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體積的練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練習九的第6—9題。教學目的: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體積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二、課堂練習
1、做練習九的第6題。
教師出示一個圓錐形物體,讓學生想一想怎樣測量才能計算出它的體積:
讓學生分組討論一下,然后各自讓一名學生說說討論的結果,最后歸納出底面圓的周長,再求出底面的半徑,進而求出底面積,然后用書上介紹的方法,用直尺和三角板
測量出圓錐的高,這樣就可以求出圓錐的體積。
2、做練習九的第7題。
讀題后,教師可以先后提問:
“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這堆沙的重量,應該先求什么?怎樣求?”
指名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做完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九的第8題。
讀題后,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
“這道題要求的是什么?”
“要求這段鋼材重多少千克,應該先求什么?怎樣求?”
“能直接利用題目中的數值進行計算嗎?為什么?”
“題目中的單位不統一,應該怎樣統一?”
分別指名學生回答后,要使學生明白這里要先將2米改寫成200厘米,再利用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算出鋼材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然后再求出它的重量。最后計算出的結果還應把克改寫成千克。
4、做練習九的第9題。
讀題后,教師提問:這道題要求糧倉裝小麥多少噸,應該先求什么?
要使學生明白,應該先求2.5米高的小麥的體積,而不是求糧倉的體積。
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選做題
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做練習九的第10*、11*、12*題。
1.練習九的第10*題。
教師:這道題要求圓錐的體積.但是題目中沒有告訴底面積,而只是已知底面周長和高。請大家想一想,應該怎樣求出底面積?
引導學生利用“c=2∏r”再利用“s∏r,就可以求得s=∏( )’。再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就可以求出其體積。
2、練習九的第11*題。
這是一道有關圓柱、圓錐體積的比例應用題。
可以用列方程來解答。利用題目中圓錐和圓柱的體積之比,可以建立一個比例式。
設圓柱的高為x厘米
(注意:由于圓錐和圓柱的底面積s都相等,所以計算中可以先把s約去。)
3.練習九的第12題。
這道題是拆分組合圖形,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圖形,不難看出它是由等底的圓柱和圓錐組合而成的:從圖中可以看出,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直徑都是16厘米,而圓柱的高是4厘米,圓錐的高是17厘米。然后再根據圓的面積公式及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就可以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體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