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課題:比的應用教學內容:課本74頁-75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探索過程,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運用生活中的比的知識來源讓學生通過實踐和動手操作來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應用意識,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應用比的意義來解答這類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在沒有按比例分配的這一名詞中,讓學生充分運用比的意義來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具和學具的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景,談話引入。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各位同學,現在是橘子豐收的季節,大家來看看農場的一些豐收的場面。(課件演示同學們幫助農場收橘子的情景,話外音,果農:“同學們辛苦了,這些果子是我們送給你們兩個班的,謝謝你們的幫忙”)
師:現在你們想一下,怎么分配這些果子呢?
2、學生交流分配方案。
(1)平均分配,把橘子平均分給兩個班
(2)按人數分配,人多的班分多點,人少的班分少點。
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1、抓住契機,適時提問。
(1)師:同學們的提議都很不錯,其中認為按人數分配的更加細心和合理。
(2)如果把這筐橘子按3:2來分給這兩個班,你們又怎樣分呢?
2、合作交流,動手操作。
(1)用小棒進行實際的操作。
(2)分組進行操作,組長記錄分配的過程。
(3)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分法。
3、提升認識,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這種按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是我們這節課探討的問題—比的應用(板書課題)。
4、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1)師:如果這些橘子的個數剛好是140個,按剛才的比3:2進行分配,該怎么分?
(2)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方法。
(3)提問方法,學生板書。
方法一:3+2=5140÷5=28(個) 28×3=84(個) 28×2=56(個)
方法二:3+2=5140×3/5=84(個) 140×2/5=56(個)
(4)比較各種方法,鼓勵學生選擇自己認為合理的策略。
三、實踐運用,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師:剛才同學們的表現都不錯,現在有許多生活中的一些運用到比的知識來解決的問題,希望同學們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一一解決。
1、課本75頁試一試:小清要調制2200克巧克力奶,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巧克力與奶的質量比是2:9。
2、笑笑幫媽媽洗碗,媽媽拿給笑笑一瓶濃縮液,要求笑笑按這瓶濃縮液上的比1:4加清水稀釋成600毫升的稀釋液洗碗,你能幫笑笑算出要用多少毫升的濃縮液和清水呢?
3、蛋糕師傅制作蛋糕時,分別使用雞蛋、白糖和面粉三種原料配在一起,三種原料的比:18:9:8,這樣一個7千克的面團需要多少雞蛋,白糖和面粉呢?
(1)引導學生選用喜歡的方法做題。
(2)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聯系生活,介紹比的應用的廣泛性
1、舉例
師:今天我們解決了這么多關于比的問題,其實比在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比如說消毒藥水中酒精和水分配,飲料中的各種配料的比……你能舉個事例嗎?
2、介紹79頁“你知道嗎”的黃金比。
五:回顧教學,總結方法。
1、引導學生總結比的應用的一些方法。
2、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
我們班準備在班隊會上進行一次制作水果沙拉的比賽。要求:選擇幾樣水果,按照一定的比,設計制作500克一盤的水果沙拉。要求要簡介設計的名稱、思路,并計算出所需水果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