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期數學《生活中的比》教學設計
主備人:楊新玲 時間:08年10月21日教學內容:新世紀(版)六數上教材第48-51頁。教學目標:1、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2、能正確讀寫,會求比值,理解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3、能利用比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覺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4、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發展數感。教學重點: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教學難點:溝通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系,理解比的意義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知識鏈接點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教 學 過 程一、創設情境,明確學習主題。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情境一: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張淘氣的照片,觀察下面幾張圖片你認為哪幾張圖片與圖a比較像?觀察比較像的圖片中的長與寬,看看長與寬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教師板書除法算式。)誰能設計一張大些的與a比較像的照片嗎?它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情境二:馬拉松選手跑40千米,大約需要2時。騎車3小時可以行45千米誰的速度快?(教師板書除法算式)情境三:a攤位3千克15元,b攤位2千克9元,c攤位3千克12元。哪個攤位(a,b或c)上的蘋果最便宜?我們可以比什么?下面我們就比比單價吧。(教師板書除法算式)同學們,生活中存在的這些除法有一種新的說法,兩個數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的比。這節課我們一道來學習生活中的比。板書課題:生活中的比 學生觀察、思考,個別回答問題。 學生觀察、思考,個別回答問題。 學生觀察、思考,個別回答問題。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新知。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理解比的意義上面這些算式例如長÷寬又叫做長與寬的比;路程÷時間又叫做路程與時間的比;總價÷數量又叫做總價與數量的比。同學們,找一找在這些除法算式中,有哪些算式是兩個同類量的比,哪些算式是兩個不同類量的比。兩個同類量的比得到的是什么.兩個不同類量的比得到的是什么.2、會讀寫比怎樣寫比呢?例如黑板上的除法算式6÷4可以寫作:6:4或6/4讀作:6比4。練一練:老師說除法算式,學生根據要求書空。 3、認識比各部分名稱比中的“:”叫比號,誰知道6:4比號前面(左邊)的數(6)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右邊)的數(4)叫做比的(后項),兩個數相除所得的結果叫做商,那么,兩個數的比所得的結果,我們給個名稱,叫做(比值)。怎樣求比值呢? 4、會求比值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到的商叫做比值。例如:6:4=6÷4=6/4=2/3(1.5)師板書40:2=40÷2=40/2=20 9:2=9÷2=9/2(4.5)從上面的等式中我們可以看到比、除法、分數他們之間是有關系的。5、理解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比、除法、分數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我們先回憶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除數與分母能為0嗎?比的后項能為0嗎?為什么?比值可以是哪些數? 學生觀察、思考、傾聽,合作交流 學生傾聽、書空。 學生個別回答。 學生觀察學生個別板演學生寫在本子上 師生共同完成三、深化練習,提高應用能力。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課本第50頁說一說12、課本第50頁說一說2聯系實際說一說1:4的含義。?3、根據人體上有趣的比說一說比的含義。 將拳頭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身高與雙臂平伸的比大約是1:1,成年人身高與頭長的比大約是7:1,腿長與頭長的比大約是4 :1,男人肩寬與頭長的比大約是2 :1。4、判斷題:3米和4米的比值是3/4米。2小時和30分的比是4。6:5讀作6比5,也可以寫作5/6。比的后項可以是任何數。5/6既可以看作一個分數,又可以看作一個比,還可以看作是一個比值。甲數是乙數的1/6,甲、乙兩數的比是1:6。5、今天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6、作業:課本第51頁:1、2、3 學生獨立思考后,個別回答。 學生獨立思考,集體交流。 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 學生交流學生獨立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