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圓柱體積1
教學內容:圓柱體積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并能根據題里的條件正確地求出圓柱的體積。
2、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讓學生認識“轉化”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點
圓柱體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對策:
通過觀察實驗,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發展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圓柱體積演示教具。
教學預設:
一、復習引新:
1、 師: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圓柱的表面積和側面積。
師:圓的面積怎樣求?
交流得出: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的平方
s =
2、 求下面各圓的面積。(只列式,不計算)
r=1cm d=4dm c=6.28m
3、 求下列三個立體圖形的底面積
(圖略)圖意:圖1:長方體:長6.4厘米,寬2.5厘米
圖2:正方體:棱長4厘米
圖3:圓柱體:底面直徑4.52厘米,高4厘米
4、 思考:(1)上面長方體與正方體體積相等嗎?為什么?
(2)猜一猜,當圓柱與正方體、長方體底面積、高相等時,圓柱的體積與長正方體的體積相等嗎?用什么辦法驗證呢?
二、新授:探索圓柱體積計算公式
1、 同桌交流,啟發學生用轉化的思考方法。
2、 教具操作轉化過程,光盤課件演示。
3、 提問: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拼成的長方體體積 = 底面積 × 高
圓柱體積 = 底面積 × 高
4、 學習用字母表達式來表示。
三、 實際運用:
1、 第26頁上試一試:學生獨立解答,一人板演。集體校對,說明計算方法。
2、 練一練第1題:方法同上。
分析校對后提問:這兩題都要注意什么?
3、 練一練第2題:讀題理解:量底面從里面量什么意思?理解體積與容積的區別。再獨立解答,校對分析。
4、 第27頁上練習七第1題:先獨立填表,再組織交流。
5、補充:一個圓柱形水桶,底面直徑和高都是40厘米。這個水桶能裝多少千克水?(1立方分米的水重1千克)
6、補充:一個圓柱形的水桶,底面積是12.56平方分米,高是20厘米,里面裝了3/5桶水。水重多少千克?(1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
7、補充:兩個體積相等的圓柱,一個圓柱的底面積是78.5平方分米,高是8分米。另一個圓柱的高是10分米,底面積是多少?
四、 全課總結
五、 獨立作業:第27頁上第2、3、4題,第5題要求測量數據。
課前思考:
新授部分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在操作、觀察、討論等數學活動中,理解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體驗轉化和極限思想。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準備好學具和教具,提高活動質量。我將活動這一部分的教學過程再做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