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一、 教學內容:課本第80頁例1及“練一練”、練習十五的第1~5題。
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主動體會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能運用運算律進行有關分數的簡便計算,體驗簡便計算的優越性。
2.讓學生在理解運算順序和簡便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觀察、比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
三、 教學重、難點、生長點:
1.重點: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及簡便算法。
2.難點: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進行簡便計算及根據運算順序正確計算。
3.生長點:在學習了整數簡便運算及分數加、減、乘、除運算的基礎上學習本課內容。
四、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新課
1. 口答:
做一套小的被罩和床單需用布4米,做一套大的被罩和床單需用布6米,現在兩種規格的被罩和床單各做10套,共用布多少米?
學生口答不同算法。
問:兩種算法中,哪一種簡便?為什么?(幫助學生回憶乘法分配律)
2.引思:乘法分配律在分數運算中是否適用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1,學生獨立做題,小組內交流不同做法。
2.展示不同做法,指出:在一道有關分數的算式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稱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想一想: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是怎樣的?引導發現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相同的。
3.體會整數運算律的推廣。
讓學生說說兩種解法之間有什么聯系?(一種解法是分別計算做18個中國結各需彩繩多少米;另一種算法是先算出兩種中國結各做1個共需多少彩繩,再算出18個共需多少彩繩。兩種算法都求出了兩種中國結各做18個共用了多少彩繩。)哪種方法比較簡便?為什么?
引導發現: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在分數四則運算中也要恰當地應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
(三)鞏固練習
1.口答運算順序。
讓學生先口答“練一練”第1、2題、練習十五第2題的運算順序(同桌互說后再集體交流)。
2.做“練一練”第1題。
學生做題,集體反饋。
問:你是怎樣檢查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的?(首先看數字、符號有沒有抄錯;再看第一步的計算是否正確;最后看書寫格式是否正確。)
3.做“練一練”第2題。
學生讀題后,先看看題目的特征,哪道題是可以簡便計算的。
再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4.做練習十五第3題。
讓學生看題,說說每題如何簡算。
選擇能簡算的題做2道。
5.做練習十五第4、5題。
這兩題重在幫學生理清數量關系,計算方面的難度不大。
(1)讓學生先同桌互說第4題的題意,自己打算如何解題。
學生列出算式以后,引導學生使用簡便算法。
(2)學生讀第5題,說說“剩下的”怎么求,再讓學生解題。
6.第1、2題較為簡單,第1題獨立做,小組交流;第2題做左邊一欄,右邊留做課堂作業。
五、 總結全課。
學完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發現?
課堂作業:練習十五第2題右面一欄、第3題及第4題。
六、 彈性作業:
1.在□里填上適當的數,在○里填上恰當的運算符號,使計算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