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
1、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2、在測量活動中,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會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3、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教具準備:
尺子、硬幣、曲別針、刀子、正方體、三角形、圖釘、紙盒等。
學具準備:
尺子、硬幣、曲別針、刀子、正方體、三角形、圖釘等。
教學過程 :
一、 教學例1:
1、 老師拿起數學書。知道數學書的這條邊有多長嗎?
拿出鉛筆:知道這支鉛筆有多長嗎?
美術書又有多長呢?
2、 請大家拿出我們準備的學具:硬幣、曲別針、刀子、正方體、三角形等,選取你喜歡的工具量量有幾個硬幣長或刀子長……
3、 分組量物體:1組量數學書,2組量鉛筆,三組量尺子。
4、 分組匯報測量結果。
5、 為什么我們測量的統一種東西,結果卻不一樣呢?
(小組討論)
6、 怎樣才能使我們的測量結果相同?
二、 完成做一做。
(一)完成第1題。
1、 豆角大約有幾個正方形長?胡蘿卜呢?
2、 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自己量一量,填寫在書上。
4、 我們量這些糧食就是用的統一的單位。
(二)第2題。
1、 用鉛筆量桌椅的長度。
2、 分小組活動。
3、 各小組匯報測量結果。
(三)第3題。
1、 估一估這些文具有幾個正方體長。
2、 填寫在書上。
3、 集體訂正。
三、 例1。
1、 你知道一個正方體的一條邊有多長嗎?
2、 請你拿尺子量一量。
3、 你是怎么量出有1厘米的?
4、 老師示范量的方法。一邊量一邊敘述。
5、 對,正方體的邊有1厘米長。1厘米就是這么長。
6、 那一個圖釘有多長呢?請你也來量一量。
7、 看看你的哪個手指大約是1厘米?
8、 你還知道有哪些物品大約有1厘米長?
四、 練習。
1、 完成練習一第6題。
先估一估,再用曲別針量一量。
五、 小節: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課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