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表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1.圓柱體有( )個面,分別是( )、( )、( )。
2.圓柱體上底和下底之間的距離,叫做( ),有( )條。
3.長方形面積=( )( )
圓的周長=( ) c=( )
圓的面積=( ) s=( )
情境導入 觀察發現
1. 看圖,張大爺要做一個這樣的圓柱紙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紙板?(接口處不計)
2. 引導學生思考:要求需要多大面積的硬紙板,實際上就是求什么?
3. 提出問題:要求圓柱的表面積你們感覺什么地方最困難?為社么?
積極參與 探究感受
一、 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1. 提出問題:(1)圓柱的側面積能直接求出來嗎?
(2)展開你們的想象,想一想能不能把它轉化成其它我們會計算面積的圖形呢?
2.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學具驗證自己想象是否正確。
(學生利用課前準備好的學具和剪刀,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圓柱的側面展開,通過反復的動手操作發現展開后的側面和圓柱之間的關系)
3.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發現。
4.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小組再次合作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及字母公式。
5.全班歸納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及字母公式。
二、總結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導入:圓柱的底面,側面的面積我們都會求了,那圓柱的表面積同學們會求了嗎?誰能試著說一下?
2.全班總結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及字母公式。
運用知識 解決問題
一、例題導入:圓柱的表面積我們會求了,那同學們能不能幫助張大爺求出他所需要的硬紙板的面積?
1.學生自主計算 2.點名匯報過程 3.教師板演
二、課堂訓練
全課總結 概括新知
今天的學習同學們都表現的十分積極,誰能說一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都有什么收獲?
教學目標:
1. 通過想象、操作等活動,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后可以是一個長方形,加深對圓柱特征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
2. 集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3. 能根據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1. 通過合作探究使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 使學生能靈活運用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具準備:自制一個圓柱體,把它的表面用白紙包上,一把剪刀。
教具準備:課件 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