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六上數學教學設計百分數的應用
一、單元教學的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 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以及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內容:百分數的應用、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問題。
三、教學重點: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難點: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問題。
五、單元課時:11課時
課題: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課時(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第 1 課時( 總第 14 課時)學材分析教材通過介紹某實驗田普通水稻與雜交水稻的產量,引出“增產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通過提出“增產百分之幾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再一次體會百分數的意義。重點: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課時(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難點: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課時(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關鍵:對問題的理解。學情分析對于這一類題目,學生在上一學期已有接觸,所以可以讓學生自學。重點可以讓學生第二種方法上學習目標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2、能計算出實際問題中“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導學策略嘗試法教學準備幻燈片、小黑板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復習1.口答。①4是5的百分之幾? ②5是4的百分之幾?2.基礎訓練。指出下列各題中,哪一個是單位“1”的量,誰與單位“1”的量相比?(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百分之幾?(2)實際產量是計劃的百分之幾?(3)某實驗田普通水稻的平均產量是每公頃5.6噸,采用雜交技術后,水稻的平均產量為每公頃7噸,雜交水稻每公頃的產量是普通水稻的百分之幾?普通水稻每公頃的產量是雜交水稻的百分之幾?3.引入新課。投影演示:將基礎訓練第(3)題的兩個問題改為: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頃增產百分之幾?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頃減少百分之幾?同學們是否會做?引出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二)教學新課1.問題: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頃增產百分之幾?(1)讓學生讀題后 (2)指導學生邊審題邊畫出線段圖師生共同分析:問題是求誰是誰的百分之幾? 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頃增產多少噸怎么求呢?板書:增產的數量÷普通水稻的產量(7-5.6)÷5.6=1.4÷5.6=0.25=25%或7÷5.6=1.25=125% 125%-100%2.問題②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頃增產多少噸怎么求呢?提問:誰是單位“1”的量?誰與單位“l”的量相比?怎樣計算?板書:少的數量÷普通水稻3.提問:這道例題還有其他的解法嗎?師生共同討論。讓學生說說算理。(三)鞏固練習1.下列各題,每小題均回答三個問題:a.誰是單位“1”的量? b.誰與單位“1”的量相比?(1)男工人數比女工多百分之幾?(2)今年每公畝的產量比去年增產百分之幾?(3)汽車速度比火車速度慢百分之幾?(4)紅花朵數比黃花朵數少百分之幾?2.4比5少百分之幾? 5比4多百分之幾?3.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求男生人數是女生的百分之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