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走進科學
走進科學
1 校園尋 寶” 校園尋“寶
教學目的:
(一)科學探究目標: 模仿科學家一樣地去尋“寶”能尋到合適的探究材料。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的快樂,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三)科學知識目標: 通過閱讀學習和實際體驗,讓學生對科學探究和科學學習有初步了解。
教學重點: 引領學生學習達爾文的探究方法來開展自己的尋寶活動
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的快樂
教學準備: 紙和筆、一個小盒子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導入
一、學習卷首語,介紹指南車,我們從校園開始走進科學。
二、介紹科學家達爾文。
教學新課
一、教師引導學生閱讀
1、4 頁的內容。
二、達爾文是怎樣尋寶的,誰能給大家說說? 認真觀察—了解記錄—采集標本 —整理資料—分析研究
三、學習達爾文進行尋“寶”游戲。
1、介紹游戲要求。 (活動范圍及安全事項)
2、查看尋寶清單。
3、開始校園尋寶, 用紙和筆記下尋寶時的發(fā)現(xiàn)。
4、“百寶箱”收集寶貝。
四、流尋“寶”發(fā)現(xiàn)。 l 拓展延伸
一、教師檢查“百寶箱”。
二、總結全課。 布置學生保留“百寶箱”,下節(jié)課帶來繼續(xù)研究。
板書設計: 校園尋“寶”
1、了解科學家:達爾文
2、尋“寶”游戲
教學后記:
2 觀察 寶貝” 觀察“寶貝 寶貝
教學目的:
(一)科學探究目標: 學習并模仿達爾文進行細致觀察,能用語言或簡單的文字、圖畫記錄被 觀察物的特征,同時提出問題并試著作出初步的假設。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觀察與思考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對科學課的濃厚興 趣。
(三)科學知識目標: 觀察、認識一些自然物的性質。
教學重點: 學習模仿達爾文進行細致觀察并了解觀察物的特征
教學難點: 能抓住被觀察物體的外部特征
教學準備: 放大鏡、前一課找到的“寶貝”、記錄單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l
教學導入
一、展示找到的寶貝
二、你們?yōu)槭裁从X得它是寶貝呢?它有什么特別嗎?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它 的特別之處的?你們很不錯,發(fā)現(xiàn)了那么多。 l
教學新課
一、只有細心觀察的人才會有收獲, 我們這節(jié)課就帶大家學習達爾文 觀察寶貝。板書:觀察寶貝
二、學習討論達爾文的觀察方法
1、觀察的基本過程:觀察、記錄、提出問題(初步猜想、解釋)
2、觀察的基本方法:看、摸、聞、聽、嘗
三、觀察寶貝
1、如果每組選一樣你們最感興趣的寶貝觀察,你們選哪一樣?打算用 什么方法去觀察這個寶貝?(小組討論)
2、匯報交流,教師指導完善,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與合作。
3、學生觀察寶貝,教師巡視指導。
4、討論交流。 (1)小組成員整理好桌上的“寶貝”,填寫記錄單。 (2)分組說說你們的寶貝的特點及運用的觀察方法。 (3)對于你們的寶貝,有些什么問題,有什么解釋嗎? (4)小結:哪個寶貝最有價值? l 拓展延伸
一、活動:認領寶貝
1、觀察一顆寶貝石頭
2、上交石頭
3、認領寶貝
4、小結
二、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觀察“寶貝” 觀察的基本方法:看、摸、聞、聽、嘗 順口溜:眼耳鼻舌手 人人身上有 幫我認東西 是我好朋友
教學后記:
3 整理 百寶箱
整理“百寶箱 百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