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比較容易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知道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方法。
2、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使學生能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選擇解題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和習慣。
3、通過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找出題中數量間的等量關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收集信息
多媒體演示食堂的錢阿姨去菜市場的情景。
師:請同學們細心觀察,注意收集有關的數據,并要及時地記錄下來。
學生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1、錢阿姨帶了2500元錢去菜市場買菜;
2、瘦肉每千克16.00元;
3、錢阿姨買了50千克瘦肉 ;
4、還剩1700元。
……
(設計理念:本校學生里第二集市場比較近,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收集有關數據,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討論交流,自主探索
1、改編信息
師:你能從中選擇一些信息作為條件,把其中的一個信息改成問題,編出一些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嗎?(四人小組討論)
師:誰來交流一下你們編的題目是怎樣的?
估計有以下種:
1、錢阿姨帶了2500元錢去菜市場買菜,瘦肉每千克16.00元,買了50千克瘦肉,還剩多少錢?
2、錢阿姨帶了一些錢去菜市場買菜,瘦肉每千克16.00元,她買了50千克瘦肉,還剩1700元。錢阿姨帶了多少錢去買菜?
3、錢阿姨帶了2500元錢去菜市場買菜,買了50千克瘦肉后,還剩1700元,每千克瘦肉多少元?
4、錢阿姨帶了2500元錢去菜市場買菜,瘦肉每千克16.00元,她買了一些后,還剩1700元,錢阿姨買了多少千克瘦肉?
[設計理念:使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題材生活化,并改變例題的呈現方式,通過讓學生選擇信息、提出問題的方式,使復習題、例題和練習題整體呈現(第1題為復習題,第2題即是例1,第3題即是例2,第4題為練習題),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
2、討論探究
(1)指名交流第1題的解答方法。
(2)重點研究第2題。
師:請同學們先嘗試解答這道題目,用不同的方法列式。
師生交流,誰來說說你列的式子是怎樣的?(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學生可能有下列幾種方法:
①用算術方法解:
16×50+1700
②用方程解1:
設錢阿姨帶了x元錢去買菜。 x-16×50=1700
③用方程解2:
設錢阿姨帶了x元錢去買菜。 x-1700=16×50
師:先請用算術方法解的同學來說說是怎樣想的?
(瘦肉的元數+還剩的元數=所帶的元數)
師:我們重點來研究用方程解的方法,這也是我們今天這堂課要學習的內容。(揭示課題:列方程解應用題)
請用方程解的同學說說是怎樣想的?
(方程解1:原有的重量-賣出的重量=還剩的重量)
(方程解2:原有的重量-還剩的重量=賣出的重量)
(設計理念: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并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讓他們自主去探究、去發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敢于探索的精神和大膽嘗試的能力。)
學生總結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
3、鞏固練習
(1)解答第3題。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第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