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認識的練習
一、基礎練習:(人人必做)
1、圓柱的兩個圓面叫做( ),它們是( )的圓形;周圍的面叫做( );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 )。一個圓柱有( )條高。
2.圓柱的側面是一個( )面,把它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 ),寬等于圓柱的( )當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把它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 )形。
二、綜合練習(部分學生做,即優等生也必須做)
1、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是12.56厘米,寬是3厘米。這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 )厘米,高是( )厘米,側面積是( )平方厘米
2、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后得到一個正方形,邊長是9.42厘米。這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3、已知圓柱的底面直徑是4厘米,高是2厘米,側面展開圖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
三、拓展練習(選做):
1、六一兒童節,媽媽送給敏敏一個大蛋糕。蛋糕盒是底面直徑6分米,高4分米的圓柱形,服務員阿姨說要配上十字形的絲帶才漂亮,你知道買多長的絲帶才合適嗎?(蝴蝶結需要15分米)
2、用一張長方形紙(長62.8厘米、寬31.4厘米),制作一個圓柱。
課前提示:圓柱的認識是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部分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立體圖形,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圓的相關基礎知識之后進行教學的。雖然圓柱與已經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都屬于立體圖形,但長方體、正方體是由幾個平面圖形圍成的幾何體,而圓柱則是由曲面圍成的幾何形體,這在圖形的認識上又深入了一步,是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針對以上問題,我想在教學“圓柱的認識”這一課時應注意。
1、教學時,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讓學生帶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圓柱形物品,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讓他們在摸一摸,量一量,找一找中,自主去感受,去發現圓柱的特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2、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時,要放手讓學生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首先讓學生摸一摸圓柱形實物,看一看圓柱側面在哪里,想像一下側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接著剪開側面,再展開,看有什么發現。讓學生通過操作看到: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赡苡械膶W生剪出的側面展開圖是平行四邊形。接著應該讓學生動手卷紙,“自由結合”進行探索,親自感受長相當于底面周長,寬相當于高;蛘邔捪喈斢诘酌嬷荛L,長相當于高的道理,為接下去的學習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