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和分米的認識
第1時 | 授課時間 | 2005年3月 日 | ||
教學內容 | 教科書第32頁,自主練習第1、2題 | |||
教學重點 |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 |||
學習內容 | 教 師 活 動 | 學生活動 | 札記、修改 | |
創設活動情景,引入新知 認識毫米 | 你在學習時最常用到的學習工具是什么? 你了解他們嗎?你知道他們的升高是多少嗎?他們又多厚嗎?現在請你用厘米做單位,用直尺測量并記錄下來。 提問:比整厘米多一點少一點究竟是多少呢?能不能用一個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呢? 請同學們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的長度。在1厘米長度中,你又看到了什么? | 兩人一組,測量書、文具盒、橡皮、鉛筆等并記錄 匯報測量結果 有許多小格 | 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測量實際物體有多長,從解決身邊的問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
學習內容 | 教 師 活 動 | 學生活動 | 札記、修改 |
認識分米 | 你們發現的每一個小格就是1毫米。(課件演示每一個1毫米) 四人一組:觀察直尺發現1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關系。并得到1厘米=10毫米 (讓同學感受到用厘米測量時不方便) | 請同學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的長度,并舉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接近1毫米。 用手勢分別表示1毫米、2毫米10毫米的不同長度 實踐活動:用厘米做單位測量課桌 | 根據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獲取新知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的直觀形象,能夠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
學習內容 | 教 師 活 動 | 學生活動 | 札記、修改 |
實踐應用 | 課件演示1分米的長度并且用手勢表示出來。 舉例生活中接近1分米的實物。并尋找身體的哪一部分接近1分米。 課件出示: 1、直尺測量曲別針圖。 2、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桃樹高3( ) 書桌高7( ) 一本經書厚約28( ) 爸爸身高175( ) 3、看日記改錯誤 | 的長度。 . 用手中的測量工具準確量出課本的寬,匯報 | 教學新知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給學生自主鉆研的時間,有扶到放,使學生的學習循序漸進。 |
學習內容 |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 學生活動 | 札記、修改 |
總結 | 早晨,我從 2分米長的床上起來,拿起13毫米長的牙刷,擠出15厘米長的牙膏刷牙,然后洗臉吃飯。接著和1分米高的哥哥一起上學去。走了200厘米遠的路來到學校,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1厘米長的鉛筆和5厘米厚的練習本,開始做練習。 4、估測:出示碟片、字典、粉筆 今天咱們有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它們和厘米是什么關系? | 口答 估出大約的長度或厚度 | 使學生的學生過程生動活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