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應用
【網絡研討與評論】編寫組特約指導教師教材編委、特級教師錢守旺的主要評論:l 這部分內容,新世紀小學數學教材的設計是有特色的。如果沒有給出總數,怎樣按3 :2 這個比來分配呢?面對這樣的問題,很自然,學生首先要去理解這個3 :2 是什么意思呢?l 看了你的設計、又聽了你的說課,我覺得前半部分設計還是比較好的。尤其是剛開始的引入部分,比較自然、新穎;操作活動的設計可能也更便于孩子操作。l 后半部分,活動:“杯琴”的活動建議“演奏”不必太做大。出于時間方面的考慮,把它做為數學文化介紹給孩子們就可以。如果做大,會占用很長時間。數學文化的滲透應適度,不要占時太長;教學應更多關注中、下的學生,不應過于重視形式上的東西,強化更基礎的東西會更關注多數學生的發展。做為第一課時,應有一些基本的練習,書上的一些題目應穿插在我們的課堂教學當中。l 課堂熱鬧并不等于教學效果好,現在很多老師總是一味求新,其實這是一種偏差。l 盡可能在第一課時不要出現連比。l 這節課有兩個方面還應該進一步地突出:那就是比與原來的平均分、還要聯系比與分數之間的關系。網友“六年級”的評論: 1.使學生經歷了探索解決問題策略的過程。2.課程設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3.操作活動的設計使學生在體會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同時,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網友“林志杰”的評論:在這里,我感受到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人才果然很有深度不管在教學教學水平還是在教研方面以及個人能力方面。網友“生潔”的評論:我非常喜歡送奧運小紅旗這個活動,在數學教學中也體現了我們的政治人文,與生活結合非常緊密.音樂與比的關系這個活動非常新穎,相信學生都會喜歡,而且從此激發他們學習和探究的興趣。網友尚待解答的困惑:l 如果有學生僅停留在平均分的水平上。教師該怎么引導他按3:2分?l 比的性質沒有學,會不會影響比的應用?l 百分數和比是不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