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教案(精選14篇)
《過年》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是“迎新年”主題單元中的第二課,它以圖畫和講故事的方式,簡單介紹了我國傳統的新年-----春節的一些風俗禮儀,讓學生學會過新年時人際交往的基本禮節,知道新年禮物是表達心意的一種方式;了解其他國家的新年習俗和一些有趣的新年活動,并學唱一些新年歌曲。
教學目標 :
1、 充分運用各種感官,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并樂意將美好的新年祝福傳遞給他人。
2、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師、同學、親人的祝福,并能設計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新年活動。
3、 知道新年的各種習俗,懂得一些待人接物的禮儀。
4、 能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收集資料、體驗感受、討論交流。學會健康、快樂、安全地過新年。
第一課時
一、 活動準備:
1、制作課件:有關過年的各種慶祝活動。
2、收集“年”的故事
二、 活動過程
(一)、了解我國過年的習俗
1、看課件展示各種過年的活動,聽聽“聰明谷”說的話。
2、議一議:過年時我們這兒還要干什么?(如:買年貨、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年夜飯等)
3、一說你最喜歡過年干什么。
4、隨機展示:
* 春聯欣賞: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
* 各種各樣的窗花
* 放鞭炮要注意安全
(二)說說年的故事
1、講有關年的故事
(1)、聽錄音故事《爆竹的傳說》
(2)、小組競賽。既可以講聽來的故事,也可以說自己過年的事。
2、評一評:誰講得好?
3、獎勵:把窗花獎給講故事的小朋友。
三、 活動延伸:把年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活動準備:調查了解拜年的各種方式
活動過程 :
(一)、展示調查成果,了解拜年的各種方式
1、聽故事《拜年》
2、說一說:我知道可以這樣拜年--------。
如:上門慰問、打電話、發EMANL等
(二)、演一演,知道拜年時應注意的禮節
1、討論:過年時你給誰拜年?跟伙伴一起演一演。
2、說說:拜年時應注意什么?
3、評一評:表演中誰最有禮貌。
(三)、聽故事,幫學生正確認識新年禮物的意義。
1、師結合插圖講《“壓歲錢”變“壓歲言”》的故事;
2、告訴學生:贈送新年禮物主要表達心意,只要心意在,禮物就顯得珍貴了。
3、討論:拜年時你準備什么禮物?送給誰?
活動延伸:給自己喜歡的人制作新年禮物。
第三課時
活動準備:收集國內外有關過年的各種活動
活動過程 。
(一)、唱唱新年的歌
1、放錄音:集體跟唱《新年好》,邊組織小朋友做律動。
2、誰還會唱新年的歌?唱給大家聽
3、向小朋友推薦新年的歌:
中國:《過新年》、《小拜年》
外國:《祝圣誕快樂》、《平安夜》、《鈴兒響叮當》。
(二)、了解我國有趣的新年活動
1、過新年的時候有各種各樣有趣的活動
課件展示:拋球、猜燈謎、拔河等。
2、 請學生向小伙伴們推薦一個自己喜歡的新年活動。
(三)、了解其他國家的新年活動
1、看圖片了解其他國家的新年活動;
2、說一說:我還知道其他國家過新年的活動
活動延伸:和爸爸媽媽一起策劃一項有意義的新年活動。
《過年》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過新年是對于孩子來說是一件十分高興的大事。如今,雖然新年還未正式到來,但在我們幼兒園已到處洋溢著熱鬧的新年氣氛。我們這些小小的托班寶寶也被這些情景和氣氛感染了,他們也請爸爸媽媽帶來一些新年布置的材料,甚至請來媽媽把我們教室里裝扮得格外得漂亮。
有寶寶帶來一棵新年樹,于是,孩子們每天來到幼兒園后,總圍在樹旁。他們用手輕輕碰著樹上的裝飾品,嘴里講著“這個是紅的,那個是黃顏色的……”,其中有一些小包裝禮物狀的東西,這些寶寶竟也饒有興趣地猜著里面的東西“里面有糖的。”“有玩具寶寶的”……孩子們對此興趣十足,結合新課程中“新年樹”的主題,我便設計了本次活動“過新年”。活動中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游戲與觀察中感知新年禮物的顏色,在看看、講講、玩玩、樂樂中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知禮物的顏色,對顏色感興趣。
2、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活動準備:
禮物盒(紅、黃、藍、綠)若干、毽子(紅、黃、藍、綠)若干、新年帽若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生每人戴一頂新年帽進教室)
(教室地毯上放有好多大大小小,各種顏色的禮物盒)
師:寶寶,過新年啰!看,新年老爺爺給我們寶寶送來了許多許多禮物,真高興呀!
二、觀察交流:
1、(圍坐)
師:寶寶們,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最喜歡新年老爺爺帶來的哪個禮物?
(引導幼兒說出禮物的顏色特征)
(幼兒可集體自由說說:也可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認一認)
2、師:寶寶猜一猜,這些盒子里會有什么禮物呢?
——幼兒自由猜想,老師肯定每一個幼兒的想法。
三、游戲分享:
1、每個寶寶選一個小盒子,拆開看看小盒子里是什么禮物?
——幼兒拆禮物
觀察寶寶拆盒的過程,適時地進行引導。
2、師:盒子拆開了,里面藏的是什么呀?(毽子)
這些毽子是什么顏色的呀?(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毽子的顏色,并講出毽子的顏色)
3、幼兒玩毽子
師:寶寶,我們一起和毽子做游戲吧!
(可采用多種方法分別玩各種顏色的毽子,如:拋毽子、頂毽子、踢毽子等)
如:我們先找一個紅顏色的毽子,“紅毽子,紅毽子,拋起來。”……
4、寶寶們,新年老爺爺送的禮物真好玩,過新年真好!
——放背景音樂《新年好》。
爸爸媽媽的用品
活動目標:
1、嘗試著將爸爸媽媽的用品分類并學著模仿爸爸媽媽的日常行為,關注親近我們的爸爸媽媽。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表現,由一定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老師一家的照片
收集爸爸媽媽用的物品放在娃娃家中
爸爸媽媽的標志
活動過程:
一、“我的爸爸媽媽”
出示教師一家的照片,向幼兒介紹教師的家人,告訴幼兒教師最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
二、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爸爸媽媽。
三、尋找、分類爸爸媽媽用的物品。
1、小紅家里有許多爸爸媽媽用的東西,你們去幫小紅把爸爸媽媽藏起來的東西找出來好嗎?
2、幼兒將爸爸媽媽用的物品按爸爸媽媽的標志分別擺放。
3、找找擺放的是否正確。
4、說說自己找到的東西是爸爸用的還是媽媽用的,并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用用看。
四、幼兒裝扮爸爸媽媽
今天爸爸不在,媽媽也不在,你們想不想也來做爸爸媽媽呀,那我們就用爸媽媽用的東西來到娃娃家來扮爸爸媽媽。
五、你們愿不愿意把做爸爸媽媽的樣子拍下來,如愿意,教師為幼兒拍照片。
六、整理爸爸媽媽用的物品。
哎呀,爸爸媽媽要回來了,我們快把娃娃家整理一下,把你們剛剛找到的東西放到原來的地方,小紅的家真干凈!
《過年》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過新年是對于孩子來說是一件十分高興的大事。如今,雖然新年還未正式到來,但在我們幼兒園已到處洋溢著熱鬧的新年氣氛。我們這些小小的托班寶寶也被這些情景和氣氛感染了,他們也請爸爸媽媽帶來一些新年布置的材料,甚至請來媽媽把我們教室里裝扮得格外得漂亮。
有寶寶帶來一棵新年樹,于是,孩子們每天來到幼兒園后,總圍在樹旁。他們用手輕輕碰著樹上的裝飾品,嘴里講著“這個是紅的,那個是黃顏色的……”,其中有一些小包裝禮物狀的東西,這些寶寶竟也饒有興趣地猜著里面的東西“里面有糖的。”“有玩具寶寶的”……孩子們對此興趣十足,結合新課程中“新年樹”的主題,我便設計了本次活動“過新年”。活動中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游戲與觀察中感知新年禮物的顏色,在看看、講講、玩玩、樂樂中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知禮物的顏色,對顏色感興趣。
2、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活動準備:
禮物盒(紅、黃、藍、綠)若干、毽子(紅、黃、藍、綠)若干、新年帽若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生每人戴一頂新年帽進教室)
(教室地毯上放有好多大大小小,各種顏色的禮物盒)
師:寶寶,過新年啰!看,新年老爺爺給我們寶寶送來了許多許多禮物,真高興呀!
二、觀察交流:
1、(圍坐)
師:寶寶們,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最喜歡新年老爺爺帶來的哪個禮物?
(引導幼兒說出禮物的顏色特征)
(幼兒可集體自由說說:也可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認一認)
2、師:寶寶猜一猜,這些盒子里會有什么禮物呢?
——幼兒自由猜想,老師肯定每一個幼兒的想法。
三、游戲分享:
1、每個寶寶選一個小盒子,拆開看看小盒子里是什么禮物?
——幼兒拆禮物
觀察寶寶拆盒的過程,適時地進行引導。
2、師:盒子拆開了,里面藏的是什么呀?(毽子)
這些毽子是什么顏色的呀?(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毽子的顏色,并講出毽子的顏色)
3、幼兒玩毽子
師:寶寶,我們一起和毽子做游戲吧!
(可采用多種方法分別玩各種顏色的毽子,如:拋毽子、頂毽子、踢毽子等)
如:我們先找一個紅顏色的毽子,“紅毽子,紅毽子,拋起來。”……
4、寶寶們,新年老爺爺送的禮物真好玩,過新年真好!
——放背景音樂《新年好》。
托班美術教案:有趣的泡泡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顏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
2、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每組1份分別用多種水彩顏色著色的洗潔凈,每人一根吸管。
2、范畫:泡泡畫1張。
3、每人1張作畫卡片。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玩捉泡泡的游戲,引起幼兒興趣。
二、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范畫)師:瞧!這畫上有各種顏色的圓圈圈,多漂亮呀!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么話出來的嗎?
三、出示工具材料,教師演示泡泡畫的過程。
1、這里有五種顏色的吹泡泡用的水,他們是紅色、黃色、綠色、蘭色和紫色。還有吸管,用吸管蘸上顏色水后就可以吹出美麗的泡泡畫。
2、教師演示泡泡畫
(1) 將吸管一頭蘸上顏色,舔一下。
(2) 對著紙,輕輕地吹出一個泡泡,紙上就留下一個彩色的泡泡。
(3) 不要總用一種顏色吹,要經常變換顏色吹出不同顏色的泡泡。
四、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現在請小朋友來吹泡泡作畫,要求把畫紙上都畫滿泡泡。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幼兒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吹畫作業。鼓勵幼兒把空白畫紙都畫滿。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五、作品展示,外出繼續玩捉泡泡游戲。
《過年》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年的來歷及慶祝過年的多種形式。
2、對中國的傳統節日感興趣。
活動準備PPT:
過年圖片+《"年"來了》故事繪本。
活動過程出示過年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過年的圖片,引出年的話題。
--過一段時間我們將迎來一個什么樣的節日?
--你知道為什么要過年嗎?
小結: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將要過新年了,那到底為什么要過年呢?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你就能明白了。
教師講述《"年"來了》的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年的來歷。
分段講述故事,邊講邊提問,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
1、講述PPT5-7認識年獸。
--這只怪獸叫什么?長得怎么樣?
--它喜歡吃什么?你能模仿年獸吃小動物和嚇人的動作嗎?
--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出年獸的動作。
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年獸來了,村民們該怎么辦呢?
2、講述PPT8-9討論如何趕走年獸。
--阿寶遇到了誰?
--你們猜猜老爺爺用什么辦法能趕走年獸呢?幼兒自由討論。
小結:小朋友剛才說了這么多到底年獸害怕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3、講述PPT10了解趕走年獸的辦法。
--爺爺用了哪些辦法?
--你們覺得能趕走年獸嗎?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并說出為什么這些方法能趕走年獸?
4、講述PPT11-15一同慶祝趕走年獸。
--爺爺的方法奏效了嗎?
--阿寶和村民是用什么方法來慶祝趕走年獸的?
--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結:每年除夕,家家都會貼對聯,放爆竹,點上蠟燭燈籠一同守歲。到了初一一大早啊,還要走親訪友,拜年問好!"過年"就成為了我們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
完整講述繪本故事,鞏固了解年的來歷。
--教師完整講述繪本故事。
--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思考在我們以前是怎么慶祝新年的。
活動延伸區域活動--給幼兒提供材料,讓幼兒創作鞭炮、對聯、窗花等新年裝飾物。
鞭炮制作步驟圖:
活動資料"年"來了從前,海里有一只叫"年"的'怪獸,它長著大大的嘴巴,尖尖的角,樣子比鱷魚還可怕。
年平時就在海底睡懶覺,只有除夕這晚,才會跑到村子里找吃的。它吃咯咯叫的母雞,呼嚕叫的小豬,哞哞叫的老黃牛,還有嚇得哇哇大喊的人們。
這年除夕,阿寶和村民們早早地收拾東西,準備在年到來之前,到山上躲一躲。一個白胡子老爺爺,拄著拐杖走過來!咚咚咚……"小朋友好,天馬上就要黑了,我能不能在這里住一晚呀?爺爺,今晚會有可怕的年獸來,要不,你跟我們一起去山上躲一躲吧!年獸啊,一點也不可怕,我來幫你趕跑它!"阿寶開心極了,他沒有跟村民們一起去山洞,而是在白胡子老爺爺的指揮下,準備趕年獸!
"阿寶,紅紅的蠟燭點起來,阿寶,把這兩張紅紙條貼在大門上,阿寶,再去找一大捆爆竹過來吧!爺爺,這樣真的能趕跑年獸嗎?能--"咚!咚!咚!年出現了!
"唔~好香的味道!"它左聞聞右嗅嗅,順著蠟燭的香味來到了阿寶家!
"啊?那門上紅紅的東西是什么?看得我頭好暈啊!"年看到阿寶貼在門上貼著的紅紙條,嚇得后退一步。正好看到屋子里的燭光一閃一閃!
"啊!這么大的紅眼睛!這個怪獸好可怕!"年把點蠟燭的房子,看成了比自己還大的怪獸啦!
咚!咚!咚!年想要逃跑!
噼噼啪啪--院子里響起了爆竹的聲音。
年渾身哆嗦著,再也不敢留在這里了,"好可怕,好可怕,真是太可怕了--"年跑回了海里,再也不敢出來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阿寶穿上新衣服,開心地跑到山上!"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快出來呀,我把年趕跑啦!"村民們開心地回到村子,也學著阿寶穿新衣,貼紅紙,點上爆竹噼啪響。這下,他們再也不害怕"年"啦。他們走家串巷,道喜問好:"過年好,過年好!"從此,每年除夕,家家都會貼對聯,放爆竹,點上蠟燭燈籠一同守歲。到了初一一大早啊,還要走親訪友,拜年問好!"過年"就成為了我們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
《過年》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故事,能大膽地向別人祝賀新年快樂
2、感受故事主人公與人分享的快樂。
3、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二、活動準備:
掛圖、賀卡、作畫用具、大卡紙
三、活動難點:
感受故事主人公與人分享的快樂。
四、活動過程:
1、出示賀卡,引出故事
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用的?
幼兒欣賞,教師總結
2、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教師講述,提問:這個故事的名稱是什么?小老鼠波波寄賀卡給哪些好朋友?
2)出示圖片提問:為什么波波要送賀卡給它的好朋友?
波波送給小貓等賀卡上畫了什么?
波波后來收到了什么禮物?
3、制作賀卡,激發愿望
1)小朋友,我們給誰制作一張賀卡,在新年的時候送給他呢?
2)她喜歡什么?怎么裝飾?
3)教師根據幼兒的意愿做賀卡做好后一起送賀卡。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設計了“出示賀卡,引出故事—欣賞故事,理解內容—制作賀卡,激發愿望”幾大環節,較好的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在情感上得到了深化。
小班的孩子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更多的是建立在故事外顯內容的'描述,對于本次作品最后一部分內容“波波收到了小動物的禮物是因為它會與人分享”的原因孩子不能很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師在活動的最后環節讓幼兒通過討論送賀卡的對象以及去親自去為幼兒園的工作人員送賀卡。有效的引導策略幫助幼兒感受這一故事的內涵,實現社會情感的升華。突破難點。
新年到了,孩子們內心充滿了極大的期盼,在他們希望得到成人送的禮物和祝福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告訴孩子要用自己的行動在新年里對別人表達祝福。祝賀語、賀卡等都是一種祝福別人的方式、通過小老鼠波波寄賀卡給朋友這一主線,不但讓孩子知道了賀卡的使用方法,還體會了其作用,感受故事主人公與人分享的快樂。
《過年》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⒈仔細觀察畫面,講述各種擺脫年的方法。
⒉了解各種過年的習俗。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認識年
⒈你們知道年嗎?年到底是什么呢?(怪物、傳說)
⒉(出示圖一)老師這里就有一個關于“年”的傳說,瞧!這就是年,看看它長的什么樣子?(四眼怪物非常可怕)
⒊年頭長觸角……它的樣子十分的可怕。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年就悄悄地從山上沖下來,把那群孤獨的人們通通吃掉!
二、觀察圖片,了解擺脫年獸的方法
⒈你們愿意就這么被年吃掉嗎?(不愿意)那你們有什么辦法趕走年呢?(幼兒自由講述)
⒉那我們看看傳說中人們是怎么擺脫年的呢。(出示圖片)
⒊你看懂了了嗎?你看懂了哪一幅圖?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
⑴放鞭炮:為什么年聽到鞭炮聲會嚇得躲起來呢?(原來熱鬧的聲音讓“年”感到害怕)
那過新年時還有什么聲音也很熱鬧,也能把年趕走呢?
⑵紅燈籠:為什么大紅燈籠高高掛就能把年嚇跑?(原來,喜慶的紅色讓“年”感到害怕)
新年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色的,也會讓年感到害怕呢?
⑶年夜飯:為什么過年時要做一桌美味佳肴呢?這些美味是給誰準備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是什么感覺?(熱鬧、溫馨)而年只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所以他害怕看到一家人團團圓圓、熱熱鬧鬧的在一起。
⑷穿紅衣跳舞:一群人穿紅衣跳舞,特別熱鬧,年可是很怕熱鬧的呢!
⑸年畫:小朋友手里拿了什么?(其實,它是一幅畫,里面隱含著吉祥的意思,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年畫)為什么要貼年畫呢?(喜慶,熱鬧才能趕走年)除了年畫之外,過年時我們還要貼什么?
⑹拜年:拜年時要說什么?(各種吉祥話)當你聽到吉祥話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甜甜蜜蜜的)那還會害怕年嗎?(不會)當然,年是最害怕看到開心的人了!
⒋完整講述:故事中介紹了這么多趕走年的喜慶辦法,誰能夠把這些方法完整的說一說呢?
⒌小結:原來年害怕響聲、害怕鮮艷的紅色,害怕團團圓圓,害怕一切熱鬧、開心的東西。
三、經驗提升:豐富各地過年的習俗
⒈過度:所以我們現在也會用放鞭炮等熱熱鬧鬧的方法趕走年,那除了這些方法之外,你知道還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嗎?
⒉觀察課件,邊看邊講,了解各地過年的習俗:其實呀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過年方法。看!
⑴團圓飯:團團圓圓
⑵到各家各戶拜年:互相祝福
⑶舞龍燈:歡騰喜慶
⑷舞獅:同上
⑸踩高蹺:節節高升,步步高
⑹包餃子做餛飩:一起慶祝大家長大一歲了!
⑺做年糕:節節高升
⒊小結:原來,每個地方過年的習俗都不一樣,但一樣的都是大家都是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快快樂樂地度過年的,這樣,年就會害怕出來吃人了。
《過年》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與同伴合作在長卷紙上表現森林的茂密。
2、膽用各種方法制作森林里的各種動物,并合理構圖,將制作的動物布置在森林中。
3、欣賞森林里樹木的高矮、遠近、小、疏密并想象動物生活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對森林的動植物已有初步的印象。
2、供畫森林背景的白紙(約四張紙)、水彩筆、油畫棒、各種材質的紙、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1、森林為主題,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教師:“我們要在這張紙上畫一片森林,什么叫森林呢?”“森林里除了樹以外,還有什么呢?”“森林里住著哪些動物呢?”
2、論如何表現森林。
怎樣安排森林的畫面呢?如何分工?哪些小朋友畫森林里的樹木?哪些小朋友制作各種動物?可按幼兒意見分畫樹木的、做動物的等,讓幼兒自愿選擇。
教師提供一些參考資料,介紹一些美工材料的用途。
3、幼兒制作。
一部分幼兒紙上直接畫森林,還有一部分小朋友把做好的`動物粘貼在森林里,教師指導幼兒正確布置畫面,使構圖合理。
4、組織幼兒講講自己的作品表現了森林里的什么?為什么這樣做?要充分肯定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體驗集體合作成功的喜悅。
5、交流合作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自己解決困難的過程。
活動延伸:
在美勞區繼續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繼續創作。
《過年》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用報紙進行撕貼畫,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了解中國民間習俗,感受過年時喜慶吉祥的節日氣氛。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用報紙進行撕貼畫。
活動難點
如何用報紙進行撕貼。
活動準備
報紙、膠水、課件、范畫、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課件出示過年的喜慶場景,教師提問:小朋友喜歡過年嗎?為什么?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基本部分
二、了解過年的習俗。
1、剛才我們都看到了什么?(燈籠、鞭炮、紅包、春聯、年畫、倒貼的福字……)
2、這些東西都是什么顏色的?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紅色,為了表示喜慶。)
三、出示范例,幼兒觀察并欣賞。
1、提問:小朋友看到了什么,這張畫有什么特點?(用報紙粘貼的畫)
2、范畫中都有些什么?(幼兒自由發言交流)
3、如果是你設計師,你想在你的作品中設計哪些物品呢?
四、教師示范,幼兒學習用報紙撕貼燈籠、鞭炮以及人物等。
1、教師明確本次活動要求:
⑴先在報紙上畫出物品的輪廓,再進行撕貼。
⑵小朋友要把撕好的圖案粘貼到書上組成一幅畫。
⑶要把撕剩的廢紙放到籃子里,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指導。
結束部分五、幼兒展示作品。
1、教師引導孩子們講述自己的作品,師幼互評。
2、師小結:我們小朋友今天表現的'真棒,不僅學會了撕紙還能把它們組合成漂亮的圖畫,我們一起來鼓勵一下自己吧!
活動延伸小朋友們,我們也可以用爸爸媽媽看過的的舊報紙來撕一寫圖形,看老師用廢舊的報紙撕了一個小女孩的的輪廓,我們再用彩筆或油畫棒添上鼻子、眼睛,就變成了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小朋友們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撕一個好不好。
《過年》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懂得關愛他人,學習與他人分享。
2、鼓勵幼兒用學過的技能制作賀卡。
3、發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故事《祝你新年快樂》。
2、賀卡紙、筆、臘筆、水彩等畫圖工具。
活動領域:語言、社會、藝術
活動過程:
1、教師運用畫故事的方法,邊講故事《祝你新年快樂》,邊畫出故事中送給小動物的各種禮物。
2、讓幼兒猜猜看,它們送給淘淘的畫是什么。
3、引導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在賀卡上畫出自己喜歡的東西,送給好朋友、爸爸媽媽或自己喜歡的.人,祝他們新年快樂!4、完成后,請幼兒和大家一起分享,練習用完整的句子介紹自己的作品。
如:“我畫了……,想送給……,祝你新年快樂!”
活動延伸與生成:
活動反思:
活動觀察記錄表
活動內容:
活動地點:
被觀察幼兒:
活動形式:
參加人數:
記錄人:
幼兒表征:
活動五娃娃穿新衣
《過年》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2、通過活動,使幼兒初步了解賀卡的內容,作用,并嘗試自己制作賀卡。
3、通過幼兒相互交換賀卡,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準備:
卡紙,彩筆,蠟筆
活動重點:
用完整的普通話表述新年間的趣事
活動難點:
感受同伴間的真摯友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景
師:小朋友們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就要過新年了,你們高興嗎?
小結:難忘的事情很多,我們一起出去玩,一起學本領,一起吃飯睡覺。
二、聯想交流
師:發生了這么多的'事情,那你在幼兒園里交到好朋友了嗎?
師:她是誰呢?為什么說她是你的好朋友呢?
師:好朋友在一起很開心,那馬上要過年了,那你們怎么辦呀?
小結:王老師以前過年的時候,好朋友們想了一個辦法,過年的時候送了我一張卡片,上面畫了很漂亮的煙花,還寫了很多節日的話。每當我想他們的時候我就把卡片拿出來,看一看,給他們打個電話。他們也會給我打個電話約我一起玩。
三、實踐操作
師:你們想不想一起試試看,自己做卡片作為禮物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呢?
師:那王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材料,你們可以自己選擇,然后畫上你喜歡的東西。
師:但是王老師有一個要求喔,你做的一定要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是你做的喔?想想辦法吧。
延伸活動:
師:做完了以后,請把你的卡片送給你的好朋友?好不好?
師:兩個好朋友可以坐在旁邊一起看卡片,商量一下以后怎么聯系。
師:沒有做完的小朋友也不要著急,我們等區角活動的時候繼續做。
《過年》教案 篇1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新年即將來臨,在新的一年里,自己會有許多變化,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
2、樂意對周圍人表達自己的祝福。
3、激發幼兒喜歡過新年的情感,愿意表達自己在新年里的愿望。
二、活動準備:
1、了解去年和今年自己的身高體重情況以及帶若干件已經穿小的衣物。
2、每人都已收到一張來自于父母或老師或同伴的賀卡,并將其布置成一個“賀卡展”。
3、做賀卡用的厚紙和一些用來裝飾的彩紙。
三、活動過程:
一、感知經驗
1、準備自己的身高體重卡。說明:事先讓幼兒了解并記錄自己今年與去年的身高體重的變化。其方法可以是用數字記錄,也可創設一個角落,形象地記錄著幼兒的身高體重變化情況。
2、與父母一起準備自己穿小的衣物。說明:幼兒在準備過程中,獲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的感性經驗。
二、激發情感
1、說說我們在長大。
①可以先說說自己在長大。在幼兒說出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后,說說哪里可以證明自己在長大,如“我的褲子短了”、“我的鞋子小了”,甚至可以讓幼兒來穿套一下小了的衣物,和同伴共享長大的喜悅。
②可以說說別人在長大。說說同伴身體的長大和能力的“長大”。
2、記錄現在的情況。說明:記錄現在的情況,等明年再來看看我們的變化。老師可以用大張的白紙,刻畫孩子的'身高;幼兒的手、腳沾上顏料,印畫在紙上,并保存好記錄,來年再用。
三、給新年老人寫信。說明:畫畫自己在新一年里的愿望。
1、老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寫信格式:①畫新年老人的頭;②畫自己的愿望;③畫自己的頭或寫上自己的名字;④寫日期。老師可根據班上孩子的情況,或引導幼兒畫新年老人頭,也可老師代為畫好,以激發幼兒與新年老人交流的愿望。
2、介紹自己信的內容。老師應盡量引導幼兒講述清楚自己的愿望。
3、也可將信寫給親人,如媽媽、奶奶等等,以增進孩子與成人的交流。
四、做新年賀卡。
1、引導幼兒欣賞“賀卡展”。
2、談談自己喜歡哪一張賀卡。老師引導:
a:從卡的封面來有,可以用各種裝飾紙裝飾。
b:從卡的內容圖畫來看,知道在卡的里面畫上自己的祝福。
3、幼兒動手做卡。
五、互贈賀卡,并向好朋友說祝福語。
總結:本活動可以引幼兒對新年的積極情緒體驗,讓幼兒在感受自己長大進步的過程中,產生良好的愿望,從面健康的過新年,在這活動之中,可激發幼兒運用語言及其繪畫等手工表達自己的愿望!
《過年》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觀看圖片,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春節)的熱鬧氣氛,培養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了解與認識。
2、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據自己的意愿繪畫過年的快樂場景。
3、激發幼兒向往新年新氣象的愉快心情。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有關過年熱鬧氣氛的圖片、繪畫工具、教師范畫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天氣漸漸涼了,轉眼呀冬天就要到了,冬天帶給小朋友最難忘的是什么呀?(堆雪人、打雪仗、放寒假等)冬天的到來也預示著我們就快要過年了。
師:過年了,小朋友在過年的時候都會干些什么呢?(收紅包、包餃子、貼對聯、掛燈籠、放鞭炮等)二、觀看圖片,找一找過年印象深刻的愉快場景師:下面呀,就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看一些圖片,看看過年了,圖片上的小朋友是不是也做了跟我們一樣的事情?(教師根據自己提供的圖片簡單敘述)示范與創作三、示范與創作根據小朋友的意愿,繪畫過年的快樂場景師:老師知道小朋友呀過年的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收壓歲錢,還有放鞭炮了。那么,小朋友想不想用自己的畫筆把這快樂的時光畫下來呢?那就跟著老師一起畫一畫把!
師:冬天特別的寒冷,小朋友都帶上了暖和的帽子,然后是頭,五官。因為點鞭炮的時候是側著身體的,所以我們要畫出側面的小朋友;手上還拿了一根長長的竹竿,上面掛著一串長長的鞭炮,我們可以在鞭炮的下面畫一些像云一樣的形狀,這樣看起來,鞭炮就像爆炸一樣;最后畫上腿以及衣服的花紋;還有的小朋友收到了紅包非常的高興,奔跑著向別的小朋友炫耀呢。這個奔跑著的小朋友是正面的,還是一樣,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方法畫出正面小朋友的頭及五官,奔跑的動作有一點點難度,手跟腳同時張開,手上拿了一個大大的紅包,最后畫上衣服的'花紋。這樣一個放鞭炮一個拿紅包的小朋友就畫好了。可是呀,我們的畫面還不夠完整,所以給它添上一些冬天的情景。比如堆雪人、窗花、紅燈籠、大大的雪花等。全部都畫完之后,就是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四、幼兒完成創作,教師巡回指導老師交代作畫的要求,幼兒完成自己的作品。(注:構圖的完整、顏色的要求、安靜作畫)
五、作品展示與評價。
活動反思:
本課屬于“綜合-探索”的領域,通過春節豐富多彩的活動及生動形象的傳統工藝,使學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通過觀察、回憶、想象,表現過新年時特有的生活情節。
本課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聯系,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們爭著講述過新年的樂趣:長輩給壓歲錢、放鞭炮、貼春聯、拜年等等。學生的作業讓我感動、讓我驚嘆,也使我感悟。我佩服于每一位同學的進步、他們的創造性、他們的想象力。讓我深深體會到,作為教師,教師的態度是關鍵,教師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孩子們喜歡什么,需要什么,選擇什么,這些都是作為教師應該關注的問題。美術作業是運用想象思維、培養創作能力的學習環節,這里我把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繪畫內容。雖然我沒有規定學生必須畫成什么樣,但是大部分學生都能發揮自己所長,較出色的完成了作業。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們都變為熱情的參與者、有能力的參與者,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使的學生們不再把作業當成任務,而是繪畫樂趣。
新課標提倡在美術課程的每個環節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完成繪畫作業,切實為每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的機會,發揮學生各自不同的繪畫優勢,激發他們繪畫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組織一貫性。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過年》教案 篇13
活動名稱: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如何過新年的討論,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以及習俗。
2、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要求幼兒能夠用較為流利的語言描述過年的情景。
3、培養幼兒能夠使用豐富的詞匯來形容新年的快樂和自己愉悅的心情。
活動準備:
ppt課件,泡泡泥。
活動過程:
1、老師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講年的傳說故事,讓幼兒了解年的來歷。
2、談話導題
師:"新年就要來到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們來想一想,怎樣過新年才快樂呢?"
(引導幼兒回憶過年的習俗,大膽發言)
2、幼兒自由討論
師:請想好了的小朋友來講一講,去年的時候是什么過的?心情怎么樣?
(要求小朋友用流暢的語言詳細描述當時的情景,且描述當時的心情是詞語要豐富)
3、出示ppt:包括年畫、對聯、團圓飯、守歲、爆竹等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都是什么?并說一說。
(對年畫的圖案和色彩進行描述,并說出年畫的含義,對春聯的對稱性突出討論,討論年夜飯不可缺少的菜是什么,討論守歲的意義,對于爆竹的色彩、聲音、安全性進行討論等等)
4、回憶去年小朋友給家人朋友拜年的情景,請幼兒想一想當時的情景是怎么樣的?我們在拜年的時候說了些什么?
5、告訴小朋友,新年是一年的`新開始,小朋友又大了一歲了。提問:你在新的一年里有些什么打算,有什么愿望,應該怎樣做?
6、學習用泡泡你包餃子:
(1)泡泡泥揉成球體;
(2)把球體壓扁,做成餅狀;
(3)把球形的的'餡放在餅上;
(4)把餅對折,把餡包在其中,餃子就做好了。
(引導幼兒表達積極的新年愿望)
活動小結:
我們不僅自己要快樂的過新年,而且還有給身邊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們已經學會了很多拜年的話,還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畫出來,做成賀年卡,送給自己最喜歡的人,好嗎?
《過年》教案 篇14
中班語言《過年》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⒈仔細觀察畫面,講述各種擺脫年的方法。
⒉了解各種過年的習俗。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認識年
⒈你們知道年嗎?年到底是什么呢?(怪物、傳說)
⒉(出示圖一)老師這里就有一個關于“年”的傳說,瞧!這就是年,看看它長的什么樣子?(四眼怪物非常可怕)
⒊年頭長觸角……它的樣子十分的可怕。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年就悄悄地從山上沖下來,把那群孤獨的人們通通吃掉!
二、觀察圖片,了解擺脫年獸的方法
⒈你們愿意就這么被年吃掉嗎?(不愿意)那你們有什么辦法趕走年呢?(幼兒自由講述)
⒉那我們看看傳說中人們是怎么擺脫年的呢。(出示圖片)
⒊你看懂了了嗎?你看懂了哪一幅圖?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
⑴放鞭炮:為什么年聽到鞭炮聲會嚇得躲起來呢?(原來熱鬧的聲音讓“年”感到害怕)
那過新年時還有什么聲音也很熱鬧,也能把年趕走呢?
⑵紅燈籠:為什么大紅燈籠高高掛就能把年嚇跑?(原來,喜慶的紅色讓“年”感到害怕)
新年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色的,也會讓年感到害怕呢?
⑶年夜飯:為什么過年時要做一桌美味佳肴呢?這些美味是給誰準備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是什么感覺?(熱鬧、溫馨)而年只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所以他害怕看到一家人團團圓圓、熱熱鬧鬧的在一起。
⑷穿紅衣跳舞:一群人穿紅衣跳舞,特別熱鬧,年可是很怕熱鬧的呢!
⑸年畫:小朋友手里拿了什么?(其實,它是一幅畫,里面隱含著吉祥的意思,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年畫)為什么要貼年畫呢?(喜慶,熱鬧才能趕走年)除了年畫之外,過年時我們還要貼什么?
⑹拜年:拜年時要說什么?(各種吉祥話)當你聽到吉祥話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甜甜蜜蜜的)那還會害怕年嗎?(不會)當然,年是最害怕看到開心的人了!
⒋完整講述:故事中介紹了這么多趕走年的喜慶辦法,誰能夠把這些方法完整的說一說呢?
⒌小結:原來年害怕響聲、害怕鮮艷的紅色,害怕團團圓圓,害怕一切熱鬧、開心的東西。
三、經驗提升:豐富各地過年的習俗
⒈過度:所以我們現在也會用放鞭炮等熱熱鬧鬧的方法趕走年,那除了這些方法之外,你知道還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嗎?
⒉觀察課件,邊看邊講,了解各地過年的習俗:其實呀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過年方法。看!
⑴團圓飯:團團圓圓
⑵到各家各戶拜年:互相祝福
⑶舞龍燈:歡騰喜慶
⑷舞獅:同上
⑸踩高蹺:節節高升,步步高
⑹包餃子做餛飩:一起慶祝大家長大一歲了!
⑺做年糕:節節高升
⒊小結:原來,每個地方過年的習俗都不一樣,但一樣的都是大家都是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快快樂樂地度過年的,這樣,年就會害怕出來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