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1、電腦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圖形
想一想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特征?(面都是平的,有棱,還有角)
小結:同學們說得對,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是由平面圍成的立體圖形,它們都有各自的特征。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新的圖形。
2、觀察實物
觀察老師手中拿的物體是什么圖形?(圓柱)圓柱與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也有自己的特征,同學們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主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一)、整體感知圓柱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柱體的?(學生舉例)
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圓柱體實物(電腦演示)
如果把它們畫下來是怎樣的呢?(電腦演示由實物到幾何形的抽象過程)
同學們剛剛說的圓柱都是直直的,而且上、下一樣粗,像這樣的圓柱就叫做直圓柱。我們小學階段學的都是直圓柱。
(二)、研究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1、認識圓柱的面
(1)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拿一個圓柱,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然后互相交流有什么發現。
(2)小組匯報,師生一起整理圓柱體的特征,師隨機板書:
底面2個 完全相同 圓
圓柱
側面1個 曲面
(3)師追問: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證明兩個底面相等的?(①觀察;②畫剪,把兩個底面分別畫在紙上剪下來比較;③量周長;④量直徑。)
真了不起,能用不同的方法發現圓柱體的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圓。請看電腦是怎樣演示的。(電腦演示把上、下兩個圓完全重合。)
2、認識圓柱的高
(1)出示兩個底面相等高度不同的圓柱。
這兩個圓柱有什么不同?(一個高、一個矮)那么圓柱的高、矮是由什么決定的?(由圓柱的高來決定的)誰來指一指這兩個圓柱的高?(請1學生來指高)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高 圓柱上、下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你們會量圓柱的高嗎?(請1人演示量高)讓學生動手用不同的方法測量圓柱的高。(a.用三角板直角邊量;b.用直尺貼著側面量;c.把圓柱的側面放倒在紙上畫高……)圓柱的高有多少條?(板書:無數條)這無數條高的長度怎么樣?(板書:都相等)
電腦演示圓柱的高有無數條且相等。
(2)找一找圓柱的高
請學生找一找硬幣、茶葉罐(橫放、豎放)、圓柱形水井的高。
了解高的不同說法。(長、深、厚)
這時教師讓學生拿出圓柱,同桌的兩名同學相互指出圓柱的兩個底、側面和高,師生共同看板書,小結圓柱的特征。
3、圓柱的側面展開
(1)分別制作圓柱
要求:4人合作用學具袋中的材料制作一個圓柱。在制作過程中考慮兩個問題:你們是如何選擇材料制作的?通過制作你們對圓柱的特征有什么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