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p23—24內容。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正確地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以及與圓柱的區別和聯系。
2、使學生學會測量圓錐的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有序觀察、合作學習、合理猜想和科學探究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4、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圓錐高的測量
教學難點:空間觀念的培養。
教具準備:圓柱體、圓錐體;墊板;直尺、大三角板;直角三角形卡片,一面畫有鳥,一面畫有籠子的長方形卡片,筷子;圓柱形鉛筆,削筆器。
學具準備:圓錐體模型、墊板﹑直尺;蘿卜或橡皮泥做的圓錐;
教學過程:
一﹑激趣設疑,猜想新知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身體長的細又長,天生美麗黑心腸,上平下尖紙上爬,越爬越短越傷心”(生答:鉛筆)
師:(拿出一支圓柱形鉛筆)鉛筆的形狀是我們學過的哪種幾何形體?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圓柱的有關知識?
師將這支鉛筆放入削筆器中旋轉后拿出,問:這支鉛筆還是圓柱體嗎?如果從他們的分界處橫截斷開,被削過的部分是什么形狀?(生:圓錐體)。我們所學的圓錐體都是直圓錐,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認識﹑研究圓錐。(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圓錐形狀的認識
同學們,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你都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體?
同學們真善于觀察,接下來讓我們共同欣賞課本給我們帶來的精彩畫面(教材23頁圖)你在畫面中發現了什么?請用鉛筆沿著實物輪廓把你找到的圓錐體描畫出來。
看來圓錐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還美化了我們的生活。
引導觀察特征
1﹑請同學們拿出你收集的圓錐體,看一看﹑摸一摸﹑觀察圓錐的面有什么特征?把你觀察到的結果寫在學習卡上。(生匯報,教師板書)
2﹑圓錐的側面展開
通過你們的觀察,認識了圓錐各部分名稱,發現了圓錐面的特征,你們想不想親手制作一個圓錐?制作過程中要細心觀察,老師相信你們還會有新的發現。(生利用書后附頁2的材料制作圓錐)
把你們做好的圓錐舉起來給老師看看,你們又有什么發現呢?(生匯報,師板書:側面展開是個扇形)
3﹑圓錐的形成
師:你們真了不起,用自己的雙手收獲了這么多知識,老師真為你們高興。接下來讓我們輕松一下,做個游戲好嗎?這是一個長方形,一面畫上了一只鳥,一面畫上了一個鳥籠,你有什么辦法讓鳥兒飛進鳥籠?(生答:以長方形卡片的長邊為軸轉動,生操作)。你們能用同樣的方法轉出一個圓錐體嗎?(生選擇直角三角形卡片,以直角邊為軸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