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融化了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當環境溫度高于0℃,冰的溫度升至0℃時開始融化;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熱量,熱量是使水的狀態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
過程與方法:
1、觀測并記錄冰塊融化過程中的溫度和現象。
2、觀測并記錄冰塊周圍空氣的溫度變化。
3、設計、選擇、應用一個快速融化成冰塊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養成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致的態度,意識到細致的觀察能獲得更多的發現。
2、初次感受、體驗物質狀態變化的可逆性。
【教學重點】經歷冰融化成水的過程中現象的觀察
【教學難點】探究促進冰融化的因素
【教學準備】小組: 燒杯一只(內盛小半杯冰塊),溫度計4支,冰融化時
溫度記錄表(參考書p50),冰融化時周圍空氣溫度記錄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塊1塊(要求每組的塑料袋、冰塊的形狀、大小規格一樣)。
【教學過程】
一、觀察冰的融化
1、師:上節課我們探究后得出了液態的水在0℃以下就會凝固成冰,那么固態的冰能夠重新變成液態的水嗎?在什么條件下能夠變成水呢?
2、學生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做出預測。
3、師:你們親眼看到過冰的這個融化過程嗎?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親自來看一看。板書:冰融化了
師:我們要怎么來觀察呢?請大家一起看書p50
4、學生介紹觀察方法,師生共同補充。
(預設:(1)把冰塊放入燒杯內,用溫度計測量,并記錄冰塊的溫度。(2)讓冰塊自行融化。在冰塊融化的過程,按均勻的時間間隔測量溫度。(3)當冰塊完全化成水時,記錄溫度計上的讀數。)
5、師:方法知道了之后,我們就來測量一下吧,同時記錄冰塊融化時的溫度和周圍空氣的溫度,每隔1分鐘測一次,把數據記錄在p50的表格中(可增加一個測量空氣溫度的表格)。
冰塊融化時的溫度記錄
時間 1分鐘 2分鐘 3分鐘 4分鐘 5分鐘 ……
溫度
冰融化時周圍空氣的溫度記錄表
時間 1分鐘 2分鐘 3分鐘 4分鐘 5分鐘 ……
盛放燒杯內空氣溫度
緊靠燒杯外壁空氣溫度
遠離冰塊處空氣溫度
6、匯報交流觀察到的現象,然后根據這些現象總結。
(預設可以得出的結論:在周圍環境溫度超過0℃時,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始終保持在0℃,但緊靠冰塊的空氣溫度下降了(冰塊融化過程要不斷從周圍空氣中吸收熱量);待冰塊完全融化成水后,溫度還會繼續上升。)
二、加快冰的融化
1、師:我們剛才觀察了冰的融化過程,你有辦法讓冰融化的更快一點嗎?
2、學生預測方法。(預設:把冰塊放到溫度更高的地方;把冰塊放在太陽、燈光等下面;用手把冰塊焐熱。……允許學生創造性的思維。)
3、師:接下來我們就來一個融化冰的比賽,比一比哪個小組融化冰的水平最高,每個小組先討論下你們打算用哪種方法。
4、師:方法都討論好了吧,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塊大小一樣的冰,放在同一種透明的塑料袋中,要求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要保持密封。一般只能改變一個變量,記錄下冰完全融化的時間。在比賽的過程中各小組也可以相互觀察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