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場次》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繼上期參加區上賽課初賽后的決賽,直到上周五我參加的這個教齡段比賽結束,心里才徹底放松了一下。暑假里就在開始考慮這個課如何上,開學時接到比賽的時間通知,心里還是緊張了一陣子,畢竟還沒有底。離上課時間越來越近,心里也就越來越慌。借助教研組的力量,反復斟酌教材,通過教研活動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最終把內容確定為六年級上冊的《比賽場次》。接下來是連續的說課、聽取意見、修改教案、不停地試講。還好,除了教研組的力量,還有校外專家楊老師的指導,每次試講下來,大家都會把遇到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耐心、細致的分析,提供給我參考。特別是在不同的班級試講,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成材料,大家都豪不保留的把自己的想法和解決辦法說出來。這對于一個年輕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借班上課的情況下處理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成有絕對性的幫助作用。整個準備階段,要聽取來自不同的聲音,需要自己最終做出選擇,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權威人士的意見,我不得不充分的思考、揣摩?梢哉f,那段時間“弦”一直繃得緊緊的,壓力也特別的大,盡管領導一再的鼓勵、安慰,我還是難放松自己。
從準備課一直到活動結束,可以說我收獲的東西比以前幾年的都要多。特別是“如何組織學生活動”這方面的收獲,更是我從事教學工作永遠受益的,F在的數學教學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教學中學生活動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課的成功與否。要設計一個有效的、有彈性的數學活動,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尤其是課前的準備工作非常的重要。通過這次教學,我明白了怎樣去準備、設計、實施數學活動。首先,要認真鉆研教材、教參。真正讀懂教材的編寫意圖,結合教參的教學目標,以教材為載體,結合生活中的實際事例,用學生熟悉的素材作為活動題材進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和欲望,感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就是我們平時遇到的問題。其次,設計活動前還需做大量的調查研究,包括老師和學生兩方面的調查研究。通過調查了解學生的需求,根據需求去進行活動設計,這樣做出來的活動就更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使得活動非常高效率的進行;不僅如此,還需對老師進行調查。通過調查老師,與老師間進行交流,思維發生碰撞,對 “活教材”進行挖掘、分析,既是相互間的一個提升,也是對教材更深層次地、再一次地鉆研。再次,僅有老師和學生間的調查研究,做出來的活動,對知識重難點的突破還不夠,需要查證一些比較好的、優秀的資料,拿來作為參考,甚至就把這些經典的、好的例子用我們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改編出來,這樣既和學生生活、認知非常的貼近,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又能突破知識的重難點。同時,活動采用的形式不能太單一,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輔助手段,靈活的組織活動,把活動進行地更生動、形象。最后,活動設計出來在實施的過程中,切記不能操之過急。老師對活動的要求要清楚、具體,但不能過細,讓學生明白自己該干什么就可;活動中要給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活動操作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分享小組成員的成果,讓學生學會傾聽、接納、分享其他同學的方法;在小組內交流、分享還不夠,要鼓勵學生把活動中的發現、體驗、感悟用自己的話有條理的、清楚的表達出來,反復地讓不同的同學來說,直到全班達成共識。這樣的活動才是有效的、高效的教學活動。在以后的教學中,把這些收獲靈活的運用進去,多反思,不斷地積累,創造性地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