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用算術方法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4~35頁的例1、例2及其“做一做”的題目,練習九的第6~10題.教學目的使學生能夠用算術方法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教具準備教師準備大、小齒輪的教具各一個.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借用自然課的教具──齒輪模型.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下列各題.× × × ×÷ ÷ ÷7 ÷做完后集體訂正.2.下面各題中應該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1)黃花的朵數相當于紅花朵數的.(紅花朵數是單位“1”.)(2)黃花朵數的是紅花的朵數.(黃花朵數是單位“1”.)二、新課1.教學例1.教師出示例1.教師:這道題中應該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題目中說:水分占體重的,所以應該把體重看作單位“1”.)教師:根據題意,題目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應該怎樣寫?(數量間相等關系式是:體重×=體內水分的重量.)在這個關系式中哪個量是已知的?哪個量是未知的?如果不用列方程解,還可以怎樣計算?(水分的重量和45是已知的,體重是未知的.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已知積和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可以直接用除法計算.)教師要求學生用算術方法來解答例1.做完后教師讓學生對算術解法和方程解法進行比較.(它們都是根據數量間的相等關系來列式的.算術解法是按照除法的意義直接列出除法算式來解答的;方程解法是先設未知數,然后按照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來解答的.)2.做教科書第49頁“做一做”的題目.要求學生用算術方法解答.做完后集體訂正.3.教學例2.教師出示例2:一條褲子75元,是一件上衣價錢的.一件上衣多少錢?教師:這道題中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怎樣寫?(褲子是上衣價錢的,應該把上衣的單價看作單位“1”.相等關系式是:上衣的單價×=褲子的單價.)教師:根據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要求學生直接列出除法算式.學生列式解答后,指名回答解題思路.4.做教科書第50頁“做一做”的題目.讓學生用算術方法解答,獨立完成.做完后集體訂正.5.小結用算術方法解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教師:大家想一想,利用算術方法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是怎樣的?指名回答后,明確解題思路:(1)根據題意確定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2)按照題目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根據除法的意義直接列出除法算式.三、鞏固練習1.做練習九的第6題.讓學生將答案直接寫在題后.做完后集體訂正.2.做練習十四的第7題.教師要求學生讀題、分析數量關系,找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再寫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解題后教師提問:這兩題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題里所包含的數量關系是一樣的,都把果園的總面積看作單位“1”,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都是:果園總面積×=蘋果樹占地面積.不同的是第(1)小題的單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計算;第(2)小題的單位“1”是未知的,要列方程或用除法計算.)3.做練習九的第8題.讓學生觀察大、小齒輪咬合后轉動的情況,并提問:小齒輪齒數少,大齒輪齒數多;小齒輪轉一圈時,大齒輪能不能轉一圈?(不能.)然后,再讓大家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