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分數乘分數》一課是浙江省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分數整數、整數乘分數,理解了分數乘法的意義后進行學習的。分數乘法在掌握了法則以后,計算并不復雜,因此在本節課中我們力圖體現“讓學生自己提出、驗證計算方法,培養探究問題能力,體現算法多樣化”的總體思路。
一、充分開放教學過程,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整節課設計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提供了學生充分參與的機會。引入階段,在情景的支持下讓學生自己提出并確定學習、研究的材料;展開階段,分兩個層次讓學生提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通過獨立思考、合作研究來展示、證明自己的計算方法,使研究過程體現開放與自主,努力營造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各個層次學生的交流與發展。
二、充分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與聯系,使學生經歷學習過程
《分數乘分數》一課,從情景入手,把較復雜的“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設計成用學生自己創造的方法來展示和驗證,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獲得和理解計算方法。課堂的“展開”階段,從解決“幾分之一與幾分之一相乘”到“兩個一般分數相乘”,力圖體現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探究過程。使學生在“探究算法——操作驗證 ——交流評價——法則統整”等的一系列活動中經歷“分數乘分數”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感受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同時滲透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
三、以數學知識為載體,體現《課程標準》精神,促進學生探索
本節課的設計力圖以“分數乘分數”這一數學知識為載體,通過學生主動參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使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建立在自己的實踐經驗和主動建構之上,從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課程改革的精神。教學大綱上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研究,推導“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進行展示交流。呈現多樣化的算法,能較好地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和研究的樂趣,即使學生在理解掌握方法的現時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情感與價值觀。
教學目標
預設材料與教學路徑 預設學生活動 備擇方案
一、情境引入:
1、小明請小強到家里做客,請小強吃西瓜,先切了一半留給自己的父母,兩人吃的各占了西瓜一半的一半,問小明吃了整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師:該怎么列式 ( × )
前面我們學習的是整數與分數與分數相乘,這題都是分數乘分數,你能寫出這樣的算式嗎?
2、觀察這些算式,認為哪一些算式算起來會容易些?
二、探索算法:
(一)幾分之一乘幾分之一
1、請學生選擇幾道幾分之一乘幾分之一乘法算式,嘗試計算。
2、匯報計算情況,提出計算方法。
3、舉例說明或驗證計算方法及結果。4、小組內交流驗證計算方法及結果。5、組際交流。
6、小結幾分之一和幾分之一相乘的計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積作積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積的分母。
(二)一般分數相乘
1、小組合作探究:
(1)猜想一般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2)請舉例驗證。
(3)準備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