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上冊第四單元知識要點
1.物體可以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他們之間的區別在于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沒有固定的形狀。
2.水是一種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的液體。在科學觀察中,我們一般不用 嘗 的方法比較物體。
3.地球是一個“水球”,因為地球表面有 百分之七十 左右的面積都被水覆蓋著。地球是一個“氣球”,因為地球表面上 百分之百 的面積被厚厚的空氣包圍著。
4.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動物和人類都離不開水,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水是 淡水 。
5.液體都會流動,流動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響。
6.水比油重的試驗方式:把油和水混合在杯子里,油浮在水的上面,說明水比油重。
7.一個物體在水中是沉的,放到油中肯定也是沉的。
8..油、水、洗潔精誰流的更快?試驗方法:準備這三種相同量的液體,放在玻璃板上,放的高度要相同,然后傾斜玻璃讓它們同時流動,發現水流動最快,洗潔精流動最慢,油流動中速。
9.量筒是一個帶有刻度的玻璃筒,專門用來測量液體的多少,也就是量液體的體積。常用“毫升”(字母表示ml)和“升”(字母表示l)來表示。1升=1000毫升,一個雪碧瓶蓋大約能裝5毫升水。
10.量筒的使用方法:①量筒必須放平穩。②要平視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然后讀出液體的體積數。(3)、看清楚每一小格是多少毫升。
11.空氣是一種無色、無味、透明、看不見、摸不到、沒有形狀、會流動的氣體。
12.空氣占據空間的實驗:a、準備大半瓶水,用橡皮泥封住瓶口,再把兩根吸管插進橡皮泥內,往一只吸管里吹氣,發現水從另一只吸管里出來,說明空氣占據空間。b、把一團紙巾放在杯子的底部,然后把杯子豎直倒扣在水中,結果紙沒有濕,說明空氣占據空間。
13.生活中運用了空氣被壓縮的性質,例如:打氣筒、足球、籃球、噴壺、高壓槍。
14.空氣的組成:氮氣(n2)、氧氣(o2)、二氧化碳(co2)等。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發現了氧氣,并且分析出空氣是一種混合氣體。
15.空氣占據空間,而且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是可以改變的。(體積改變)
16、空氣可以被壓縮,但不能被壓縮到0。
17、風是由空氣流動形成的
18、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最早證明空氣有重量的科學家是 伽利略 。
1. 維恩圖:水和食用油
2. 維恩圖:水和空氣
3. 維恩圖:液體和固體
4.匯總整理比較石頭、水和空氣的結果
形狀 占據空間 體積 流動 重量
固定 不固定 能 不能 易壓縮 不易壓縮 能 不能 較重 很輕
石頭
(固體) √ √ √ √ √
水
(液體) √ √ √ √ √
空氣
(氣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