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負數的認識整體備課的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負數
單元教學目標: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2.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3.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單元教學內容:1.負數地初步認識。2.數的大小比較。具體為:例1 引出負數的必要性,例2 進一步體會負數的含義,例3 認識數軸,例4 借助數軸比較數的大小, 學情分析:六年級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觸了一些表示相反意義的一些量,他們能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積極感受負數存在的意義。教學策略:1.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對負數意義的理解。2、在學具方面,可以讓學生利用直尺,多畫數軸,在數軸中感知數的大小。 課時(一):認識負數【教學內容】負數的意義,負數的讀寫法等。【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了解負數產生的過程、意義,對負數有初步認識。2、能正確地讀寫負數。3、能對生活中有關負數的事物產生興趣。【教學重難點】1、認識負數,理解負數的含義。2、結合具體情境,說明相反意義的量。【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設備、溫度計等。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出示)。① 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② 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③ 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④ 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 米,冬季水位下降 米。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3)展示交流。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寫完后,交流、檢查。3、聯系實際,加深認識。(1)說一說存折上的數各表示什么?(教學例2。)(2)聯系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并用正、負數來表示。① 同桌交流。②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發言板書。 這樣的正、負數能寫完嗎?(板書:… …)強調指出:像過去我們熟悉的這些整數、小數、分數等都是正數,也叫正整數、正小數、正分數;在它們的前面添上負號,就成了負整數、負小數、負分數,統稱負數。 4、進一步認識“0”。(1)看一看、讀一讀。 談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屏幕: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氣溫情況(課件出示)。 哈爾濱: -15 ℃~-3 ℃ 北京: -5 ℃~5 ℃ 深圳: 12 ℃~23 ℃ 溫度中有正數也有負數,請把負數讀出來。(2)找一找、說一說。我們來看首都北京當天的溫度,“-5 ℃”讀作:“負五攝氏度”或“負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溫度計上找出這兩個溫度所在的刻度嗎?(課件出示溫度計,沒有刻度數)為什么?現在你能很快找出來嗎? 說一說,你怎么這么快就找到了? (3)提升認識。請學生觀察溫度計,說一說有什么發現?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強調:以0℃為分界點,零上溫度都用正數來表示,零下溫度都用負數來表示。(或負數都表示零下溫度,正數都表示零上溫度。) “0”是正數,還是負數呢? 強調:“0”作為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它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4)總結歸納。如果過去我們所認識的數只分為正數和0的話,那么今天我們可以對“數”進行重新分類: (完善板書。)5、練一練。讀一讀,填一填。(練習一第1題。)6、出示課題。同學們,想一想,今天你學習了什么新知識?認識了哪位新朋友?你能為今天的數學課定一個課題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并選擇板書課題:認識負數。 7、負數的歷史。(1)介紹。 (2)交流: 簡單了解了負數的歷史,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