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的應用(四)》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定
本課選自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百分數的應用》這一章節。利息的計算"一課是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實際生活中人們經常接觸的事情。教材設計這一內容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目標:
1、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重點:能利用百分數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
難點:理解利息和利率的含義。
二.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在應用題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我們逐步探索歸納出"創設情景-一構建模型一一解釋應用"的應用題課堂教學模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問題情景,再從中提取數學問題(即應用題),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構建數學模型(即數量關系、分析問題的方法及解題策略),最后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釋或解決數學問題和簡單的實際問題。
對于"利息的計算"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且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的計算技能已熟練掌握,本課時教學和認知的重點和難點不在于會不會計算利息,而在于應用。因此,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充分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讓學生自選一張計算利息,主動探索利息的計算方法,構建利息計算的模型。
三.教學流程
1.創設情景,引人新課
由于利息的計算應用較廣,學生在目前和今后的生活中都會有較多的應用機會。因此先設計了每個學生都熟知的"過年一-拿壓歲錢一一存銀行一一得利息"的情景,引人新課,使學生感受到利息的計算就來源于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學生學會了利息的計算方法后,請他們設計自己的壓歲錢的存取方案,為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所學的知識能運用于生活。
師:老師與你們一樣大的時候,過年最開心的也是能拿壓歲錢,那么你們現在過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壓歲錢?
師:我相信每個同學都有壓歲錢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長輩對我們的關心。老師那時只拿幾角壓歲錢,也很開心。那么你們是如何處理壓歲錢的呢
2.聯系生活,理解意義。
先讓學生自己說說有關儲蓄的知識已知道哪些,再讓學生觀察一張真實的存單,讓學生從這張真實的存單上獲取有關存款的信息,并由學生自己舉例說明本金、利息的意義,引導學生理解利率的意義就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在理解利率意義的基礎上,出示三張真實的存單,讓學生自選一張計算利息,主動探索利息的計算方法,構建利息計算的模型。
師:壓歲錢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費外,多余的存銀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儲蓄的知識?(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時間要用身份證才能拿。……)
師:儲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儲蓄的利率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較多?(生齊答:利息。師板書)
師:那么誰來舉例說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生:去年我存人一千元,今年到期取出1024元,這24元是利息。)
師: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師板書)
教師用實物投影儀出示課前存好的一張100元的真實存單,請學生觀察后回答:你能從這張存單當中知道些什么?(同桌可以商量)
師小結: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就是利率。(板書)在一張簡單的存單上,我們能知道很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