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2)-----第五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感悟
很榮幸有機會參加第五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雖然只有半天時間,卻像經歷了一次“頭腦風暴”,現將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記錄下來與大家一起交流。給我感觸頗深的一節課是—特級教師吳正憲《平移和旋轉》,這是數學課程標準《空間和圖形》模塊中的一個新內容,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也為學生以后學習平面幾何圖形奠定基礎。
首先,她創設了有效的教學情境和策略,在課伊始,老師問 “你們一定有過去游樂場的經歷吧,全體起立,站在那里用你的動作和聲音記錄你的動作和聲音”,然后老師播放游樂場中的活動場面,學生個個欲欲躍試,熱情高漲,這不僅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讓學生充分應用多種感知通道來感悟平移和旋轉的特點,進而通過動手操作和活動進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轉,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教師呈現了一幅帶格的平面圖,兩家工廠的位置分別在左上角和右下角,中間是調貨員的位置,想像如果你是調貨員,你怎樣把貨物運輸到這兩家工廠,這道題目設計應圖是讓學生運用智慧來解決實際問題,因為需要學生在方格紙上數出平移的格數,強化了學生對平移的直觀感知,同時在到達工廠的時侯,還要進行旋轉,這兩個概念在同一個場景中出現,通過對比使學生對平移和旋轉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接下來,出示生活中的旋轉和平移,課件演示方向盤(旋轉),水龍頭(旋轉),開門窗(平移),促使學生認識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學會換個角度看我們生活中這些普遍的現象;最后教師設計了“樓房會搬家嗎?”、“聰明的設計家”、“幫大樓圍彩燈”等解決問題的題材,再次讓學生在初步應用新知中感悟數學與生活的關系。總之這節課,吳老師從實際生活出發,體會感悟生活中平抑和旋轉,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回到感性,真正實現了學生思維的兩次飛躍。
整節課上,吳老師親切,自然,大方,若再風趣一點就更精彩了,她精湛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藝術,給我今后的課堂教學藝術指明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