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式折線統計圖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教材第64~65頁,簡單的統計(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結構,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運用簡單的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
2、能深切體會統計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及作用 ,能根據簡單的折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或預測,體會統計是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3、使學生樂于參與統計活動,在活動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態度。
教學重點: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運用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
教學難點: 能根據折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或預測。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投影出示例題的統計表。
2、分析統計表:
師:你能從這張統計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嗎?
3、揭示課題:
教師邊指統計圖邊說:為了更便于分析,我們還可以將這些數據繪制成了一張統計圖:
師:你知道這是一張什么統計圖嗎?(預測學生能說到是折線統計圖,如果學生不知道,可由教師揭示,并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優勢:
師:剛才我們在統計表中了解的信息在這張折線統計圖上都能找到嗎?(能)
那為什么還要將數據制成這樣的折線統計圖呢?(學生可能說到:容易分析降水量的變化請況。)
原來如此,你還能從這張統計圖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
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追問:你能從圖上看出哪兩個月間的降水量上升(下降)的最快、哪兩個月間降水量上升(下降)的最慢嗎?
師:你認為折線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呢?(不但能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2、聯系生活舉例:
你有沒有在其它地方見過類似這樣的圖?(學生應該在生活中見到折線統計圖,如病人的心電圖、股票分析圖等,根據學生介紹可出示相關圖片加深印象。)
3、了解結構:
師:既然折線統計圖這樣容易反映一些數據的變化情況,那我們是否需要了解一下它的結構呢?
看了圖,你知道一張完整的折線統計圖應該由哪些部分組成呢,在制作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再全班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并相應介紹折線統計圖各部分名稱,在介紹名稱時明確其作用、畫圖時注意點。
三、制作統計圖:
1、 完成p65“練一練”
2、同桌互相檢查并糾錯。
3、實物投影展示好的作品。
四、鞏固練習
1、回答書上66頁的第1題。
2、完成書上66頁第2題。
1) 視頻展示臺上展示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平均每個季度的產值是多少萬元?
平均每個月的產值是多少萬元?
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產多少萬元?增產幾分之幾?
……
3、完成書上67頁的第3題
4、完成新《補充讀本》p65頁第4題。
五、課后完成
1、完成書上67頁第4題
2、把你本周的數學作業分數制成折線統計圖,你有什么想法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