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
1、結合生活情報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畫角,比較角的大小。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角,會畫角,會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難點 :畫角,比較角的大小。
教具準備:白紙一張,多媒體軟件,尺子,活動角等。
學具準備:每人白紙一張,尺子一把。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引入。
1、情景引入。 課件出示P39主題圖。
2、提出問題:同學仔細觀察,課本P38的圖,告訴老師和其他同學,你在這圖上發現了什么?
3、讓個別學生說說他發現。
4、老師按閃主題圖中的一個角,問:有誰知道這是什么?
5、指名回答后,板:角
6、再提出:在這圖上還有角嗎?同組的小朋友一齊去找找,看看哪組的同學找的最多,意要做好標記或者容易數的號數。
7、小組找一個人來回答在圖中找到的角,老師在屏幕上按閃。
二、探究新知。
(一)角的初步認識
1、師:剛才同學們在圖上找到了很多角,那在我們的周圍有角嗎?哪個同學來說說,(指名個別學生說說。)
2、師:在我們的周圍都有角的存在,今天我們的就來認識角。(板書:的認識。)
3、剛才同學們都能在我們的周圍找到很多的角,那誰來說說你看到的角是怎么樣的?指名說。
4、出示課件,課本P40例1的圖。請小朋友看屏幕,老師這里也有幾個有角的物體,在屏幕中從實物上抽象出角。(屏幕閃動)(4人小組討論一下,角到底是怎么樣的?有什么特征。)
5、再讓學生回答。
6、師小結:對,角有一個點,我們叫它頂點,板:角有一個頂點;還有兩條直直的線,我們叫它邊。板:兩條邊(屏幕顯示閃動頂點和邊,然后學生跟說一遍。
7、練習:
(1)判斷哪些是角,
(2)下面圖形都有角,誰知道三角形有幾個角?旁邊的四邊形呢?
(二)比較角的大小。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角,知道了它有一個頂點,兩條邊,也知道了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了。那同學們能不能用手中的紙折一個角給老師看看嗎?
1、學生動手折角,老師選擇一部分貼到黑板上并寫上編號或者寫上學生的名字。選的角中有銳角、鈍角、直角。
2、師:很好。我們班的同學的手真巧,折出的角真多,老師也把其中一部分貼到黑板上了,老師想知道黑板上貼出來的角哪個最大?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來把它們比較一下嗎?
3、4人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并說說為什么?
4、教師說說兩角比較大小的方法。(1)點對點,其中一邊對齊。(2)用三角板的角來判斷。
5、師小結:角的大小與邊的長度無關,兩邊張開越大,角就越大。板:角的大小與邊的長度無關,兩邊張開越大,角就越大。(老師用活動角來進行顯示。)
(三)畫角。
1、剛才同學們用紙好快地折出一個角,不知道同學們會不會用尺子畫一個角呢?
2、學生嘗試在練習本上畫一個角,先畫好的同學還到黑板上來畫,畫完后,說說角是怎么樣畫的。(先畫什么,再畫什么)同學們,你覺得我畫的角怎么樣?
3、教師示范畫角,邊說邊畫。畫角前要求學生認真看,老師是怎么樣畫的,先畫什么,再畫什么?——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成了一個角了。
4、學生說說剛才老師是怎么樣畫角的。
5、練習畫角。
讓一部分的學生把畫好的角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看誰畫的角最好。
三、練習。
1、基本練習,課本P42的1——3題。
2、提高練習,課本P43的 7題。(課件顯示圖形隱藏著的角。)
3、老師今天遇到一個難題,想請同學們幫幫忙,可以嗎?
投影儀出示:
一個長方形剪掉一個角后,還有幾個角?
四、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知識?讓學生說說,你還有什么問題要提出來。
五、布置作業 :每人回家用紙折三個大小不同的角。
六、板書:
角的認識
一個頂點、2條邊
邊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度無關
頂點 邊 角的兩邊張得越開,角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