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
生2:學習圓的周長時我們也是用到了這一思想。生3:學習圓的面積時我們也是用到了這一思想,把原轉化成了近似的長方形。師:大家的想法很有創造力,那展開后的長方形和底面圓之間有什么關系?組2:現在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師:大家把剪開的圓柱體再圍起來,驗證一下這位同學的結果。(學生操作)還有其他發現嗎?生4: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師:現在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展開后的長方形和圓柱的關系?生5: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板書: 師:請同位兩個用本子作學具互相說一說。4.課件演示,建構圓柱的特征。【評析】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的思維層層推進,使學生的操作經驗內化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豐富了對圓柱特征的理解。在比較圓柱的側面和底面圓的關系時,教師適時地啟發學生聯想圓的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推導中所用的思想、方法,潛移默化中教會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運用特征,解決問題。師:剛才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發現了圓柱的基本特征。現在每個小組都有一張長方形紙(長62.8厘米、寬31.4厘米),你能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做一個以這張長方形紙為側面的圓柱嗎?請大家先討論應該怎樣去做,有了想法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匯報)組1:我們組是利用長62.8厘米求出了底面圓的周長也是62.8厘米,62.8÷3.14÷2=10厘米,所以底面圓的半徑是10厘米。用圓規畫出了兩個圓。粘起來就做成了一個圓柱。組2:我們是把31.4厘米作為圓柱的底面周長,求出底面半徑是5厘米,用圓規畫出了兩個圓做成了圓柱。師:請大家把做成的圓柱舉起來互相欣賞一下。雖然兩個小組做成的圓柱形狀不同,但他們都用到了今天所學的圓柱的基本特征:圓柱由兩個完全相等的圓和一個側面圍成的,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大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評析】圓柱體的制作,引導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既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四、鞏固練習,夯實基礎。1.下面的圖形哪些是圓柱?請標注來。 2.折一折,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圖形,寫到括號中 【評析】有效的練習,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