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應用(1)(總復習教案)
復習內容:教科書p118——120“住房的變化”、 “旅游費用的預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方法,感受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統計圖表和統計量所呈現的信息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和思考,增強數據分析意識、發展統計觀念;
2、在解決旅游問題時,要利用生活經驗正確理解旅游人數、出發地和目的地、起止日期、交通工具及在旅游目的地可能產生的開支情況等有關旅游活動的基本信息,弄清它們所表達的實際含義。
3、增強學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全面性和創造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住房的變化”
1、觀察統計圖、回答問題。
(1) 出示課本118頁說說是一幅什么圖,反映的是什么情況,讓學生說說什么是“人均居住面積”。
(2)學生獨立解答第1題,計算后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求“這幾年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米”怎樣列式?是怎樣想的?
(3)思考第2題,并在小組里說說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再在全班交流。在交流時啟發學生回答:1999年我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是多少?這個數據是從多少個城市中統計得來的?猜一猜這個數據是怎樣算出來的?9.78平方米是669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是不是每一個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都大于9.78平方米?會不會有些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少于9.78平方米?
2、填表。組織學生把課前了解到的自己家1998年、2002年、2006年人均居住面積和口情況填在118頁的統計表中,并算出自己家里人均建筑面積。
3、匯總、統計。指導學生把全班同學調查得到的數據匯總在一起,并完成119頁的統計表。(統計時提示學生先分小組用計算器算出本小組同學家庭住宅建筑面積的和與人口的和,在把各小組住宅建筑面積的和與人口數的和分別相加,從而算出全班同學家庭住宅建筑面積的總和與人口數的總和。并算出相關年份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積。
4、完成統計圖。要求學生先思考畫怎么樣的統計圖,然后動手畫一畫。
5、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參加本次活動的的收獲和體會。
6、閱讀。
要求學生閱讀教材中的“你知道嗎”,并交流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理解。
二、復習“旅游費用的預算”
(一)觀察、分析信息
1、課前談話:同學們都去過哪些地方旅游?
在旅游時我們會有哪些費用?
2、出示情境:小芳和爸爸、媽媽8月5日從南京出發,6日到9日在北京旅游,8月10日返回到南京。
南京與北京間的火車和飛機票價如下。
通工具
票價 說明 火車(硬臥) 274元 身高1.1m~1.4m的兒童乘坐火車時享受半價票 飛機(普通艙) 1010元 已滿2周歲未滿12周歲的兒童乘坐飛機時享受半價票(1)指導學生觀察教材表一中提供的信息
(2)提問:通過觀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說出旅游的天數,交通工具情況。
(3)討論:⑴身高1.1m~1.4m的兒童乘坐火車時享受半價票是什么意思?
⑵已滿2周歲未滿12周歲的兒童乘坐飛機時享受半價票又是什么意思?
⑶如果一個同學身高1.5米,年齡11周歲,那么他乘坐哪種交通工具時可以享受半價票?
(4)出示表二中提供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