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內容:
的含義及計算方法。課本第19—22頁一個紅點問題,自主練習第1-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運用公式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求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圓柱體表面展開圓模型,學生自作一個圓柱體紙筒。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
1.口答下面問題.(只列式不計算)
(1)圓的直徑是3分米,周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2)圓的半徑是5厘米,周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2.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3.口答:圓柱體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征。
二、新授
1. 引入新課
我想讓白紙站起來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介紹把白紙制作成圓柱形讓他直立起來。
師:根據需要平面可以化曲為直。
課件出示例信息窗二。
思考:
(1)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什么?
(2) 圓柱的表面積又是什么?
教師手拿教具邊演示邊講解。我們先來看圓柱的側面,如果我們都把圓柱的側面展開,大家發現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呢?這個側面展開后的長方形面積與圓柱側面的面積的關系怎樣呢?那么求圓柱的側面積只要求誰的面積?這個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柱哪一部分的長度?寬相當于哪一部分的長度?圓柱的側面積應當怎么求?(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結論。)
同學們能不能根據這兩個關系,再根據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出一個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答,師板書)
教師邊問邊板書如下:
長方形的面積=長×高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最后請幾個學生口述側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3.嘗試練習
(1)請同學運用剛才學到的計算公式解答下題:
例1:一個圓柱形狀的罐頭,它的底面周長是314厘米,高是15厘米,側面有一張商標紙(如右圖),商標紙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接頭處忽略不計)
學生審題后,讓兩個學生板演,其他學生練習。
(2)講評后問:如果已知圓柱底面直徑或半徑與高,能不能求圓柱的側面積?計算公式怎樣?
4.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的學具,并把表面所有的紙取下,問:把圓柱表面的紙全部取下后,這里一共有幾個面?哪幾個面?那么圓柱體表面積應包括哪些面的面積?(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歸納板書: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圓柱的表面積。
問:要求圓柱表面積要先求哪些面的面積?
(2)圓柱表面積公式應用。
出示例3。
在下面方格紙上畫出右邊圓柱的展開圖。(每個方格邊長1厘米)
圓柱的側面沿高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幾厘米?
兩個底面分別是多大的圓?
學生作圖。
圓柱的側面積與兩個底面積的和,叫做圓柱的表面積。
學生分步列式,指名板演。解答完后與課本對照。最后師講評,強調解題步驟與書寫格式。
5.圓柱表面積的實際應用
完成練一練。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20頁練習六的第1、2題。
練后講評,強調注意點。
五、總結:
求圓柱的表面積就是求圓柱側面積與兩個底面積的和。我們不僅要經常用到求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而且還常常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運用這個計算方法。
圓柱的表面積=求圓柱側面積+兩個底圓的面積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圓柱的高
六、課內外作業
完成練習六的第3—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