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的應用三》說課稿
一、 說教材1、說課內容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小學數學實驗教材(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28-29內容。
2、教材分析:
《百分數的應用》這一單元是在百分數的簡單應用、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百分數的應用,這個單元主要是通過四個活動引導學生展開學習的,內容的引入與展開都力求來源于實際生活,體現時代性,“百分數的應用一”和“百分數的應用二”所涉及的情境是我國種植雜交水稻的真實情境,在“百分數的應用三”中教材提出了比較家庭支出情況的有關數據,通過觀察比較這些數據,使學生體會到我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這一課還特別讓學生了解“恩格爾系數”,感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拓展 學生的知識面。
3、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為了更好地體現三維目標,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確定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有關的數的實際問題。
②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 能力目標:
利用百分數的意義列出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數學交流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能力。
4、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列方程解決百分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說學生
學生在五年級下冊中就已經學過以下相關內容,(1)百分數的意義(2)小數、百分數、分數之間的互化(3)百分數的應用(4)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問題。教材根據例題提供的信息提出了求家庭總支出的問題,由于學生已經有了分數應用題的基礎,所以能在此方面獨立解決。
三、 說教法
為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首先,運用情景教學法,鼓勵學生從統計表中獲取信息激發學習興趣,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其次,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靜態的資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最后,引導學生在獨立解答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交流解題。
四、 說學法
在本節課當中,我采取了嘗試法、分析法、整合法、運用法、反思法,使學生在數學交流互動中掌握知識的形成。
五、 說教學過程
(一)出示復習題:
① 一個數的30%等于210,這個數是多少?
②解方程:50%x-33%x=34
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集體訂正。
設計理念:能夠喚起對知識的熟悉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笑笑媽媽記錄的家庭消費情況的表格,然后提問題
①從這個表中你獲得哪些信息?
②比較這個家庭支出情況的有關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③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這個家庭的總支出是多少元?
讓學生用線段圖來表示數量關系嗎?
設計理念:以學生的生活情境作為活動切入點,學生能迅速進入思維發展的“最近區”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啟發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地列方程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意識與能力。
學生探究、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并列方程解答。
讓學生嘗試解題,并根據學生解答過程,教師板書:
解:設這個家庭1985年的總支出是x元
65%x-35%x=210
30%x=210
x=700
提問:還有什么方法?學生可以利用算術方法加以解決,教師對兩種方法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