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
學習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課本第10頁的插圖。
問:你見過這些形狀的物體嗎?這類物體的名稱是什么?
2、引入新課。
這些物體都是圓柱體,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也是圓柱形的?我們教室里哪些東西是圓柱形的?
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閉上眼睛想一想圓柱是什么樣子的?
能不能把它畫下來?
學生畫后,課件出示圓柱,抽象出透視圖。
下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圓柱。(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二、啟發誘導,教學新知。
1、認識圓柱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稱。
剛才,同學們舉出了很多圓柱的例子,這說明在生活和生產中離不開圓柱形物體。我們應該進一步認識它!
請你說一說,你想認識圓柱的什么? 板書:特征
看一看、摸一摸,圓柱有幾個面?這些面怎么樣?
圓柱有三個面,其中有兩個面是平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叫做圓柱的底面;還有一個面是市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
教師在透視圖上標上名稱。
請你閉起眼睛摸手中的圓柱,并說出它的各部分名稱。
學生閉起眼睛摸手中的圓柱,并說出它的各部分名稱。
哪兩個面完全相同?你有什么辦法能證明這兩個面完全相同?小組討論。
(1)可以剪下來比較。(2)量出半徑。(3)量出直徑。(3)量出周長。(4)把模型的底面固定在紙上,沿著它的周邊在紙上畫出一個圓,再把圓柱倒過來比較。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同學們證明的方法都對,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完全相同。
課件演示上下底面重疊過程。
今天我們研究的都是從上到下粗細一樣的圓柱,也叫直圓柱。
板書:①直圓柱。②上下兩個面叫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課件出示:下面的圖形哪些是圓柱?請標出來。
(實現并檢測目標1)
2、認識圓柱的高。
課件出示高低兩個圓柱。
哪個圓柱比較高,哪個比較低,為什么?
圓柱的高低和什么有關系?
圓柱的高低和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關。
怎樣測量圓柱的高?
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討論結果。
師生小結: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
圓柱的高可以在圓柱的側面上來表示。
課件顯示高。
學生在自己的圓柱上畫高。
板書: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
圓柱有多少條高?小組討論一下。
板書:高有無數條,長度都相等。
把長方形硬質貼在木棒上,快速轉動,看一看轉出來的是什么形狀。你在哪兒見到過這種現象?
(實現并檢測目標2)
3、認識圓柱側面的特征。
(1)教師展示圓柱底面,手繞底面周長畫圈。
圓柱的兩個底面都與側面相交,觀察一下,兩個底面與側面相交的線是底面的什么?(底面周長)
(2)側面是一個曲面,把它剪開,再展開,側面會變成一個什么圖形?
動手剪剪看。
學生動手操作。
板書:側面展開
學生匯報:展示剪開的側面。斜著剪,展開后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沿高剪,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
板書:沿高剪,長方形或正方形;斜著剪,平行四邊形。
課件演示展開圖。
根據側面展開得到的圖形,小組探究:長方形的長和寬、正方形的邊長、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和圓柱有什么關系?填寫實驗報告。
學生討論,填寫實驗報告。
第一種情況:
1、把圓柱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
2、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柱的( ),寬相當于圓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