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百分數的應用 3.納稅問題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起征調整】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于2007年12月29日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根據決定,2008年3月1日起,我國個稅起征點將從現在的1600元/月上調至2000元/月。
如果某人月工資5000元,則應納稅:
3月1日之前: 5000-1600=3400元,其中前500元按5%計算得25元,接著1500元按10%計算得15元,最后1400元按15%計算得210元,合計是385元。
3月1日開始:5000-2000=3000元,其中前500元按5%計算得25元,接著1500元按10%計算得15元,最后100元按15%計算得150元,合計是325元。
課前思考:
例題1是百分數數學基本問題,建立這樣的數學模型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基本方法的掌握,從例題2連續3個例題都是數學基本問題的拓展,數學問題生活化了。教師要引導學生先將這樣的生活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然后才能解決,所以轉化的思想方法很重要,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養成用轉化的思想方法解決新的問題。
例題2是納稅問題,“按某某的百分之幾納稅”是這類問題的核心,所以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清兩個方面:1、按什么來納稅,也就是單位1是誰?2、要了解這些生活問題中的許多術語(例:利息、營業稅、營業額、增值稅、購置稅等),了解這些術語在生活中的實際含義。這樣才能正確解答。
課前思考: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了解有關納稅的知識,進一步明確求應納稅額也就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讓學生掌握計算一個數與百分數相乘的方法。
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所涉及的一些常識,如稅率的含義以及什么是增值稅、營業稅等等,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
課前思考:
例2重點讓學生弄清“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的含義。幫助學生明確兩點:1、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就是說“交納的營業稅應是60萬元的5%”;2、求60萬元的5%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一樣,也用乘法計算。計算時可以把百分數化成小數,也可以把百分數化成分數,計算一定要提醒學生認真、仔細。
練習二第4題,在計算爸爸個人所得稅時,超出500—2000元的部分時要讓學生理解應用900元扣除500元的部分乘10%。
練習二第4題
將三段不同的收稅看作三個檔次,先用總收入減去1600,看超過的部分是屬于哪個檔次,如果超過的部分少于500,屬第一檔次,用超出的部分乘以5%;如果超過的部分大于500小于2000就屬第二檔次,第一檔次的稅肯定要交,用500乘5%,再用(超出部分-500)乘10%,然后相加;如果超過的部分大于2000小于5000就屬第三檔次,第一、二檔次的稅肯定要交,用500乘5%,1500乘10%,(超出部分-2000)乘15%,再相加。
關鍵是這里第一、二檔次的,要全額交稅。這樣學生就理解了
課后反思:
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對于納稅的知識很感興趣,積極性很高。而且納稅這部分內容也比較簡單,學生基本都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