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 篇1
1、出示詞語:
1、指名說說沉香刻苦學武藝的故事
2、引讀:話說沉香知道母親被二狼神壓在華山腳下后,為了早日救出自己的媽媽, 無論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貪黑地練習武功, .時光過得真快,轉眼間沉香15歲了。看,他長大了!在他不懈的努力下, 當年的小沉香如今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武藝。此時他怎樣解救母親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新授
(一)教學第1自然段
1、我們把勇敢的沉香請出來吧,請小朋友打開書60頁,一起讀第一小節。
2、沉香八歲開始習武練功,現在已經15歲了,這一練就是(七年)。在這七年里,沉香每天都想著早點救出媽媽,書中哪個詞語表現出沉香這種心情。
3、哪個詞可以看出來救母心切?怎么不用“走”?
這么著急想救母,還有哪些表示急切心情的詞語呢?
積累:迫不及待 心急如火 刻不容緩 焦急萬分
我們可以把讀書時想到的詞句,寫在句子旁邊,這就叫批注
4、是呀,小沉香的內心只有一個聲音:一定要盡快救出自己的媽媽,請你讀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
(二)、教學第2自然段
過渡:沉香拜別了師傅,向著華山奔去。到華山可謂千里迢迢,一路上沉香可不容易呢!現在,就讓我們也跟著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請帶好老師為大家準備的行囊
1、自由朗讀課文,張開想象的翅膀。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適當做批注)
3、沉香遇到了哪些困難?劃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
1、一路上,沉香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道深澗。
看,(出示圖:群山、深澗)
(1)要翻過這樣的山,跨過這樣的深澗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像這樣的高山、深澗,沉香要走過多少呢?
出示:1、他翻過幾座高山,跨過幾座深澗。
2、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
(2)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不由地想起了一個人——大禹,想起了這樣的句子
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察看水流和地形。
“多少座高山”、“多少道深澗”可以用哪個詞語來概括?(千山萬水)
(3)沉香為了救母,( ),吃了不少苦。你能用到前個單元學到的成語嗎?
2、過渡:漫漫長路中,沉香跋山涉水,但更大的困難等著它.
餓了就采幾只野果充饑,渴了就捧幾口泉水喝喝。
(1)餓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2)野果山泉能使沉香吃飽喝足嗎?有時,在深山老林根本找不到吃的,喝的,那時的沉香只好(餓著肚子)(補充成語,餐風飲露)
(3)讀到這里,老師又想了一只可愛的青蛙,他想去——看海
累了就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就喝幾口山泉水)
青蛙在松鼠的幫助和鼓勵下,堅持不懈、頑強地登上了山頂,看到了大海!
是什么支撐沉香?對媽媽的愛
(4)指名讀(語速要快,渴了要加強語氣)女生齊讀
3、過渡:實在是舍不得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希望早日救出他親愛的媽媽!正因為走的路多,走得又急,所以腳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點兒也不在乎。(結合生活實際,領悟沉香的困難。)
沉香為救母親,一路歷經了千辛萬苦,我們能不能把把“一個個”、“一道道”換成“一個”、“一道”呢?為什么不能?
小小的沉香承受的苦實在太多了!你為什么要在這里受苦?
讓我們一起懷著敬佩的心情再來讀一讀。
4、想象拓展
(1)還會遇到哪些困難?(猛獸、天氣,摔倒了。)
沉香在路上遇到的困難遠遠不止這些,還會有哪些呢?
那累了……摔倒了……呢?還可能吃什么苦呢?板書:苦
甚至有時還會有生命危險(當沉香在奮力爬山的時候,突然腳下的石塊松動了,碎石像下雨般滾落,面對這些,沉香會不會退縮?為什么?)
板書:不畏艱辛
說四字詞語:奮勇直前、一往無前、百折不回、風雨無阻
誰能懷著對沉香的敬佩之情讀好這一段呢?
(2)(配樂)是的,白天,烈日炎炎,他奔跑著,汗如雨下!沉香啊,外面這么熱,為什么不休息一下呢?深夜,一輪明月伴隨著一個孤寂的身影!沉香,夜已深,為何不眠不休?茫茫大漠,沉香的嘴唇早已經干裂,幾分鐘前他喝掉了最后一滴水,他再也沒有力氣走下去了!!你就停下來吧!崇山峻嶺,只見一個瘦小的身影正在奮力向上登攀!突然,腳下的石塊松動了,無數的碎石下雨般落下懸崖!小沉香多危險啊,還是回家吧!種種困難像猛獸一樣攔住了年僅15的沉香的去路!面對這些,他害怕了嗎?猶豫了嗎?退縮了嗎?放棄了嗎?讀第2段!!
(3)過渡:從這些句子,我們可以看出一路上,沉香歷盡——(引述)千辛萬苦。我們都被沉香的孝心和勇敢感動了!但他自己面對這重重困難卻——“一點兒也不在乎”(換個說法)毫不在乎,一點也不放在心上,他為什么不在乎?因為他——救母心切!是什么能讓他忍受如此巨大如此痛苦的折磨(愛)?他現在心里只在乎的是什么?
(4)為了救母親沉香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看著這位小勇士,你們的眼睛告訴我,你們恨不得插上翅膀幫助沉香,就讓我們一起為沉香加油鼓勁。說話練習
(5)說得真好,來,讓我們用朗讀來陪伴沉香一起奔向華山。
(三)、引讀第3自然段
1、沉香對媽媽的愛深深感動了你們,感動了我,也感動了仙人!(引讀)沉香的孝心感動了——仙人
為什么仙人會幫助沉香?與二郎神這一仗又是怎樣的一場戰斗?
(四)、教學第4自然段
1、真可謂是力盡千辛呀!終于來到了華山腳下,指名讀第4自然段
2、(出示圖)華山怎么樣?
就是這高聳入云的華山,壓在媽媽身上15年了,你們看,(播放沉香此時圖片)他雙目圓睜,手拿神斧,心潮澎湃, 此時此刻,他的胸中似有千言萬語,你是否讀懂了他的心?那你就大聲地替他說出來吧!
書上用了哪一個詞形容了他此時的心情。讀好日思夜想、無比激動。
3、于是,他——,奮力—— 板書:劈山救母
來,讓我一起當一回激動無比的沉香,救母心切的沉香(邊演邊讀)
孩子們,來,高高舉起斧子,用盡我們全身的力量,一起幫助沉香救出他的媽媽!(再讀)
4、引讀課文只聽“轟隆”一聲巨響,……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驚心動魄的一刻吧。(播放動畫)
受苦多年的媽媽終于重見天日,終于見到了自己的孩子,沉香也終于見到了日思夜想媽媽,此時的心情怎樣?指導讀好最后兩句
多么令人高興的時刻,沉香終于見到了他的媽媽,我們真為他高興,讓我們一起讀讀最后一句。
5、這母子二人分別的太久太久,此時終于團圓了(板書:母子團聚)從未見過媽媽的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在這動人的一刻,他們一定有說不完的話,你能想象他們會說些什么? 想象一下,他們見到了會說些什么呢?給這個動人的畫面配配對話吧!(看圖練習說話,配樂《愛就一個字》)
6、讓我們懷著心中的那份感動來讀讀這一小節.只要你覺得你的方式可以表現你的感動你就這樣讀.(配上劈山救母音樂)
三、總結提升
1、沉香救母的故事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黑板上老師寫了一個大大的字,讀!這個字有千斤重!讀了這個故事,老師相信你們對愛應該有更深的理解了.
2、課外拓展閱讀
羊說:“媽媽,您對我這樣疼愛,我怎樣才能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呢?”羊媽媽說:“我什么也不要你報答,只要你有這片孝心,媽媽就心滿意足了。小羊聽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小羊為了報達母羊的養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著的。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這便是“羔羊跪乳”。
烏鴉小時侯,都是由它媽媽飛出去找食物,然后回來一口一口喂給它吃。漸漸地,小烏鴉長大了,烏鴉媽媽也老了,飛不動了,不能再飛出去找食物了。這時,長大的烏鴉沒有忘記媽媽的哺育之恩,也學著媽媽的樣兒,每天飛出去找食物,再回來喂媽媽,這就是“烏鴉反哺”。
《烏鴉愛媽媽》
3、看到這個感人的場面,對照圖,說說自己是不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呢?
你想怎樣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
播放歌曲:愛就一個字
四、課外作業:
1、按自己的想法,讓父母感到自己的愛。
2、聯系第10課內容,把《沉香救母》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3、實踐探索:收集一首歌頌母愛的詩
《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 篇2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習二、三、四節,明白沉香在救母過程中吃了許多苦,感悟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沉香所受的許多苦,及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教學準備:
黑板上簡筆畫崇山峻嶺、小黑板、掛圖
教學流程:
一、課前熱身,導入新課
我們把勇敢的沉香請出來,一起讀第一小節。
二、合作探究,感悟學習
(一)過渡:沉香拜別了師傅,向著遙遠的華山奔去。現在,就讓我們也跟著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1.自讀第一小節,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組討論,張開想象的翅膀。
3.集體討論,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餓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板書:餓了……
渴了…….
4.師:那累了……摔倒了……呢?還可能吃什么苦呢?板書:苦
5.沉香為救母親,一路歷經了千辛萬苦,我們能不能把“多少座”、“多少道”換成“幾座”、“幾道”?把“一個個”、“一道道”換成“一個”、“一道”呢?為什么不能?(師總結:小小的沉香承受的苦實在太多了!)板書:太
6.為了救母親沉香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看著這位勇士,你們想對他說些什么?
7.誰能懷著對沉香的敬佩之情讀好這一段呢?(指名)
8.師生評價。
(二)1.大聲朗讀第三小節,想想沉香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幫助?
(勇敢、孝心、對媽媽的愛感動了仙人)板書:愛
2.師引讀。
(三)1.和同桌讀第四小節
2.那么多年沒見媽媽了,見到了媽媽,沉香一頭撲進媽媽的懷抱,哪組能邊讀邊演這個場景?
3.生讀,師評。
4.想象一下,他們見到了會說些什么呢?給這個動人的畫面配配對話吧!
(四人小組討論)
5.匯報,交流,評價。
6.老師也被這畫面感染了,我想通過朗讀來表達我此時的激動,行嗎?(師范讀第四小節。)
7.生齊讀。
三、總結提升
沉香救母的故事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那這個故事留給各位小朋友一些什么呢?
四、課外作業:
1.鏈接生活: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2.實踐探索:收集一首歌頌母愛的詩
五、板書設計:
餓了……
渴了……
(太) 苦 累了…… 愛
摔倒了……
……
《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334
《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是民間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記敘的是沉香不畏艱險,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動了仙人,在仙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力劈華山,救出母親。
教學目標: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letgol.com】
1、 學習默讀課文,會講述這個故事。
2、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綠線里的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生字詞。
3、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重點難點:
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準備:
自制幻燈片、字卡
教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默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
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沉香練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藝后,又是怎樣救母的呢?
板書課題:沉香救母(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綠線和田字格里的字組詞讀。
2、組詞讀綠線和田字格里的字。
3、出示詞語:救母心切 血痕 在乎 誠心 打敗 兇惡 激動
渾身 巨響 懷抱 師傅 跨 轉身 高聳入云 日思夜想
(1)自讀這些生字詞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誠”讀翹舌音
“奔、痕”讀前鼻音
“捧、誠”讀后鼻音
“轉”是個多音字,你能用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帶讀,指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在讀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6、指名比賽讀書
7、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導寫字
救:左邊的求寫得稍微緊湊些,末筆是點。右邊的反文旁寫得舒展些
敗:貝字旁要寫得長些。
惡:強調點撇的方向朝里。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
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圖文結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學習課文,再次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字詞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學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體會“奔”與“走”的區別
(4)請你讀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導讀
2、教學第2自然段
(1)自讀
(2)想想這段主要講了什么(沉香歷盡艱難,可他一點也不在乎。)
(3)理解“不在乎”
不在乎是什么意思?沉香不在乎哪些?
(4)出示:1、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2、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
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
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
有感情地讀讀
(5)還有哪些語句寫出了路途遙遠沉香歷經千辛萬苦?
餓了就……渴了就……腳上……手上……
(板書:一個個一道道)你還能說出類似的量詞嗎?
從這些句子,我們可以看出一路上,沉香歷盡——(引述)千辛萬苦。這些苦難,我們誰受得了,可沉香卻——不在乎
他為什么不在乎?他現在心里只在乎的是什么?
(6)指導朗讀
為了早日解救受苦受難的母親,沉香不在乎走多少路,不在乎吃多少苦,不在乎遇多少險, 能讀好這段話嗎?
是啊,沉香心里只有——媽媽,為了媽媽,他什么都——不怕,什么困難都能——克服,沉香真是一個——孝順的(有孝心)的孩子。齊讀。
3、引讀第3自然段
沉香的心感動了——仙人,仙人送給他——一把神斧。他打敗了——二郎神,來到了——華山腳下。
4、教學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2)(出示圖)華山怎么樣?
望著高聳入云的華山,此時此刻,沉香心里會想些什么?書上用了哪一個詞形容了他此時的心情。
(3)有感情地讀第一句
(4)還有哪里體現出沉香心里無比激動?
(5)受苦多年的媽媽終于重見天日,終于見到了自己的孩子,沉香也終于見到了日思夜想媽媽,此時的心情怎樣?
指導讀好最后兩句
說話:從未見過媽媽的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6)看到這個感人的場面,你想說些什么?
(7)帶著這種感情齊讀第4自然段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小結
四、作業
1、選適當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一件件一針針一個個一線線一道道
母親在燈下地為我補衣裳。
沉香身上劃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來。
沉香腳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復述課文
2、會用“幫助”造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說說課文內容
2、再次讓學生默讀要求
二、指導復述
1、自己一邊默讀課文,一邊記下故事的情節。
2、看掛圖,想情節,說說這個故事
3、同座位互相復述,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4、把兩部分故事一起合起來說說。
三、作業
1、抄詞
2、擴詞
果:野果、水果、果子、果然
充:充分、充滿、充足、畫餅充饑
3、填合適的詞。
( )的華山 ( )的女神
( )的生活 ( )的武藝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2、學習默讀課文,練習講述故事。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設想:
1、重難點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2、課型:新授
3、基本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教學設計重視讀的訓練,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基本教學思路:在教學中,通過圖片展示、多媒體動畫、語言描繪、播放錄音等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幻畫出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對比、聯想,使課文描寫的情境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擴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欣賞動畫歌曲《燭光里的媽媽》,談話導入。
板書課題,說說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建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用序號標出自然段;畫出不懂的詞句。
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糾正。
提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三、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默讀課文1、2自然段,并用記號標出表現沉香“有孝心”的詞語或句子。
《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 篇5
《沉香救母(二)》教學反思
《沉香救母(二)》是上個故事的續篇,沉香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武藝,一心要去救母。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教學,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沉香吃盡千辛萬苦向華山奔去。這一段話,我請學生反復朗讀,想像自己看到的畫面。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像,有些孩子回想到了《青蛙看海》中堅持不懈的小青蛙,想到了《大禹治水》中不辭辛勞,走遍千山萬水的大禹。在教學到沉香翻高山,跨深澗時想到了“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山高路陡”等詞語,在沉香只吃幾個野果,只喝幾口泉水時想到了“餐風飲露”這個成語。這些成語不僅概括了句子的意思,也讓同學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積累了更多的詞語。他們還在想象中看到了在茫茫沙漠中、在崇山峻嶺間、在荊棘叢生的荒野里沉香那瘦小的身影。接著,我就請學生把自己想像成沉香,接受老師的采訪。沉香啊,你的腳上怎么有這么多的血泡,你疼嗎?你的身上怎么有這么多的血痕,你疼嗎?你遇到了這么多的困難,你有沒有想過要放棄啊?
二、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我說:當沉香站在華山腳下,想到自己馬上就要見到媽媽了,心情如何?會想些什么?接著,教學完全文,我又讓孩子們想象: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母子倆會說些什么?這個說話訓練,我用了比較多的時間,孩子們的想象能力真是豐富,他們說的頭頭是道。如: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后,媽媽撫摸著沉香的頭說:“好孩子,你受委屈了。你的身體好嗎?你過得好不好呀?”沉香激動地說:“媽媽,我好想你啊!現在我終于見到你了,我心里好開心。媽媽,您在山下一定吃了很多苦,好媽媽,咱們現在一起回家,以后我們要天天在一起!”這段訓練同時也讓我看到了孩子們已經長大了,能知人間冷暖了。
《沉香救母二》教學反思
《沉香救母二》是《沉香救母一》的繼續與延伸,主要寫了沉香不畏艱險、劈山救母的過程,要求學生能體會出沉香英勇救母的赤誠之心,懂得從小就要孝敬父母、關心他人。這一單元都是體悟親情、感情類的文章,低年級學生年紀小,從文章中不易體會出文中主人翁的感情,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我動了一番腦筋
一開始,我從復習舊知導入,將《沉香救母一》中的五個成語導入進來,使學生回憶《沉香救母一》的內容,然后進入新課。這樣的導入是使學生不僅復習了已學課文,鞏固了知識,而且給新課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
在課文行進過程中,我抓住了“孝心”為文眼展開全篇課文的教學。讓學生們去畫一畫文中能體現沉香有孝心的句子,然后再來交流。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去讀,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文章中的真情。第一段中,我抓住“救母心切”展開,通過學生練說、師生表演的形式使學生理解這個詞。第二段是重點段落,抓住文段中的動詞、數量詞,讓學生體會沉香的不畏艱辛、救母心切,多種方式練讀體會沉香的孝心。在講到“高聳入云”時,讓學生齊誦《詠華山》,從學生已有知識上拓展,讓學生理解巍巍高山,體會山高,劈山救母的不易。最后設計設計沉香與母親相見時會說什么,讓學生展開聯想說一說,演一演。學生們開始演的時候容易笑場,后來改為師生共演這一段,效果比較好,基本達到預想的設計。
全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了,整體教學思路比較清晰,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如最后一段理解“高聳入云”時,可以讓學生上臺板畫。以后的教學中還要不斷的進行深刻的反思,只有思考多了,做多了,才能有長足的進步。
《沉香救母》教學反思
《沉香救母》是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沉香的身上有許多好的品質,諸如堅強、吃苦耐勞、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等,但是考慮到本單元的主題“人間親情”,所以將沉香身上所有的品質定位于一點,就是他對母親的孝心,正是他對母親的一片摯愛之情,促使他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經歷千辛萬苦,最終救出母親的。最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點:
1、會寫“救”。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用心體會沉香的品質。
課結束了,趁熱打鐵進行反思,本課在教學設計方面重點想突出語言文字訓練,體現“語文味”,并在以下方面做幾點嘗試:
1、加強詞語教學。
(1)詞語教學:采用歸類讀詞語的方式。我將課文的詞語分為兩字詞語、四字詞語和abb式詞語,加強積累。
(2)近義詞教學:結合課文的具體語句讓學生用“感動”“激動”填空,理解兩個詞之間的差異,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并用“沉香的孝心感動了仙人。”這一句引入課文重點段。
2、重點突出、以讀代講
在細讀課文的過程中,直接切入課文的重點段第二段,引導學生自己默讀,邊讀邊畫出最能體現沉香孝心的詞語和句子,然后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在第四段教學中也是采用以讀代講的辦法,老師的作用是重點點撥學生想象沉香經歷了怎樣的艱辛,又如何日思夜想媽媽的,通過配樂讀,老師引讀的方法加強了朗讀訓練。
3、體味語言的表述方式
語文的根在語言,應該讓學生體味到語言的妙處,感悟到不同語言所表達的不同意義。在第二段中我運用了詞語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將“多少座”與“幾座”將“多少道”與“幾道”將“一個個”與“一個”將“一道道”一“一道”進行對比,從而感受到詞語的意義,并進一步感受到沉香經受的磨難。
對于“日思夜想”這一詞語的理解,讓學生結合實際想象沉香白天里什么時候最想媽媽?晚上又是怎樣想念媽媽的?由于學生有想念媽媽的親身體驗,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然后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課堂中的不足:
1、由于學生預習的差異,在認讀詞語時,個別學生認讀有障礙,在糾錯的過程中,用了很多時間,所以在處理課文時顯得有些倉促,當學生找到最體現沉香孝心的句子時,沒有放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來談一談讀后的感想。
2、拖堂。因為已經下課了,讓學生想象母子見面時會說些什么顯得倉促。
3、本堂課老師牽著學生走的痕跡比較重,課堂生成不夠豐實。
4、生字教學內容少。本課只寫一個生字,有點少,應該再寫一個。
5、生字指導有些碎。可以讓學生先從整體入手,觀察字的左右結構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了解“救”是一個左右寬度基本相等的字,然后就重點筆畫加以強調。
6、課始,讓學生用三至五句話簡要地說一說《沉香救母》(一)這個故事,這個要求過于拔高,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能夠復述課文就不錯了。課堂上從學生回答的效果來看,的確如此。
《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新偏旁“刀”。學會用“幫助”造句。
2. 學習默讀課文,講述故事。
3. 想象沉香撲進媽媽懷抱時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 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重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教學難點: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第一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說說沉香刻苦學武藝的故事
2、沉香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后,是怎樣解救母親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生字詞,標小節號。
3、出示詞語:救母 血痕 在乎 誠心 打敗 兇惡 激動
渾身 巨響 懷抱 師傅 跨 轉身
(1)自讀這些生字詞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誠”讀翹舌音
“奔痕”讀前鼻音
“捧誠”讀后鼻音
“轉”是個多音字,你能用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帶讀,指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在讀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6、指名比賽讀書
7、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導寫字
救:左邊的求寫得稍微緊湊些,末筆是點。右邊的反文旁寫得舒展些
激:中間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寫得緊些,左中右依次放開寬度。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
正確美觀地臨寫生字一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圖文結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會用“幫助”造句
3、通過學習課文,再次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默寫詞語。打敗兇惡誠心激動
2、把默寫的詞語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學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4)請你讀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導讀
2、教學第2自然段
(1)自讀
(2)從該段,你有讀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2、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
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
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
有感情地讀讀
(4)還有哪些語句寫出了路途遙遠沉香歷經千辛萬苦?(板書:一個個一道道)你還能說出類似的量詞嗎?
(5)齊讀第2自然段
3、教學第3自然段
(1)從沉香這些做法,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誠心感動了仙人。
4、教學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2)(出示圖)華山怎么樣?此時沉香心情怎樣?
(3)有感情地讀第一句
(4)還有哪里體現出沉香心里無比激動?
(5)看到這個感人的場面,你想說些什么?
(6)帶著這種感情齊讀第4自然段
5、齊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小結
四、作業
1、選適當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一件件一針針一個個一線線一道道
母親在燈下地為我補衣裳。
沉香身上劃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來。
沉香腳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復述課文
2、會用“幫助”造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說說課文內容
2、再次讓學生默讀要求
二、指導復述
1、自己一邊默讀課文,一邊記下故事的情節。
2、看掛圖,想情節,說說這個故事
3、同座位互相復述,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4、把兩部分故事一起合起來說說。
三、指導造句
1、讀讀練習4中的三個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來用“幫助”造句嗎?
3、你能用“幫助”造句時,把“幫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嗎?
學生說,師生共同糾正。
四、作業
1、造句(兩個位置不同的句子)
幫助……
幫助……
2、把兩課的故事連起來說一說,說給爸爸媽媽或弟弟妹妹聽。
《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 篇7
同學們,你們早飯吃的是什么?誰準備的?
(指名學生說,大部分學生是媽媽準備的,老師指出:你們都有一個關心自己的好媽媽)
開始上課:今天繼續學習——(學生齊讀課題——《沉香救母》)
出示,你能讀準嗎?
自己讀一讀:不在乎 遙遠 仙人
打敗 兇惡 救
指名兩學生讀,齊讀
動腦筋,用上這些詞說說課文的大概意思
指名一學生說:沉香不在乎路途的遙遠和艱辛,在………
過渡:沉香為了救自己的母親,辛勤練習武藝,練就了一身好功夫,他要干什么?
自讀第一節,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回答:(1)沉香已經15歲了,時間很長了;
(2)路途遙遠,沉香走了很久;
(3)沉香等不及了,向遙遠的華山奔去。
說明什么?救母心切
解詞:救母心切
“心切”心情很著急,很急切,恨不得 ,馬上去的意思
你從拿看到沉香心切啊?
抓住“奔”字體會,讓學生齊讀
沉香一路上是怎么走的呢?默讀第二節
強調:我們剛學習默讀,還記得怎么做嗎?
(用眼睛看,嘴巴不出聲,在心里讀出來)
出示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什么?(沉香一路上很辛苦)
出示:“一路上,沉香不知道翻過了多少座山,也不知道跨過了多少道深澗。”
多少座呢?多少道呢?
指名讀,齊讀
出示:“腳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點兒也不在乎。”
師讀:少了一個“個”字和一個“道”字
我讀得好嗎?為什么?
指名讀,齊讀
出示:“餓了就采幾只野果充饑,渴了就捧幾口泉水喝。”
你知道什么?(跑了很多路,可吃的很少,為了早點救母親)
《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 篇8
《沉香救母(二)》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會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1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幫助”造句。
3、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圖文對照,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方法:
討論法、朗讀法、圖文結合法。 教具準備:錄音機、掛圖、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教學進程: 一、復習
1、指名說說沉香刻苦學武藝的故事
2、沉香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后,是怎樣解救母親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生字詞,標小節號。 3、出示詞語:
救母 血痕 在乎 誠心 打敗 兇惡 激動 渾身 巨響 懷抱 師傅 跨 轉身(1)、自讀這些生字詞。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誠 ”讀翹舌音 “奔 、 痕”讀前鼻音 “捧 、 誠”讀后鼻音 “轉”是個多音字,你能用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帶讀 ,指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在讀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6、指名比賽讀書 7、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導寫字 救:左邊的求寫得稍微緊湊些,末筆是點。右邊的反文旁寫得舒展些 激:中間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寫得緊些,左中右依次放開寬度。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布置作業:
1、正確美觀地臨寫生字一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沉香救母(二)》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課時目標:
1、圖文結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會用“幫助”造句
3、通過學習課文,再次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進程:
一、復習
1、默寫詞語。打敗 兇惡 誠心 激動
2、把默寫的詞語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學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4)請你讀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導讀 2、教學第2自然段 (1)自讀。
(2)從該段,你有讀懂了什么? (3)出示:
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 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
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 有感情地讀讀。
(4)還有哪些語句寫出了路途遙遠沉香歷經千辛萬苦?(板書:一個個道道)你還能說出類似的量詞嗎?
(5)齊讀第2自然段 3、教學第3自然段
(1)從沉香這些做法,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誠心感動了仙人。 4、教學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一 (2)(出示圖)華山怎么樣?此時沉香心情怎樣? (3)有感情地讀第一句
(4)還有哪里體現出沉香心里無比激動? (5)看到這個感人的場面,你想說些什么? (6)帶著這種感情齊讀第4自然段 5、齊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小結 布置作業:
1、選適當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一件件 一針針 一個個 一線線 一道道 母親在燈下( )( )地為我補衣裳。 沉香身上劃了( )血痕。 我把玩具( )地收拾起來。 沉香腳上磨出了( )血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 篇9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習二、三、四節,明白沉香在救母過程中吃了許多苦,感悟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沉香所受的許多苦,及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教學準備:
黑板上簡筆畫崇山峻嶺、小黑板、掛圖
教學流程:
一、課前熱身,導入新課
我們把勇敢的沉香請出來,一起讀第一小節。
二、合作探究,感悟學習
(一)過渡:沉香拜別了師傅,向著遙遠的華山奔去。現在,就讓我們也跟著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1.自讀第一小節,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組討論,張開想象的翅膀。
3.集體討論,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餓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板書:餓了……
渴了…….
4.師:那累了……摔倒了……呢?還可能吃什么苦呢?板書:苦
5.沉香為救母親,一路歷經了千辛萬苦,我們能不能把“多少座”、“多少道”換成“幾座”、“幾道”?把“一個個”、“一道道”換成“一個”、“一道”呢?為什么不能?(師總結:小小的沉香承受的苦實在太多了!)板書:太
6.為了救母親沉香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看著這位勇士,你們想對他說些什么?
7.誰能懷著對沉香的敬佩之情讀好這一段呢?(指名)
8.師生評價。
(二)1.大聲朗讀第三小節,想想沉香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幫助?
(勇敢、孝心、對媽媽的愛感動了仙人)板書:愛
2.師引讀。
(三)1.和同桌讀第四小節
2.那么多年沒見媽媽了,見到了媽媽,沉香一頭撲進媽媽的懷抱,哪組能邊讀邊演這個場景?
3.生讀,師評。
4.想象一下,他們見到了會說些什么呢?給這個動人的畫面配配對話吧!
(四人小組討論)
5.匯報,交流,評價。
6.老師也被這畫面感染了,我想通過朗讀來表達我此時的激動,行嗎?(師范讀第四小節。)
7.生齊讀。
三、總結提升
沉香救母的故事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那這個故事留給各位小朋友一些什么呢?
四、課外作業:
1.鏈接生活: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2.實踐探索:收集一首歌頌母愛的詩
五、板書設計:
餓了……
渴了……
(太) 苦 累了…… 愛
摔倒了……
……
《沉香救母(二)》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引讀時光過得真快,轉眼間------------
他是怎樣救母,結果怎樣呢?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齊讀課題)
二.精讀課文,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1.輕聲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學習課文第二節。
沉香遇到了哪些困難?從哪看出來的?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劃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
交流: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道深澗。
簡筆畫畫出高山、深澗。讓學生體會到山之高、澗之險
路途的遙遠,相機指導朗讀。
#餓了就采幾只野果充饑,渴了就捧幾口泉水喝喝。
體會生活的艱辛,指導朗讀課文。
#腳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點兒也不在乎。
結合生活實際,領悟沉香的困難。
比較:
腳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道血痕。
腳上磨出了一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血痕。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朗讀體會。
沉香遇到了那么多困難和危險,可他一點兒也不在乎。讓我們一起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欣賞《寶蓮燈》的主題曲
4.引讀學習課文第三節。
5.沉香的孝心不僅感動了我們,也感動了----仙人送給他一把神斧………………………
6.學習第四節
#看圖:沉香來到了華山腳下,他心情怎樣?會想什么呢?
學習課文指導朗讀,讀好日思夜想、無比激動。
#他又是怎么做的?
自由讀課文。
練讀:他舉起神斧,奮力向大山劈去。讀好奮力劈去。
#引讀課文只聽“轟隆”一聲巨響,……
看圖,想一想,沉香會對媽媽說什么呢?
感情朗讀第四節。
三、練習默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1.講解默讀要求。
在心里輕聲讀,不發出聲音,邊聽邊想,記住課文內容。
2.練習講故事。
根據“路上—打敗了二郎神—劈山救母—母子相認”同桌練習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