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課教學設計:水力的利用
教學設計:水力的利用(常州市西橫街小學 戴崢琦)
一、 重點、難點
我國是水力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之一,所以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認識水流有力量,我們可以利用它是本課的重點。
讓學生認識到水力是自然資源的一部分,自然資源還有很多很多,都是可以被我們人類改造和利用的,從而意識到從小要熱愛自然,關心自然,做大自然的好朋友是本課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1、 能夠通過觀察和思考,知道水流有力量,認識人類 對水力以及對風力、太陽、礦產等自然資源的利用。
2、 認識到水力是自然資源的一部分,是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是可被改造和利用的。
3、 意識到從小要熱愛自然,關心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樹立正確的自然觀。
三、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目標檢測
一、
觀察導入
激活思維
1、 出示小水輪的模型,演示小水輪轉動的實驗,提出觀察要求:“小水輪是如何轉動起來的。”
2、 出示“木排順流而下”及“洪水沖毀樹木、房屋”的投影片讓學生仔細觀察。
3、 引導學生針對實驗和投影片上出現的現象展開討論,議一議自己的感受,說一說自己的看法,談一談小組的共識。
4、 小結學生發言,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1、 學生仔細、全面地觀察實驗及投影片上的景象。
2、 小組活動
3、 通過小組交流認識到水流是有力量的。
4、 認真傾聽老師小結。
1、 學生能仔細、全面地觀察實驗和圖片,并在頭腦中形成初步的認識。
2、 能主動地、熱烈地開展小組活動,各抒己見。
3、 大部分同學通過小組互動,知道水流有力量,并能積極爭取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
觀察討論
深入理解
1、 利用看錄象、投影出示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利用水力的相關資料,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看了這么多資料,你有什么想法?在小組中議一議。
2、 巡回了解學生討論情況,并適時給以幫助和指導,尤其應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明水力的利用。
3、 組織學生把自己收集的相關信息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認真傾聽學生發言及時捕捉閃光點,給于鼓勵;抓住分歧點,激起矛盾沖突,引導他們進行爭辯。
4、 根據學生的發言,總結人類對水力利用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1、 學生看錄象及投影呈現的資料,了解資料所體現的內容。
2、 針對這些內容,小組展開討論,各自發表看法。
3、 每組選一名代表總結小組發言,并在全班展開討論、交流、評價。
4、 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針對同學的發言及時補充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
5、 通過討論交流和傾聽教師的總結,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有較完善的認識。
1、 學生能認真仔細地觀看資料,能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2、 能在組長的組織下協作學習,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小組內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
3、 結合老師同學提供的資料和信息,能簡要闡述人類對水力利用的現狀。并初步構建這部分內容的認知體系。
4、 能從老師的總結中加深對這部分內容的認識。
三、
激活思維
深化認識
1、 激活思維:水力可以被人類所利用,那除了水利,大自然還有哪些資源是可以被改造,被利用的?
2、 利用錄象資料創設問題情境:現在你想說什么?先說給小組同學聽一聽。
3、 巡回了解小組討論情況,及時加以指導。
教師小結自然資源的豐富性。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前景的廣闊性,以及保護自然的重要性。
1、 學生展開設想,各抒己見
2、 針對錄象結合自我認識,積極開展小組討論。
3、 各小組派代表發言。
4、 對他人發言作評價并可提出異議。
1、 能積極動腦大膽發言。
2、 通過錄象資料傾聽他人發言,初步了解自然資源。
3、 能從老師的總結,同學的看法中,深化對自然資源的認識。
四、
全課小結
拓展延伸
1、 教師課堂小結
2、 拓展延伸: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何收獲;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如何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的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