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教課標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p23-24頁內容,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圓柱與圓錐的比較,認識圓錐,知道圓錐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錐的特征,會測量圓錐的高,
2、經歷觀察、實驗等數學活動,初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等價轉化的數學思想。
3、培養學生有序觀察、合作學習、合理猜想和科學探究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的特征。新課標第一網
【教學難點】:會測量圓錐的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自學內容】:見預習作業
【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1、圓柱有什么特征?
2、說出下面立體圖形的名稱。
3、通過自學,你已經知道了圓錐的哪些知識?
二、關鍵點撥
1、圓錐的特征
師: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圓錐有什么特征?
(1)圓錐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
(2)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3)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
(4)沿著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圓錐的高只有一條
師板書: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2、圓錐大小的研究
(1)圓錐有大有小,你知道圓錐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①比較紅色和黃色圓錐體,你發現什么?(圓錐體的大小與底面的大小有關)
②比較紅色和綠色圓錐體,一個高、一個低,你又發現了什么?(圓錐體的大小與高有關)
3、圓錐高的認識
(1)高在哪里?兩人一組指一指,說一說。誰愿意指給大家看?他指得對嗎?有沒不同意見?
(2)指母線,這條是不是圓錐的高?為什么不是?你能舉個例子駁倒他嗎?出示等高但母線不等的兩圓錐,測量母線的長,發現長短不一,得出母線不足以代表圓錐的高。
(3)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圓錐的高?
(4)圓柱的高有無數條,圓錐的高有幾條?為什么?(教師在黑板上作高,板書:1條)
(5)畫高,標上字母h。
4、圓錐高的測量
(1)如果圓錐的高看不見怎么能知道它高多少呢?你有辦法嗎?下面就請同學們三人一組,測量黃色圓錐體和綠色圓錐體的高,小組內先討論一下,再利用手中的工具,動手試試看,有困難的可以看書本。
(2)匯報測量的步驟及測量結果。你們小組測出來是多少?你們呢?還有不同的結果嗎?
你們是怎么測的?來,上臺演示一下。大家是這樣測的嗎?
(3)師問:其實,老師讓你們測的黃色圓錐和綠色圓錐的高度都是一樣的,為什么測量結果不太一致呢?你認為測量時要注意什么?(圓錐平板必須放平、刻度處理、尺子必須豎直等)
(4)為什么墊板要放平,尺子要豎直?(其實這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對邊相等,利用這一原理,我們把看不見的高平移到圓錐外面來測了。教師作圖示范。)
(5)學生再測紅色圓錐體的高。有沒不同意見?
5、認識圓錐側面展開圖
(1)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猜一猜,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應該是什么形狀呢?
(2)驗證:究竟誰說得對?讓學生把圓錐體側面沿著頂點到圓周的一條線段剪開驗證。強調圓錐體的側面展開是扇形。教師把圖貼在黑板上。
6、想象,對圓錐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出示直角三角板:把直角三角形一條直角邊緊貼桌上,握住一個角的頂點旋轉一周,會形成一個什么形體?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是圓錐體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