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
一、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版教材第48~50頁。二、教學目標.1. 通過具體情境的學習,理解比的意義,會讀、寫比,知道各部分名稱。2. 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確求出比值,理解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3. 經(jīng)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主動探究的精神。三、教學重點.理解比的意義及各部分名稱,比與除法、分數(shù)的關系。四、教學難點理解比的意義。五、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探究新知。1.直接揭題直接板書:比t:你聽說過比嗎?(生可能會答比賽時出現(xiàn)的幾比幾)我們所學習的比與比賽中的比可不一樣,比賽中的比只是借用了我們今天所學比的一種寫法。那比到底有什么意義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2.探究活動課本p481. 觀察下面的圖片,哪幾張圖片與圖a比較像?t:你們知道為什么嗎?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圖片的長和寬之間有什么關系?讓學生在課本p48探究活動的方格紙上如圖片a標出各個圖長和寬長度,再說說他們的發(fā)現(xiàn)。根據(jù)學生發(fā)言師相應板書:6÷4=1.5 12÷8=1.5 3÷2=1.54÷6= 8÷12= 2÷3=長方形 長 寬 長和寬的幾倍 寬是長的幾分之幾a 6 4 1.5 b 3 2 1.5 c 8 3 約2.7 d 12 8 1.5 e 12 2 6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a,b,d三個長方形的長都是寬的1.5倍,寬都是長的,或a,b,d三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同時縮小相同倍數(shù)或擴大相同倍數(shù),所以它們比較像。t:你知道馬拉松運動嗎?(馬拉松運動起源于公元前490年的古希臘。賽程有第一屆的40千米200米,到第八屆奧運會才正式定為42千米195米。)課本p49 第2題t:你覺得馬拉松選手快還是騎車快? 要比誰快,其實就是比什么?(速度)根據(jù)生回答板書:路程 ÷時間=速度 40÷2=20 (千米) 45÷3=15 (千米)課本p49 第3題t:你喜歡吃蘋果嗎?一天一個蘋果,疾病遠離我。 在這3個攤位中,你認為到哪個攤位買最好?其實就是解決什么問題?(求單價) 總價÷數(shù)量=單價 15÷3=5(元) 9÷2=4.5 (元) 12÷3=4(元)3.理解比t:剛才我們運用除法來分析圖形像不像、速度和單價的問題,其實用除法對兩個量進行比較還有新的表示方法——比。6÷4=6 :4 讀作6比4(6和4的比)t:6÷4結果是什么?板書:兩個數(shù)想除,又叫做兩個數(shù)的比。6÷4=6 : 4 = 1.5 | | | |前 比 后 比 (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也可以用整數(shù)表示或小數(shù)表示)項 號 項 值t:你還能找一找并說一說其它的比嗎?引導學生說:4÷6=4 :6= 4和6相除,叫做4和6的比,記作4 :6,讀作4比6, 比值是;圖形的長和寬相除,叫做長和寬的比….t:長和寬的比與寬和長的比一樣嗎?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了嗎?比的前項和后項能顛倒位置嗎?(不能,否則,比的意義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