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課教學設計:水力的利用
1、 認真傾聽教師講解,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2、 利用已有的知識,通過更廣闊的渠道,搜集更多的信息資料,做好宣傳工作。
1、 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學生能形成正確的自然觀。
2、 能學以致用,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在學校社區內做好保護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的宣傳工作。
四、 參考資料
自然資源 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并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與力量。包括1、可再生資源,如太陽輻射,風,水力,海潮…… 2、 可更新自然資源。如生物資源,土壤…… 3、不可再生資源,如金屬礦,非金屬礦,可燃性有機巖石……
自然資源包括海洋能、地熱能、水能、風能與太陽能同樣屬于不可。
海洋能 包括潮汐能、海浪能、海流能和海洋溫差能,它們直接或間接地與引力相關。潮汐能發電是在海灣河口建造堤壩,利用潮汐漲落推動壩內的水輪發電機發電。海浪也具有驚人的能量,早在100年前就有人設想過利用海浪能,但是直到1964年才在日本建造了第一盞用海浪能發電的航標燈。人類利用海洋溫差發電的理想也正在實現,這種方法是利用海洋表曾的溫水(24-30攝氏度)加熱低沸點的純氨或丙烷等液體,產生低壓蒸氣推動汽輪機發電,同時利用海洋深層的低溫水(4攝氏度左右)冷卻汽輪機排出的氣體,從而完成海洋溫差發電的熱力循環。
水能 是利用水流勢能差來推動水輪機發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力發電;風能是利用風推動風車來發電。以上的這些不可枯竭的自然能源,都具有數量的豐富性和不產生污染的優點。一種能源頗為引人注目,就是生物能。生物能是一種可更新的再生資源。最為常見的生物能是木柴。這類可更新的自然資源,如要使之成為永不枯竭的資源,必須加以合理利用,其中關鍵在于如何維護生態平衡或重建生態平衡。
地熱能 地熱發電最早之國家是意大利。1904年即已建成一座500千瓦的地熱發電站。現在最大的地熱發電站在美國,裝機容量為50萬千瓦。我國地熱資源十分豐富,僅著名的地下溫泉就有2000多處,雖則已相繼建力起了一些地熱發電站,但利用率很低,有待我們去開發。
風能 封能再朵風低帶是非常有用的能源。在北歐國家好一些地方和中國的西部地區建有許多的風力發電場。許多大型風力發電機的葉輪高高懸之在空中,它們將自然界中的風能轉拖成強大的點流,給人們帶來許多的好處。據估計,全世界可利用的風能資源約10億千瓦比陸地水能資源多10倍,光陸地上的風能就據當于目前全世界火力發電量的一半。利用風能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物。1891年丹麥人建立起第一個風力發電站。
太陽能 太陽能其實是自然界中能量最大的能源。它的能量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太陽能可以用來加熱,如用來熱水洗澡。太陽能可以用來發電推動汽車前進也可以用來發電推動航天器的前進。以后還會出現太陽能中央空調、大型太陽能發電場等新技術。
水力利用 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綜合工程設施:又稱水電場。水電站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方法,按照水電利用水源的性質,可分為三類。1、常規水電站:利用天然河流、湖泊等水源發電;2、抽水畜能電站:利用電網中負荷低谷時多余的電力,將低處下水庫的水抽到高處上水庫存畜,待電網負荷高峰時放水發電,尾水至下水庫,從而滿足電網調峰等電力負荷的重要;3、潮汐電站:利用海潮漲落所形成的潮汐能發電。中國已建成葛洲壩、烏江渡、白山龍羊峽和以禮河梯級等各類常規水電站。將水流的能量轉換為玄專機械能的水力原動機。主要應用與水電站驅動水輪發電機產生電能。水輪機有混流式水輪,軸流式水輪機,斜流式水輪機,貫流式水輪機、水斗式水輪機。
發展中國家水力發電潛力巨大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最近在向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人們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時候,水力發電相對于其他能源來說具有很多長處,而發展中國家的開發潛力巨大。
報告說,目前,水力發電占全球發電總裝機容量的22.6,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比較充分地開發了可利用的水力資源,主要由發達國家組成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水力發電量為13378億千瓦時,但發展中國家的水電總量只相當于前者锝70,即9441億千瓦時,仍有進一步開發的巨大潛力。
在發展中國家,拉美國家74的發電量來自水能資源,非洲和亞太地區的水力發電只占發電總量的16。目前,亞洲的不少國家正在建設或計劃增建大型水電設施。水力發電將會有較大增加。非洲的水力發電量預計在今后20年里將翻一番。
太陽能汽車研究又有新近展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兩位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發表文章稱:他們研制出一種可大大降低太陽能汽車使用成本的新方法。這種新方法能使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制氫的效率提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