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圓
教學內容:本節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56-57頁內容:認識圓。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直觀認識圓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探索并發現圓的基本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一種最簡單的曲線圖形。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知識到學習曲線的知識,無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特別是借助直線圖形研究曲線圖形的思維方法,從空間觀念角度來講對學生是一個飛躍。因此教學圓的特征,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為后面學習圓的周長、圓的面積,以及為今后的圓柱,圓錐等知識做準備,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各種平面圖形的認識,達到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目的。
本節內容先借助實物讓學生充分感知“圓”,讓學生感受到圓與現實的密切聯系,再引導學生借助實物等多種方式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征,并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直徑、半徑、圓心等概念,探索、發現、掌握圓的基本特征。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力求滲透數學分類思想方法、抽象概括方法、比較法、觀察法、極限思想等。
二、 學生分析
圓形物體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學生在學習《認識圓》前,對圓有著極其豐富的感性認識。圓的相關知識與特征,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探索都能獲得,“學”數學就是“做”數學;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應當重視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認識圓、畫圓過程,體驗數學的樂趣:學習難度方面,他們對于圓的半徑、直徑有無數條這一點,解釋有一定的難度。另外,自主探究出圓的位置、大小的決定因素有點難度。
三、 學習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觸摸,直觀感受圓的曲線特征;在此基礎上認識圓,掌握圓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系;學會用圓規畫圓。
2、讓學生從生活中認識圓,借助動手操作活動,發現規律,培養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能力及初步空間觀念,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滲透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習目的在于應用的思想。通過操作、研討,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另外,通過對有關資料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教學重點: 圓的特征及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系。
5、教學難點: 決定圓的大小、位置的因素。
四、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整體感知(5分鐘)
1、首先通過一個讓學生在一些平面圖形中摸出圓的游戲,引導學生說出圓與其它圖形的區別,讓學生直觀感知圓是曲線圖形。
2、欣賞生活中圓形的物體,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圓的曲線特征,同時也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設計意圖: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上課伊始,我首先設計摸圓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摸、說等活動,使學生感知圓的曲線特征,并且通過分類、比較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圓的曲線特征。接著我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圓形物體,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