半。
6、拼圖游戲
(1)拿出2個完全一樣的拼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
(2)拿出4個完全一樣的拼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
學生小組合作拼圖,到實物投影上展示。
(3)電腦演示拼成的沒學過的平面圖形。
三、合作交流,探求一題多解。
1、出示題目:已知的直
角邊長是20厘米,求它的面積是多少?
20厘米 20厘米
(學生獨立解答,一生板演,說說理由。)
2、出示題目:已知的斜邊
長是20厘米,求它的面積是多少?
20厘米
(學生小組討論,可以借助剪下的等腰直角三
角形拼一拼、擺一擺。)
各小組匯報交流,說說想法。
教師板書各種解法。
四、
20厘米 |
1、一個邊長為20厘米的正方形,連接
每邊的中點,又得到一個正方形,求
涂色部分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互相探討,交流解法。)
20厘米 |
所得的小正方形面積與空白正方形面
積有什么聯系?與原正方形面積有什
么聯系?你能求出它的面積嗎?
(各小組之間互相討論,說說想法。)
3、依次連接正方形每邊的中點,每次得
到的新正方形面積與原正方形面積有什
么聯系?從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各小組之間互相討論,交流發現的規律。)
五、回憶所學,談談收獲。
本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