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第128面總復習內容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已學過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有關知識,并能應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加深對平面圖形的周長、面積意義的理解,通過復習面積公式的滲透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觀點。培養學生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的數學意識。
3.教給學生用遷移和轉化的思想,類比的思想和聯系的思想去解決數學問題。
4.創設相互協作積極向上的學習情境,培養全員參與合作的意識。
重點難點:
1.區分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不同點。
2.形成知識網絡并能熟練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課件一套,六個不同的平面圖形。
學具準備:六個不同的平面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 師:我們五通橋岷江花園二期工程已經動工了,這是岷江小區休閑空地 的平面規劃圖,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哪些圖形?
生: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
師:這些圖形都是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呢?
生:平面圖形。(板書:平面圖形)
2.師:看著這些圖形你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呢?
生1:我想到了花園,魚池,小路,亭子,噴泉,草坪的面積該怎樣計算?
生2:我想到了花園,魚池,小路,亭子,噴泉,草坪的周長該怎樣計算?
生3:我想到了用正方形的面積減去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形的面積就可以得到草坪的面積。
3.師:今天我們就著重來復習和解決關于這些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兩方面的知識。(板書:周長和面積)
二、學生自主回憶與課題相關的知識內容。
(1)生組內交流
1.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對于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你已經知道了哪些?學會了哪些?把你已經知道的和已經學會的說給你小組內的伙伴聽一聽,大家互相學習一下。
2.生交流。
3.師:再把你覺難于理解和還沒掌握牢固的地方提出來和你同組的伙伴一起解決一下,如還不行你就直接舉手來問老師。
4.生組內互相幫助解決對方疑難。
(2)全班交流,提出疑難相互解答。
師:同桌的小伙伴們你們合作得怎么樣?有沒有你們還不能解決的問題要提出來全班交流一下的?
生1: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
生2:哪位同學能告訴我梯形的面積除了可以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來推導還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推導出面積計算公式呢?
……
三、梳理知識,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構建知識網絡圖。
1. 師:老師有些問題想問同學們,你知道什么叫做平面圖形的周長,什么叫做平面圖形的面積呢?
生:圍成一個平面圖形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平面圖形的周長。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平面圖形的面積。
3.師:對于這些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你能用字母表示它們的計算公式嗎?請你說給你同桌的同學聽,老師請幾位同學將字母公式寫在這幾個圖形上。
4.師:同學們看看我們已經會用公式計算哪些圖形的周長了呢?
一生寫有在平行四邊形的圖上寫有c=(a+b)×2。
師:我們以前在計算平行四邊形周長的時候沒有用到公式,這個公式是怎么來的呢,你能說說這樣寫的理由嗎?
生:a和b分別代表平行四邊形的兩條鄰邊,因為平行四邊形兩組鄰邊分別相等,由長方形的周長公式我想到了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公式也可以寫成c=(a+b)×2。
師:說得真好,這位同學實際上是把以前學習的知識通過遷移,類推出了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公式,這種學習方法大家都可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