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十一冊——圓的認識(一)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第十一冊第2、3、4、5頁--“圓”第一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實際認識圓,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本質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發展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情感與態度:滲透知識來源于實踐、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的思想;體驗圓與人類生活的不解之緣,感受圓的美。
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和初步認識圓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是學生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是學生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教材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激活已經存在于學生頭腦中的經驗,促使學生逐步歸納內化,上升到數學層面來認識圓,體會到圓的本質特征:圓是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定點”“定長”)?紤]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并沒有給出圓的本質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過觀察與思考、畫一畫等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對此加以體會,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通過圓的有關知識的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以后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圓的本質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難點:用圓規按要求熟練畫圓
教學過程:
一、聯想激趣,引入新課
師:昨天發書的時候就看到不少同學迫不及待的翻閱著數學書,上學期我們也養成了預習的習慣,讓我們一起說出今天的課題好嗎,聽到大家響亮的聲音深受振奮,誰愿意先來說說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或者能提出什么相關問題?
【在學生的學習環境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可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內心深處的求知欲望。同時,這種生成性的、與新知學習相關的問題,不僅可以起到喚醒學生認知經驗的作用,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學習數學的深層目標】
二、聯系生活、指導探索
(一)觀察與思考一
1、游戲中發現圓。老師用短繩隨手甩出一個圓。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
2、找圓形。在我們的生活周圍你還知道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形的?
3、初步認識圓。我們身邊能找到那么多的圓,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什么不同呢?
【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圓形物體,建立正確的圓的表象;并通過思考圓和以前學過的圖形的不同點,認識到圓是由一條曲線構成的封閉圖形!
(二)觀察與思考二
想一想:
1、(呈現教材套圈游戲圖)一些小朋友像圖中這樣站立進行套圈游戲,比誰能套中小旗。哪種方式更公平?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間先交流一下。
2、組織學生交流想法。
3、師:看來圍成圓進行套圈游戲的確是個公平的形式,圓是曲線圍成的圖形,你能自己想辦法畫一個圓嗎?
【充分利用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初步感受圓的本質特征以及圓與正方形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