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 《練習1》(通用13篇)

《練習1》

發布時間:2023-01-24

《練習1》(通用13篇)

《練習1》 篇1

  《讀讀背背》教學設計    二年級下冊讀讀背背要求學生積累四個描繪春天美好景象的成語:百花盛開、爭奇斗艷、五彩繽紛、色色俱全。這四條成語連起來讀,押韻上口,便于記憶,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一、情境導入  師:春天到了,春曖花開,——(學生隨老師一起讀)師生: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色滿園。(學生在一年級時候已學過四條關于春天的成語,很自然便于老師合拍)師:小草們都醒了,花兒也都開了,(課件出示:相關圖片畫面)在這百花齊放的季節老師帶大家再學習四個描繪春天美景的成語。(將以前學到的四條成語與生活緊密相連,融生活與知識與一體,舊知的再次引出,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很默契地說出學過的成語讓學生有一種成功感,良好的心境對下來的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師板書:百花盛開、爭奇斗艷、五彩繽紛、色色俱全(多媒體出示與文字相配的畫面欣賞)二、初讀成語1.自讀成語要求:借助拼音讀詞,讀準字音。2.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領讀——全班讀三、整體感知1. 師:你讀懂了哪條成語的意思?2. 指名交流。3.你發現了什么?生:我發現前兩條成語是說花開得艷,后兩條成語是說花顏色的美、多。四、學海泛舟1.選用自己喜歡的成語說一兩句話。2.生上臺交流。3.學有余力者提出用這四條成語說一段話。五、熟讀成誦指名讀—打擂臺競賽讀—組與組接龍讀—開火車領讀六、延伸拓展師:讀了這四條成語你有什么想法?生1:我想讓一年四季都是春天都是百花盛開……生2:我要發明一個春天定時器,只要一按按鈕,春天就會來到,讓盲人也能聞到花香,讓他們感受到春的氣息、春的腳步,讓他們的生活也變得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生3:我們要愛護環境,不要破壞環境,讓聾啞人聞到花香,感受世界的美好與溫暖。(此題一出學生稍加思考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沒想到這不經意的舉動,起到了拋磚引玉之效果,孩子們不僅有豐富的想象力,如此小的年齡便懂得把愛心送給他人,憧憬美好未來,世界將會因為有他們而更加美好。只要精心設計并組織好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活動,師生互動,課堂交與學生,就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練習1》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話: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邊。

  (4)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該句還可以怎樣補寫,也能寫得具體?

  (5)教師歸納把句子寫具體的基本方法:要緊’緊抓住前句的中心詞來寫,使中心詞的意思表達更具體、生動、準確。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讀這部分的句子,想想每句后半部分橫線上可以怎

  么補寫,才能使前半部分更具體。

  (2)學生試著補寫句子。

  (3)學生分組讀自己補寫的句子。(師生評議,有錯誤的及時糾正)

  (4)學生說“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

  (5)教師設計鞏固練習。

  3.教學第三部分。

  (1)學生讀《莫高窟》一文中的相關內容,感受文章是怎樣把

  (3)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讀背《邊疆小夜曲》。

  (1)討論:同學們,你們去過祖國的邊疆嗎?邊疆是個什么樣子?你們聽過小夜曲嗎?

  (2)出示《邊疆小夜曲》,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節奏。

  (3)指名試讀,教師相機指導。

  讀出

  (4)指導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情,正確理解詩人的感情貼著詩人的心來想,走進詩歌的境界。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表情和手勢。

  (1)指名朗讀,讀出味兒,讀出感情。

  (7)學生練讀,在熟讀基礎上背誦。

  2.反饋。

  (1)指名說出詩人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

  (2)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板書設計:

  練習5

  上海的金茂大廈可真高哇,__________________

  早晨的霧可真大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溪里的水清得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教學難點:

  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莫高窟》。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師重點指導“尊、彩塑、智慧”等字的書寫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左偏旁:金字旁、絞絲旁。兩個例字是:釘、給

  2.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偏旁和例字的寫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范寫邊講解書寫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3.練習。

  (1)學生臨摹,教師巡視,幫助寫字有困難的學生。

  (2)練習“釘、給”的寫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板書設計:

  練習5

  尊 朔 智 慧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練習口語交際,學習設計公益用語。

  教學重點:

  學習設計公益用語。

  教學難點:

  設計有意義的公益用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學生讀題,并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①明確什么是公益用語。

 、谠O計一條公益用語。

 、壅f說你為什么這樣設計,

  (2)學生讀一讀介紹什么是公益用語的話。

  (3)教師略加講解:公益用語通常是用來教育我們關注公共的利益,維護公共的利益。

  (4)引導學生回憶見過、聽過的公益用語。

  (5)討論這些公益用語的作用。

  (6)想一想為什么這樣設計。

  3.練習。

  (1)思考設計一條公益用語。

  (2)集體討論交流,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到要這樣設計的。

  (3)集體評議補充,互相完善。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設計進行點評。

  (2)鼓勵學生關注公益事業,大膽設計公益用語,并在學校家庭等地進行宣傳。

  板書設計:

  設計一條公益用語

  知識就是力量!

  水,生命之源!

《練習1》 篇3

  [訓練內容]

  這個練習共安排8道訓練題,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用鋼筆描紅。

  2.了解“一”的變調規律。

  3.按要求寫詞。

  4.照樣子擴展句子。

  5.熟記成語。

  6.讀背諺語。

  7.說話練習。

  8.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略)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請學生自由試讀這兩行詞語,注意“一”的聲調變化。

  (2)指名讀,思考:“一’’的聲調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變化的?有什么規律?

  (引導學生對這兩行詞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個詞語,“一’’都在詞末,故仍讀本調第一聲;后兩個詞語,因“切”、“致’’這兩個字念第四聲,在第四聲字前面的“一”應該念成第二聲;第二行詞語中“一”,后面的“杯”、“條”、“本”、“絲”都不念第四聲,“一”在非第四聲字前面聲調應該變讀為第四聲)

  (3)集體讀,加深體會。

  (4)教師小結:“一”的變調是口頭上的自然變化。拼寫時,聲調符號仍按原調標注。書上這樣標,是為了方便我們學習“一”的變調規律。

  3.練習。

  采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反復練讀,從讀中進一步體會“一”的變調規律。

  4.反饋。

  (1)請學生說說在什么情況下,“一”的聲調要發生變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讓學生認讀以下詞語:

  萬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

  一夜一冊一遍一陣

  一把一年一頂一根

  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讓學生說說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引導學生思考:在學過的詞中有哪些詞語含有看的意思?哪些詞語含有“走”的意思?

  (2)同桌進行討論,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正確。

  (3)指名回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補充,回答中出現的錯誤及時糾正)

  3.練習。

 。1)請幾位學生上黑板填寫,其余學生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大聲讀讀自己所填的詞語。

  4.反饋。

  (1)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2)表揚做正確的同學,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名讀題。

  3.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

  4.指導。

  (1)學生自由試讀這兩組句子。

 。2)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何不同?

  (3)學生進行比較,知道每組的后一個句子都是由前一個擴展來的,分別把“高”和“安靜”具體化了。

 。4)后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好?為什么?

  (讓學生體會到后一個句子顯得生動具體,突出了‘“安靜”的程度,表達的意思更明白。)

 。5)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5.練習。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容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4.反饋。

  (1)指名匯報補充的情況。

  (2)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

  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

  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3.練習。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系課文《學會合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3.練習。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1.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4人。

  2.在黑板上寫上“名言交流會”,并加以美化。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 啟發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示、教益,或對照總結出自己的經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的鼓舞、激勵)

  3.練習。

  (1)讓學生照剛才指導的樣子輕聲試說。

  (2)學生輪流在小組里練講,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說話的同學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當,聽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每人練說的情況,并推選出代表。

  2.反饋。

  3.小組的代表上臺講述。

  [要引導全班學生認真地聽,并對同學的講述作出評價,以鼓勵為主]

  第八題(略)

《練習1》 篇4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認真讀短問,補寫小主人的話,明白文中蘊涵的道理,并體會用上成語的好處。

  2、寫好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寫好捺。

  教學難點:

  補寫小主人的話,明白文中蘊涵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導入:生活中,我們離不開電腦,那你知道電腦包括哪些部分嗎?

  可是今天它們卻爭吵起來,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文題)

  2、讀短文,初知大意。

  (1)認真地讀—讀短文,短文共寫了哪幾個“人物”?它們分別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2)指名讀,分角色讀。

  (3)從它們的表現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組交流。

  4、集體交流,相機指導讀好有關句子。

  5、最后,小主人會怎么說?先同桌討論。

  6、交流、評議。

  7、將小主人的話補寫下來。與完后再交流、評議。

  大致意思:要說功勞,我看是主機,可它一句話也沒有說。其實,無論少了你們中的哪一個,電腦都不能正常工作所以你們就不要再爭功了,都好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吧! 8、讀了這個童話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我們都是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我們應該互相幫助,互相團結,發揮自己的作用,這才能發揮這個整體的最大作用。

  9、體會成語的好處。

  (1)找出文中畫線的部分讀一讀,能否替換成成語?

  (2)換上成語再讀一讀,你有什么感覺?

  (3)朗讀換上成語的句子。

  (4)用上成語,可以使句子更簡潔明了,更生動。

  10、感情朗讀。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審題。

  2、指導。

  (1)出示“題、起、邁”這三個字,認讀。

  (2)觀察三個字有什么特點。

  (3)指導書寫

  (4)練習

  讓學生按要求認真練習描紅和仿寫。教師可進行個別輔導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5)集體反饋交流,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矯正訓練。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熟背八條成語和魯迅的名言。

  2、小練習

  教學難點:理解成語的意思,知道天才出自于勤奮。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熟記詞語。

  (1)出示本單元的成語。

  (2)指導學習。

  ①學生自由讀八個詞語,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谥该x,糾正錯誤瀆音。

 、墼僮x詞語,想想詞語的意思。感覺上這些成語與什么有關?

 、芙涣鳌(學生大體上能說出詞語的意思即可,教師給予講解)

  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問淵博。

  博古通今:對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曉現代的事情。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和身體一樣高。形容著作極富。

  文質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來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3)練習。

 、賹W生自由練讀,背誦。

 、谥该痴b,集體背誦。

  2、熟記名言。

  (1)自由讀名言,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正音。

  (3)說說你是怎桿理解這句話的。

  魯迅的這句話是針對別人說他是天才講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因為我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

  (4)學生自由練讀,練習背誦。

  (5)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3、你還知道相關的詞語或名人名言嗎?自由交流。

  二、小練習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幫他出主意。在別人遇到難題的時候,要學會幫別人想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辦法。

  教學重難點:

  在別人遇到難題的時候,要學會幫別人想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辦法。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幫他出主意)

  1、導入:你聽說過“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嗎?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揭題:幫他出主意。

  3、指導。

  (1)創設情境:過幾天,我班要舉行“神6”的主題班隊活動,中隊委員們正犯愁呢!你能幫他們出點子,想想辦法嗎?

  (2)指名說。

  教師指導(提醒學生,要動腦筋,想出切合實際的辦法,要能解決實際問題。說話時,語言要清楚、明了、簡潔)。

  4、集體交流,評議。(注意說話的態度、語氣,是否把注意說明白)

  5、剛才小朋友們都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做法,對于這些做法,你們都同意嗎?為什么?

  幫助別人時,要考慮實際情況,辦法有簡單有效才行。

  二、聯系生活實際談談。

  1、當別人遇到難題時,你是怎樣幫別人出注意的,那個注意管用嗎?自由談一談。

  2、假設別人遇到什么難題,你會怎樣幫他?

  三、面對班級實際談談

  1、班級最近正在選“我與奧運”美文征文,大家都覺得是一個表現自己文采的好機會,但卻沒有人將文章寫好,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2、你有什么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3、學生自由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師生交流,確定方案。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檢測學生第五單元的學習情況,包括詞語、課文段落、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等等。

  2、引導發現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有效進行改正。

  檢測形式:小練習

  檢測題目:

  一、看拼音寫詞語

  yóu dì   zhī  zhū  wǎng    chá  yuè  hū  xiào

  (       ) (            )  (          ) (         )

  duān  xiáng   zhǔ  fèi     fù  kuǎn     jǐ  kuài zhuān

  (         )  (         )  (          )  (           )

  二、照樣子填空。甜(滋滋)

  亮(     )   綠(     )   暖(     )   沉(     )

  靜(     )   軟(     )   香(     )   空(     )

  鬧(     )   黃(     )   黑(     )   白(     )

  三、根據給出的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來。

  1、比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      )

  2、到從來沒有人去過或很少有人去過的地方考察。(      )

  3、形容頭發很亂,臉上很臟的樣子。           (      )

  4、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      )

  四、照樣子給下面的句子加上適當的詞語。

  例:他是一位少先隊員。 

  他是一位(優秀)的少先隊員。

  1、她那眼睛真迷人。

  她那(       )的眼睛真迷人。

  2、一匹駿馬在草原上奔跑。

  一匹(      )的駿馬在(      )的草原上奔跑。

  例:父親從身上掏出一支小手槍。

  父親(不慌不忙)地從身上掏出一支(精致)的小手槍。

  1、柳枝飄動。

  (        )的柳枝(      )地飄動。

  2、小紅坐在座位上聽老師講課。

  小紅(      )地坐在座位上,(      )地聽老師講課。

  五、修改病句。

  1、雖然老奶奶滿頭銀發,但動作起來一點也不遲鈍。

  2、星期天,我打算和小名一起玩打乒乓球。

  3、老師批評我們學習的態度不夠端正。

  4、經常閱讀課外書,可以豐富和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

  5、我敢保證,這次詩歌朗讀會我們年級可能獲得一等獎。

  六、按課文內容填空。

  1、長大以后,司馬光更加         。為了        ,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         ,他醒來后便繼續          。他管這種枕頭叫“         ”。司馬光用圓木做枕頭的目的是                 。

  2、          ,他就在校園里          。         ,他總是         回顧一下當天的             。他還十分注意           方法。

  3、《說勤奮》一文所舉的兩個例子是:(1)          ;(2)                                  

  4、國際互聯網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可以            ,可以          ,可以              ,還可以                。

  5、李時珍領著弟子龐憲          ,          ,在            、等地察訪藥材,已經走了        了。

  6、魯迅說過:“哪里有天才,我是                       !

  對這句話,你的理解是                                       。

  七、閱讀短文,完成問題。 兩 根 火 柴

  火柴盒里只剩下最后兩根火柴了。當其中的一根火柴要為主人點燃的時候,另一根火柴急忙說:“不,朋友別傻了,難道你還沒有看到我們同伴的下場嗎?唉!真可悲。”快點燃的那根火柴堅定地說:“不,你錯了,我們火柴活在世上就是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為人們燃成火苗!闭f著,義無返顧地一頭撞在鱗片上,“哧”的一聲發出明亮的火焰。多么強烈的光啊,簡直想一根小小的蠟燭。而另一根火柴洋洋得意地躺在小安樂窩里,慶幸自己沒有被點著。天長日久,它慢慢地失去了應有的作用。有一天,主人把他拿出來看一看,搖了搖頭后就毫不吝惜地把它扔在垃圾堆里,它成了廢物。

  1、填空。

  本文一共寫了兩根火柴,其中一根          ,結果           ;另外一根          ,結果                。

  這兩根火柴不同的態度構成了不同的結果,讀了這篇短文,你懂得了                                      的道理。                                                       

  2、問答。

 。1)用“﹏﹏”畫出兩根火柴的語言,比較一下,想一想他們的“性格”有哪些不同?

 。2)他們各代表了現實生活中怎樣的人?

 。3)本文分兩層,請用“//”劃出并寫出層意。

  [nextpage] 

  授后小記(第一課時):

  “處處留心”,這是一道綜合性學習練習題,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教學時,我將課本上的圖片放大,讓學生們說一下電腦的幾個主要部件以及它們各自的作用。然后分別采用默讀、指名讀等形式,讓學生充分讀懂這則童話,使學生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童話主要寫電腦幾個部件都在夸耀自己的作用最大,在讀懂短文的基礎上,討論、交流課后的兩個小問題,學生們從各個部件的言語、表情體會到了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并從中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只有團結合作,互相幫助,才能發揮各自的作用,使整體發揮最大的作用。

  授后小記(第二課時):

  “讀讀背背”是由八個成語和一則名人名言組成,詞語和名人名言圍繞“學習”主題選編的。在反復讀了八個成語、解決字型字音后,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或者查閱的資料說說成語的意思,并讓他們找找成語之間的聯系。根據成語的意思,我和學生一起進行了分類,“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學貫中西、博古通今”都是形容讀書多、學問大的;“功成名就、著作等身”是形容刻苦學習后取得的成果;“溫文爾雅、文質彬彬”是形容人有了學問以后文雅有禮貌。這樣背誦起來相信記憶更深刻。

  而魯迅說的這句話,我先讓學生把它讀準確、讀通順,再作一些通俗易懂的說明,讓學生大體明白意思,再進行背誦,相信更容易些。

  授后小記:(第三課時)

  本題的話題是幫遇到難題的同學出主意。生活中難免有人會遇到難題,如果大家來幫忙出點子,想辦法,問題就可能較快地得到解決。因為額外內多指揮多,正如俗話所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苯虒W時,我先讓學生讀懂練習要求,然后細讀練習中列出的三個難題,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選擇一個自己比較有把握解決的問題做準備。最后一個環節設計得很好,根據最近“我與奧運”的征文比賽,聯系本班參加的同學不是很多展開討論,請大家出出點子,想辦法來解決,孩子們說得都很不錯,而以他們身邊的問題出發,他們會覺得更親切,更有話說。

  課前思考:

  以下詞義供參考:

  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問淵博。

  滿腹經綸:一肚子學問和才能,形容人飽學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學貫中西:有關中西方的學問都通曉。形容人學問淵博。

  博古通今:對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曉現代的事情。

  功成名就:功業建立了名聲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體一樣高。形容著作極富。

  溫文爾雅:態度溫和,舉止文雅端莊。

  文質彬彬:形容人舉止文雅,態度端莊,從容。

  魯迅名言的意思:

  魯迅的話是針對別人說他是天才講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因為我抒別人休息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

  課后小記:

  扎實地開展口語交際訓練是我本次練習課的最大感受。

  口語交際訓練值得探索,它應該為語文教育總目標服務,不是可有可無的內容。它關注的是對事物的態度和即時的思想表達。在教學中,我出來堅持貫徹面向全體原則的基礎上,仍傾力于過程的完善,特別是實現教學目標過程中的指導過程,更側重于教學的導向作用。怎么講,講什么,要注意些什么等等問題,隨著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練習逐步深入,在學生的示范講解以后,開展大面積地訓練,更好地挖掘班級教學資源,人人得以訓練。但學生之間的訓練有一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過程的監控過程會出現衰弱。另外,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進行自我語言的辯解和評價,也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

  授后小記:

  在處處留心部分,重點激發學生的“趣”,創設條件讓他們有話可說。在這之前,教師要作好充分的準備,例如讓學生簡單地了解電腦的幾個重要組件,情境盡量活躍些等。在這個訓練中,還要讓學生知道成語的妙處所在,鼓勵孩子們今后在說話練習、習作中,適當地使用成語,會有更好的效果。鋼筆字的書寫我們在課上利用十分鐘完成,發現有些小朋友的字有了明顯的進步。

《練習1》 篇5

  教學目標

  1、能給4個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能正確用字,減少別字。

  3、知道一詞多義現象,并能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判別詞義。

  4、能把表示“一定”意思的肯定句,改寫成“非……不可”的雙重否定句式。

  5、能把句子中殘缺的部分補充完整。

  6、能用摘錄法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改寫句子,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難點: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確定詞義。

  教具: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揭題,整體感知。

  二、指導第一題。

  1、讀準每個字的兩種讀音。

  2、口頭組詞交流。

  3、比較歸納,掌握規律。

  di:箭靶的中心          she: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斷了

  的                折

  di:真實、實在          zhe:一般常用于東西弄斷或彎曲

  san:由聚集而分散         juan:把東西彎轉裹成圓筒形或圓筒形的東西

  散                卷     

  san:沒有約束或零碎不集中    juan:常指卷子

  4、書面組詞。

  三、指導第二題。

  1、自由書空,想想每個字容易寫錯的地方。

  2、指名逐一板演,強調易錯處。

  3、認真抄寫。

  四、指導第三題。

  1、學生自改別字。

  2、交流,訂正。

  3、比較組詞,加深印象。

  五、指導第四題。

  1、自己讀句子,想想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2、交流討論。

  驕傲:(1)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2)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生氣:(1)因為不合心意而不愉快。(2)生命力,活力。

  自然:(1)不勉強,不呆板。(2)表示理所當然。

  3、小結:有些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根據語言環境正確理解。

  第2課時

  一、引入。

  二、指導第五題。

  1、分析例句。

  (1)自由讀,想想兩句話的意思。

 。2)比較異同。兩句話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表達的句式不同,原句的“一定”換上“非……不可”,在語氣上更肯定。

  2、試改第1句。交流。

  3、獨立練習第2句。

  三、指導第六題。

  1、回憶一個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哪幾部分。

  2、判斷每句話缺少了什么。

  3、補充缺少部分,注意加上標點。

  4、交流糾錯。

  四、指導第七題。

  1、自由讀,思考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

  2、想想:概括這段大意,可以用什么方法?為什么?(用摘錄法,因為有概括性的句字)。

  3、劃出概括性的句子并加以整理摘錄。

  五、課堂小結,完成練習。

《練習1》 篇6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找出詞語中用錯的字,并加以改正。

  3、讀句子,畫出括號里用得不恰當的詞。

  4、在句子中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示兒》這首詩。

  7、說話:學會解釋。

  8、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第一句話。

  (2)要求學生觀察字的行款、間距和標點的位置。

  (3)這些字你認為有哪些在書寫時應引起注意?

  (4)教師重點指導書寫“生”、“之”兩個字。“生”字筆順在這里變成了:,卜個牛生。

  3.練習。

  (1) 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及時了解書寫情況)

  (2)根據描紅情況,教師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題目的具體要求。

  (先找出詞語中用錯的字,再把正確的字寫在括號里)

  2.指導。

  (1)指名讀第一行的兩個詞語,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并用筆把用錯的字找出來,在下面畫上橫線。

  (2)想一想:是什么原因把“安”錯用成“按”,把“墾”錯用成“懇”的?

  (引導學生從音、形、義這三個角度來思考,分析錯因,提高辨析能力)

  用同樣的方法指導學生找出第二行的詞語中用錯的字,并進行正誤比較,分析病因。

  3.練習。

  (1)讓學生把每個詞語中用錯的字改正過來,填寫在括號里。

  (2)填好之后,再認真地讀一讀,想一想用錯的原因。

  4.反饋。

  (1)請兩名學生上黑板板演(每人一行),看他們能否正確地修改出用錯的字。

  (2)同桌互相校對。

  (3)指出全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問題,并適當地增加一些改錯字訓練。

  參考答案:

  笆裝機器(安) 開墾荒地(墾)

  刻服困難(克) 欣嘗音樂(賞)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本題的要求。

  (一是讀句子,弄明白句子的大概意思;二是根據句子的意思在括號里選擇一個符合句子要求的詞,然后畫去那個不恰當的詞)

  2.指導。

  (1)出示第一句話。

  ①“夸獎”是什么意思?(稱贊) ‘‘炫耀’’是什么意思?(夸耀自己,認為自己了不起)

 、凇翱洫劇迸c“炫耀”有什么區別?

 、壅埌堰@兩個詞分別放到句子中讀一讀,仔細體會一下,看哪個詞比較符合句子的意思。

  用同樣的方法指導練習第二、三句話。

  3.練習。

  (1)讓學生把每句話中括號里的不恰當的詞畫去。

  (2)仔細讀句子,體會選擇的詞是否符合句子的要求。

  4.反饋。

  (1)指名逐句回答。

  (2)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3)齊讀,完成練習后的三句話。

  參考答案:

  (1)孔雀展開大尾巴,(夸獎炫耀)自己的美麗。

  (2)媽媽對我的關心真是(無所不至無微不至)。

  (3)我一定牢牢地記住老師的諄諄(教導教訓)。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是什么。

  2.指導。

  (1)出示第(1)小題。

  ①請學生自由讀句子,仔細地體會前后兩個分句之間的聯系。

 、谙胍幌耄@兩個分句之間可以用什么關聯詞語來連接。

  (這兩個分句之間既可以用“無論……都……”又可以用“不管……總……”來連接)

  ③讓學生把關聯詞語放到句子中去,仔細地讀一讀,揣摩體會所用的關聯詞語是否恰當。

  用同樣的方法教學第(2)小題。

  3.練習。

  (1)讓學生根據前后兩個分句之間的聯系,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

  (2)填好后認真地讀一讀句子,仔細體會所填的關聯詞語是否恰當。

  4.反饋。

  (1)同桌互相檢查填寫情況。

  (2)指名逐句回答。

  (3)齊讀這兩句話。

  (4)指出全班存在的共性問題,并適當增加一些矯正性訓練。

  參考答案:

  (1)“無論……都……”或“不管……總……”

  (2) 盡管……還是……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赴湯蹈火:湯,開水。蹈,踩。形容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叱咤風云:叱咤,怒喝。一聲怒喝就使風云變色,形容聲勢威力極大。

  卓爾不群:卓爾,超出——般的樣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樣。

  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3.練習。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告訴學生,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一首詩。

  (2) 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一是朗讀,二是背誦)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正確。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

  (4)讓學生試說詩的大意。

  (5)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體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引導學生從詩句中體會詩人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熱情)

  (6)指導學生朗讀。(要引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腳)

  死去/元知/萬事窒,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3.練習。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具體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會被別人誤會。這時你是忍氣吞聲,還是適當地做些解釋呢?面對別人的誤會,我們應該如何解釋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會做解釋。

  (2)讓學生自讀第1自然段,弄清楚做解釋要注意的問題。

  (引導學生注意解釋時要態度誠懇,心平氣和地把事情的原委說清楚)

  (3)讓學生從題中提供的三種情況中,任意選擇一種,認真閱讀,領會,并要想清楚以下的一些問題:

  ①向誰解釋?

 、诮忉屖裁?

 、墼鯓咏忉?

  3.練習。

  (1)讓學生組織好語言,低聲試說。

  (2)讓學生同桌互相練說,教師巡回指導。

  4.反饋。

  (1)指名當眾演練。

  (2)師生共同評議。(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議:

 、僬f話的語氣和態度是否得體;②說話是否通順連貫;③聲音是否響亮,速度是否適當)

  (3)讓學生根據評議的情況修正完善自己的說話內容和方式。

  二、教學第八題(略)

《練習1》 篇7

    1  教  學 目  標1.復習并認清筆順。2.分角色讀懂一段對話并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3.寫好鉛筆字,注意左窄右寬,穿插避讓,從而表現出字的形體美。重  點難  點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良好的寫字習慣。教  法示范、講解學  法討論、觀察、練習教  具卡片、小黑板教    學    程    序一、教學“認清筆順”此項分散在各課教學中進行。二、教學“學用字詞句”。1.  審題。(1)請學生讀題目。(2)師生討論題目要求。(3)教師講解題目要求。2.  指導。(1)學生各自試讀題目要求。(2)讓學生分角色讀一讀對話內容。(3)教師教《漢語拼音字母表》,讓學生熟記字母熟記字母名稱與順序。(4)學唱漢語拼音字母歌。3.練習。(1)出示《漢語拼音字母表》,練讀,熟記。(2)按《漢語拼音字母表》順序背誦,抽讀,比較。(3)復習漢語拼音字母歌。4.反饋。(1)讓學生試背《漢語拼音字母表》。從讀音順序,連貫,各方面進行評價。(2)表揚記得牢的學生。三、教學第四“寫好鉛筆字”。1.審題(1)師生共同討論本題的學習要求。(2)各自默讀題目內容。2.指導。(1)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煙、陸、鐵”3個字。(2)啟發學生回憶前面提出的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3)指導書寫“煙”字。①出示“煙”。引導學生觀察,用比較的方法,啟發學生把“火”寫窄一點,“因”寫寬一些。②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描寫“煙”字。③按上面的方法與步驟,指導學生書寫“陸、鐵”。3.練習。讓學生認真按要求描寫和臨寫,教師巡視并個別指導,教室里保持安靜,讓學生集中思想、專心寫字。教師隨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4.反饋。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矯正訓練。 板  書  設  計練習1漢語拼音字母表  2  教  學 目  標讀背成語。讓學生通過看圖、感悟、體驗、誦讀,體會成語的意思。能夠熟記成語、運用成語。讀背詩歌《秋天到》。在運用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反復朗讀、熟讀成誦,增加語言積累。重  點難  點理解的基礎上反復讀誦。教  法談話、直觀、講解學  法觀察、討論、練習、合作教  具投影教    學    程    序教學第四題“讀讀背背”一、熟記成語1.審題: (1)指名讀題。(2)師生共同弄清本題要求。2.指導(1)學生各自識記成語。(2)學生試讀。(3)教師范讀。(4)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了解成語的意思就行了,對理解有難度的成語,教師可作講解)3.  練習。(1)學生各自練背。(2)同桌相互試背。(3)教師抽查試背情況。4.  反饋。(1)指名檢查。(2)集體試背。(3)點名背。 二、教學《秋天到》。1.  審題(1)       指讀練習要求。(2)讓學生說一說該項練習的要求是什么。(一是朗讀,二是背誦)2.  指導。(1)學生自由朗讀。(2)教師范讀。學生了解詩歌的內容。①     詩歌寫的是什么季節的事?②     第一、二小節分別寫了什么?(3)學生邊讀邊相像莊稼的樣子和水果的色彩。(4)再讀詩歌,讀好停頓和輕聲,逐步達到生動流暢有感情。(5)練習背誦。3.  練習。(1)學生自由練讀。(要注意輕聲字的讀法)(2)指名讀。(讓全班同學都輪到)(3)練習背誦,指名背誦。4.反饋。(1)檢查朗讀。(2)指名背誦。板  書 設  計練習2成語:金風送爽 雁過留聲 秋色宜人 天朗氣清詩歌:秋天到     (詩歌內容小黑板出示)  3  教  學 目  標口語交際:要求學生能在特定的時間(教師節),給特定的對象(教師),在賀卡上寫一句祝賀的話,并能在送賀卡時,態度大方、有禮貌地把自己表示祝賀的意思說明白。重  點難  點在句式訓練中滲透學生尊師,教師愛生的情感。教  法情境教學法、談話法學  法合作討論,觀察練習教  具圖片或投影片,組織學生動手自制賀卡送給老師。教    學    程    序一、審題。1.揭示口語交際的話題。9月10日是教師節,小朋友給老師祝賀節日,還親手做了賀卡送給老師,大家都是尊敬老師的好孩子。那天,你最想對老師說什么?2.板書課題:學會祝賀 二、指導1.  指導觀察。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觀察圖畫的要求:教師節到了,圖上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小朋友做賀卡)小朋友怎樣做賀卡?賀卡上會寫些什么?2.  指導說話(1)看看圖,想想你自己在教師節到來之前,是怎樣做賀卡的。說話時用上“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怎樣做,卡片上寫了什么”等,說幾句具體連貫的話。(2)你把賀卡送給了哪位老師?送賀卡時,你對老師說了些什么?老師又怎樣呢?(3)分角色扮演老師和學生,練習對話。3.     句式訓練。(1)你去送賀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板書:找老師——送賀卡——收賀卡(2)句子訓練。找老師。①那天你去送賀卡,怎樣找老師的?如:9月10日那天,我(     )來到辦公室。②你看見老師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今后自己該怎樣學習?簡單句式:老師正在(干什么)(怎么樣)。換個句式:老師正在(怎么樣的)(干什么)。③老師一大早就這樣認真地為大家工作,你有什么想法?今后自己該怎樣學習?④把“找老師”這部分內容連起來說一說。送賀卡①你找到了老師,但把賀卡送給他,當時你是怎么做的?②全班討論,板書動詞。③要想把內容說具體,還可以加上:你怎樣走到老師那兒,怎樣把賀卡遞給老師,怎么說的,是什么神情。[出示句式:我(    )地說:“老師,(    )!盷④把“送賀卡”的經過連起來說一說。收賀卡①這時,老師非常高興,臉上是什么神情?會對你說什么?②句式:老師(    )地說:“(    )!4.練習說一段話。⑴我們按“找老師、送賀卡、收賀卡”的順序講清了給老師送賀卡的經過?粗鍟,把幾句話連起來說一說。要求:連貫通順。⑵個別練說,指名口述,集體評議。板  書  設  計練習1找老師:老師正在(干什么)(怎么樣)         老師正在(怎么樣的)(干什么)。送賀卡:我(    )地說:“老師,(    )!笔召R卡:老師(    )地說:“(    )!

《練習1》 篇8

  教學目標 :

  1.復習學過的偏旁,能把熟字按偏旁歸類。

  2.復習學過的詞語,能幫學生積累詞語。

  3.區分完整的句子和不完整的句子,進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學習運用句號。

  4.初步培養尊敬老人的好思想,初步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復習學過的偏旁,會說出它們的名稱和帶這些偏旁的字,并給這些偏旁歸類。

  2.能把熟字按偏旁歸類。

  3.讀讀寫寫,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4.區分完整的句子和不完整的句子,進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學習運用句號。

  教學過程 :

  一、指導練習第1題

  1、讀題。

  2、要求說說各個偏旁的名稱。

  3、分別說出帶這些偏旁的字。

  4、把這些偏旁歸并成幾類。

  第一類,組成左右結構的字的偏旁;第二類,組成上下結構字的偏旁;第三類,組成半包圍結構的字的偏旁。再告訴學生第一類叫“旁”,第二類叫“頭”,第三類也叫“旁”。

  二、指導練習第2題

  1、讀題。

  2、教給方法。

  如第一個是口字旁,先到上面一行字中找出帶口字旁的字,把它寫在一起,每寫一個,在這個字上打個鉤。然后換寫帶第二個偏旁的字。四個偏旁都寫完了,檢查一下,這8個字有沒有漏寫的。

  3、指導做“口”字旁。

  4、學生練習做另外三個偏旁,注意方法。

  5、小結。

  三、指導練習第3題

  1、讀題。

  2、輕聲自由讀詞語。

  3、指名讀、正音。

  4、齊讀詞語。

  5、抄在課堂作業 本上。

  四、指導練習第4題

  1、讀題。

  2、告訴學生怎樣才是完整的句子。完整的句子能完整地表達一個意思,一般由“誰”或“什么”、“怎么樣”或“干什么”兩部分組成。

  3、以第一句為例,師生共同分析一下意思是否完整!拔曳N花。”誰——我,干什么——種花,意思是完整的,在句子后面應加上句號。

  4、以此逐句討論②、③、④的意思是否完整。

  A.輕聲讀②、③、④,思考:句子的意思完整嗎?為什么?

  B.討論:

  ②生病了(句子不完整,缺少“誰”)

 、勰棠讨v故事(句子完整,加上句號)

  ④我和同學(句子不完整,缺少“干什么”)

  5、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初步培養尊敬老人的好思想。

  2.初步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教學過程 :

  一、指導練習第5題

  1、讀題。

  2、看圖說說圖意。

  左圖:丁丁把大蘋果送給奶奶吃。

  右圖:小明嚷著要奶奶給他洗腳。

  3、討論:誰做得對?為什么?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從小要尊敬老人,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4、小結。

  二、指導練習第6題

  1、過渡:那么哪些事情該自己做呢?

  2、指導學生按順序說說圖意。

  這6幅圖中“穿衣”、“系鞋帶”、“洗臉”、“洗腳”的圖意清楚,與口語一致。其中“洗手帕”一幅圖意不清,可靈活處理!罢頃币环鶊D,可提示學生:“做完作業 后,該怎么做?”或“要放學回家了,該怎么做?”然后讓學生說。

  3、看圖一一對照自己,會做的打上五角星,暫時不會做的、不曾做過的事情要求學生學著做,逐步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

  4、小結:行為指導。

  我們從小要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比一比,誰的小手最靈巧。

《練習1》 篇9

  [訓練內容]

  這個練習共安排8道訓練題,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用鋼筆描紅。

  2.了解“一”的變調規律。

  3.按要求寫詞。

  4.照樣子擴展句子。

  5.熟記成語。

  6.讀背諺語。

  7.說話練習。

  8.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略)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請學生自由試讀這兩行詞語,注意“一”的聲調變化。

  (2)指名讀,思考:“一’’的聲調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變化的?有什么規律?

  (引導學生對這兩行詞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個詞語,“一’’都在詞末,故仍讀本調第一聲;后兩個詞語,因“切”、“致’’這兩個字念第四聲,在第四聲字前面的“一”應該念成第二聲;第二行詞語中“一”,后面的“杯”、“條”、“本”、“絲”都不念第四聲,“一”在非第四聲字前面聲調應該變讀為第四聲)

  (3)集體讀,加深體會。

  (4)教師小結:“一”的變調是口頭上的自然變化。拼寫時,聲調符號仍按原調標注。書上這樣標,是為了方便我們學習“一”的變調規律。

  3.練習。

  采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反復練讀,從讀中進一步體會“一”的變調規律。

  4.反饋。

  (1)請學生說說在什么情況下,“一”的聲調要發生變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讓學生認讀以下詞語:

  萬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

  一夜一冊一遍一陣

  一把一年一頂一根

  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讓學生說說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引導學生思考:在學過的詞中有哪些詞語含有看的意思?哪些詞語含有“走”的意思?

 。2)同桌進行討論,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正確。

 。3)指名回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補充,回答中出現的錯誤及時糾正)

  3.練習。

 。1)請幾位學生上黑板填寫,其余學生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大聲讀讀自己所填的詞語。

  4.反饋。

 。1)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2)表揚做正確的同學,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名讀題。

  3.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

  4.指導。

 。1)學生自由試讀這兩組句子。

 。2)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何不同?

 。3)學生進行比較,知道每組的后一個句子都是由前一個擴展來的,分別把“高”和“安靜”具體化了。

 。4)后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好?為什么?

  (讓學生體會到后一個句子顯得生動具體,突出了‘“安靜”的程度,表達的意思更明白。)

  (5)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5.練習。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容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4.反饋。

  (1)指名匯報補充的情況。

  (2)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

  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

  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3.練習。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系課文《學會合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3.練習。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1.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4人。

  2.在黑板上寫上“名言交流會”,并加以美化。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 啟發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示、教益,或對照總結出自己的經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的鼓舞、激勵)

  3.練習。

  (1)讓學生照剛才指導的樣子輕聲試說。

  (2)學生輪流在小組里練講,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說話的同學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當,聽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每人練說的情況,并推選出代表。

  2.反饋。

  3.小組的代表上臺講述。

  [要引導全班學生認真地聽,并對同學的講述作出評價,以鼓勵為主]

  第八題(略)

  [1] [2]  下一頁

  《我喜歡的一句名言》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讀名言,就像在聆聽名人的教誨,就像在和名人對話。名言可以給人啟迪,具有催人奮進、使人聰慧的魅力。一句名言可以改變人的生活和學習,希望同學們繼續收集名人名言,使之成為自己的座右銘!

  課前準備:

  一周前布置同學們收集各類名人名言。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相信我們在平時的閱讀中一定也讀到了許多的名人名言吧。你們想過沒有,這些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呢?這些“名人”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產生這樣的想法,這些名言對我們有什么樣的啟示呢?

  二、啟發點撥,讀文明理

  師:讀讀下面的故事,每個同學手里有兩份從網上下載的故事,(一)關于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故事;(二)關于于永正老師讓學生自己寫名言的故事。想一想,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學生閱讀故事)

  生:讀名言,就像在聆聽名人的教誨,就像在和名人對話。這些名言語言簡潔,富有個性,好像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生:聽到“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我們就好像看到了剛正不阿的魯迅;聽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們就仿佛看到了憂國憂民的范仲淹;想到“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勤奮好學的數學家華羅庚仿佛真的出現在我們眼前……

  師:是呀!這些語言是他們在特殊時期的真實感悟與體驗。

  生:寫出自己的感悟,寫出自己對學習、生活的理解,我們自己也能寫名言。

  師:同學們,名言,確實能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動力,帶來希望。我們班有許多同學喜歡收集名人名言,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同學把名言銘記在心,還有的同學把它寫下來放在自己的房間里、書桌旁,成為自己的座右銘,讓這些名言時刻鞭策著自己,鼓舞著自己。今天我們就來開一個“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交流會。想一想你最喜歡哪句名言?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這句名言給了你哪些啟發,或者說你為什么喜歡它?請同學們認真準備,在班級舉行的名言交流會上說一說。

  三、激勵學生,對話交流

  生1: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是在我們的語文課上,滕老師說的“三分文章七分改”。

  師:(笑)謝謝,可我要聲明,這是一句名言,是我把它推薦給大家,不是我的“原創”!請你接著說。

  生1:我在《小學生語文學習》這本雜志上看到過相關的文章。有一年秋天,著名作家趙樹理體驗生活,住在鄉下一個農民家里。一天他發現一件好事,就對房東的孩子說:“小李,你把這件事寫個稿子好不好?”在趙樹理的鼓勵下,小李把稿子寫好了,趙樹理看了一遍,說:“你先改一改,明天讓我看!钡诙欤±畎迅倪^的稿子交給趙樹理,趙樹理又看了一遍說:“你再改一改,明天送給我!本瓦@樣,直到第六天,小李把改過五遍的稿子送來,趙樹理看完,才滿意地說:“好了,把它寄到《山西農民報》去!毙±畎迅遄蛹淖吆,對趙樹理說:“你光叫我改、改,你是大作家,那么多寫作經,為什么不給我講一講呢?”趙樹理笑著說:“小李,我已把我的真經都傳給你了!毙±铙@訝得瞪圓了眼睛。趙樹理認真地說:“我的真經只有兩個字———‘耐’、‘改’。你那個稿子改了五遍,每遍我都看了,看出你會改,有耐性,這樣你不是把我的真經學去了嗎?”小李這才恍然大悟。滕老師讓我們寫作文后,要求我們仔細修改,不僅是寫完,還要求寫好。大家可以自己改還可以讓其他同學或老師幫助修改,的確我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生2: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說起它,我真要感謝這句話,是這句話伴隨著我從小到大幫我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讓我真正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一個人孤立存在的,只有許多人團結起來才能產生一種不可阻擋的動力,做好每一件事。想起那一天,是多么難忘:“加油……加油……”我們學校正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拔河比賽。時間很快過去了,我們班與六(1)班的比賽開始了,隨著一聲哨響,繩子立刻繃得直直的。由于我們班開始沒有團結、合作起來,所以輸掉了第一局。但我們并沒有氣餒,“振作起來還有兩局呢”,我們心想。比賽又開始了,我們汲取了上次的教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成了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終于贏了第二局。第三局六(1)班也不甘示弱,我們雙方持續了一分鐘不分勝負,上一局的勝利使我們信心倍增,最后,終于一鼓作氣拿下了第三局。勝利的我們體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喜悅。我們就是這樣謹記著“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連續三年獲得校拔河比賽第一名!皥F結就是力量”,是我的朋友,是我的老師,是我們成功的秘訣……

  師:這是一種難得的團隊精神,就讓它伴隨你的一生!

  生3:我喜歡的一句名言是“一切都會過去”。這句話據說是一位阿拉伯國王刻在戒指上的。我十分欣賞這句話,每當我有什么不順心的時候,我就想起這句話。一次我的表姐誤會了我,我再三解釋,她也不聽,后來我想“一切都會過去”,沒過多久,表姐果然原諒了我,她竟笑著對我說:“一切都會過去”,你們說有意思吧,我的名言讓她給用上了!

  生4:“盡力而為,便是成功!边@句話,乍看平平庸庸,但細細推敲之后,方可知妙在其中。那是在一次辯論賽上。賽前我方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有說有笑,有十足的信心能把對方“打倒”。我是主力辯手,可比賽那天我竟然“扁桃體”發炎了,心里很煩躁,隊員們也紛紛為我惋惜。我好似那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對方辯友也譏笑道:“哎呀,還是讓我說吧,今天你就是拔了牙的老虎———并不嚇人!”我聽了之后火冒三丈,可又無話與他對言,只好沮喪地跑開了。開始比賽了,我方隊員的雄辯口才也退色一半,到了半場我再也忍不住了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盡力而為,便是勝利。于是便站起來大聲反問了一個令對方啞口無言的問題,就是在我的這一個問題下,我方贏了,隊友們都露出了由衷的笑臉,我也笑了,同時我也更加堅信:“盡力而為,便是成功!迸笥,我真誠的把這句話送給你們:盡力而為,便是成功!

  師: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名言,有個性!

  生5:“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是毛澤東最愛說的一句話,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還是在二、三年級的時候,我的數學成績非常好,就在別人面前驕傲起來。有的同學勸我不要驕傲我不聽,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學習成績就下降了。老師找到我,對我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上五年級時,學校舉行乒乓球比賽。我就在學校里練呀練呀,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乒乓球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但由于驕傲,結果被不太會打乒乓球的同學給打敗了。我又想到了教師對我說的那句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在今后的學習中,我不再驕傲了,別人夸我,我只當成是對自己的鼓勵!疤撔氖谷诉M步,驕傲使人落后”,我敬佩毛澤東,更喜歡毛澤東說的這句話!

  師:這句話也送給我們每一位同學。

  生6:在開學典禮上,學校給進步大的同學發獎;在班會課上,教師表揚進步的同學。誰都想進步。那怎樣才能進步呢?看了達爾文的這句話———“任何改正,都是進步”,你就知道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哪怕是一丁點的小毛病,只要你改正了,就是進步!边@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你這一次改正了,做得很好。那你能保證下一次或者以后,都不犯同樣的錯誤嗎?這就不能肯定了。所以貴在堅持,凡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這樣才能有所成就。達爾文的“任何改正,都是進步”這句名言讓我懂得了怎樣才能進步。它每時每刻都在激勵我,它好像是一位和藹可親的母親,告訴我:“進步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慢慢地克服掉不足,這樣你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生7:在上二年級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周總理的故事說:“周總理在上學時,老師問同學們為什么要讀書,為了什么而讀書。有的同學說:為了掙錢,有的同學說為了面子,而周恩來卻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至今還在我的腦海里回蕩!薄盀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讓我領會了周恩來總理的愛國熱情,更能讓我為中華之崛起而發憤讀書。我們一定要銘記“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生8:俗話說的好“人心齊,泰山移”。意思是說只要同心協力,什么困難都不怕,這句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我時時刻刻都銘記著這句名言。

  想到這,我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齊心協力就是力量,它充滿著勃勃生機,充滿活力。同學們,我們是一個集體,不能因為一點小事而鬧矛盾,我們要像故事中的愚公和他的家人那樣同心協力,把我們的班級建設得更好,在和其他班的比賽中脫穎而出。我還是那句話“人心齊,泰山移。”

  …………

  師:名言可以給人啟迪,它具有催人奮進、使人聰慧的魅力。一句名言可以改變人的生活和學習,希望同學們以后繼續收集名人名言,使之成為自己的座右銘!

  教室里笑聲、掌聲不斷,一個個精彩的發言還在進行著……

  這掌聲,是對智慧的贊美!

  這笑聲,是對心靈的放飛!

  附:

  故事一:

  名言是名人生活、工作、學習經驗的智慧結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贝蠹叶贾肋@句話是編寫《史記》的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言。許多有志之士把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墒悄銈冎浪抉R遷為何寫出這樣的人生感言嗎?

  司馬遷的父親是漢朝專門掌管修史的官員,小時侯的司馬遷就深受影響,在他父親死后,他就繼承了父親的遺愿,開始編寫史書。司馬遷是一個正直的人,天漢二年(前99),他的同僚李陵出征匈奴時被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消息傳到長安,武帝大怒。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大罵李陵投降可恥,只有司馬遷不作聲。武帝問他有什么意見,書生氣十足的司馬遷直言不諱地說:“李陵轉戰千里,矢盡糧絕,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投降,尚屬情有可原。臣以為只要他不死,他還是會效忠漢朝的!笔⑴械臐h武帝聽了司馬遷這番話,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解,是在故意貶低當時正在打匈奴而又很不順利的李廣利,于是命令把司馬遷判為死罪(或以腐刑代替)。漢武帝時代,判了死罪的可以出錢五十萬免死一等。但家境并不富裕的司馬遷拿不出這一筆錢,只能受“腐刑”(宮刑)來選擇“偷生”這條路。不幸的遭遇,使司馬遷精神受到極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殺,但他想起了父親的遺言,又以古人孔子、屈原、左丘明、孫子、韓非等在逆境中發憤有為的精神鼓勵自己,終于以驚人的意志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身心備受摧殘、忍辱含垢生活的司馬遷深知,“人固有一死,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這句話是他當時心靈的真實寫照,是他面臨的生死抉擇。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選擇了有意義的人生。他決心在殘燭之年,完成父親要他完成的史書。經過六年的囚禁生活,終于在他60歲時完成了《史記》一書。

  故事二:

  我們也能寫“名言”

  前一段時間,特級教師于永正教《全神貫注》課的一開始,他就背誦了一段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接著,他談了這句保爾?柯察金的名言給自己帶來的影響。這堂課上,他讓學生抓住茨威格在羅丹工作室說的一段話進行質疑、討論、交流。課的結尾,他是這樣說的:“其實,名人寫名言,老百姓也能寫名言,農民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莊稼一枝花,全*肥當家。’老人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們在座的是未來的名人,都能寫名言,讀了這篇課文,感觸很深,也一定能寫。比如我寫一句:‘啊,干什么事都要一絲不茍,全神貫注!銈兏鶕@件事,各自也寫幾句,寫好后畫上破折號,并寫上自己的名字,未來的什么家!睂W生在于老師的鼓勵下,幾分鐘后,一句句名言誕生了。

  “最有出息的人是最謙虛的人。未來的詩人!

  “生命是人類的保護神。未來的作家!

  “學問是學與問的結合,只有學和問,才能學好學問。未來的科學家!

  “學習是我們的母親!

  (師問:怎么理解?

  生答:學習能給我們營養,就像母親哺育我們,給我們乳汁。)

  “不要拿自己的優點比別人的缺點。未來的作家!

  …………

  還有許多經典的“名言”,我們不能全聽到,于老師對學生說:“大家把名言送給聽課老師,請老師指教。”

  上一頁  [1] [2] 

《練習1》 篇10

  教學目標 :

   1、復習學過的全部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認讀字形,讀準字音。

  2、復習鞏固學過的18種基本筆畫和45個漢字,能正確書寫。學習熟字組成的新詞。

  3、使學生知道要鍛煉身體,愛清潔,講衛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練習1——4題。

  教學過程 :

  一、提出學習任務。

  我們已經學完了23個聲母,24個韻母(6個單韻母、9個復韻母、9個鼻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還學習了四聲和拼音。另外還學了18種基本筆畫,45個漢字。我們來復習一下,看誰學得好。

  二、指導練習第1題。

  1、讀韻母表,讓學生按單韻母、復韻母、前后鼻韻母的類別讀,并用卡片認讀。

  2、讀整體認讀音節。

  復習時為避免學生學得枯燥,可用游戲的方法進行,如“送信”、“找朋友”等。

  三、指導練習第2題。

  在上一題復習韻母表的基礎上,比較形近、音近韻母第一行是形近韻母,看清字母形狀,不要讀錯。第二行是音近韻母,前后鼻音要區分清楚。

  四、指導練習第3題。

  1、卡片認讀學過的基本筆畫。

  2、說說橫折鉤、豎彎鉤、豎折折鉤、豎彎、橫折彎鉤、撇點這6種筆畫的名稱。再想想這筆畫在什么字中出現過。如:橫折鉤(月、地),豎彎鉤(地、七),豎彎(四),豎折折鉤(馬),橫折彎鉤(九),撇點(女)。

  五、指導練習第4題。

  1、用卡片“開火車”認讀學過的生字。

  2、看音節找漢字或寫漢字。

  dì lì qī mǐ tǔ wǔ zhú fù

  地 立 七 米 土 五 竹 父

  mù yī yù nǚ ɡuǒ duō zuò

  木 一 玉 女 果 多 坐

  niú liù jiǔ sì shí rì

  牛 六 九 四 十 日

  3、讀讀寫寫題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練習5——7題。

  教學過程 :

  一、指導練習第5題。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讓學生獨立選一個表示圖意的字,可先圈起來,再填在作業 本上。

  二、指導練習第6題。

  讓學生先認認圖中的事物,再拼讀音節,把圖和音節連起來。答案是:樹葉、熊貓、蝴蝶、臺燈、手表、喜鵲、水牛。

  三、指導練習第7題。

  1、看圖,說說丁丁、冬冬是怎么做的。

  圖1,丁丁每天做早操。

  圖2,冬冬跳繩,鍛煉身體。

  圖3,冬冬愛清潔,飯前把手洗干凈。

  圖4,丁丁也講衛生,常剪指甲。

  2、你和丁丁、冬冬一個樣嗎?做到的在圖下方打一個√。

  3、表揚做得好的學生,鼓勵學生像丁丁、冬冬那樣,養成鍛煉身體、講衛生的習慣。

《練習1》 篇1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通過放聲讀草稿來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和語感,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3.培養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通過放聲讀草稿來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和語感,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1.回憶《推敲》,引入話題。

 。1)創設情景:學生分角色讀題

  (2)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結已經學過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學第二部分

 。1)根據上一部分。

  (2)讓學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的意思。(強調修改的意義)

 。3)學生學習、領會作家老舍和葉勝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修改稿子不光要看,還要念,要看念的順不順?準確不?別扭不?邏輯性強不?

 。5)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感悟)

  1.談話導入。

 。ㄓ杀締卧鶎W課文導入)

  2.讀《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

 。1)學生自由讀散文。

 。2)教師示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學生反復練習誦讀

 。4)指名讀,齊讀

  3.感悟

 。1)指名讀問題: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結實?

 。2)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讀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4)師生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2.通過口語訓練讓學生學會申訴。

  3.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通過口語訓練讓學生學會申訴。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讓學生讀這兩句話,指出這選自剛剛學過的課文《輪椅上的霍金》

  中的第八節。

 。2)引導學生讀帖

  (3)通過觀察,讓學生說出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

  距離以及每個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里。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紅臨寫。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

  2.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著兩個筆畫比較簡單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3.練習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三、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結合口語交際話題“學會申訴”作啟發談話

  同學們,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應該及時想有關部門或學校申訴,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板書學會申訴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  的要求

  2.指導

 。1)教師引導學生讀題并思考

 。2)集體討論: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犯?應該怎樣傾訴?

 。3)教師引導學生的出申訴的方法?

 。4)學生分組練習說。

  3.練習

  (1)分組推薦代表上臺就某一侵權行為進行申訴

 。2)其他學生可以針對前面學生聲速說出自己的申訴方法。

  4.反饋

  (1)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一訓練內容做更深入的思考

  (2)教師點評

  課前思考:

  摘錄

  《從巖縫里長出來的小草》——讀后感

  《從巖縫里長出來的小草》這篇文章令我受益匪淺,使我深受感動。小草那種種高尚的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是一棵平凡的種子,卻誕生了一棵不平凡的小草。它雖然落進了一個石縫里,卻有著良好的心態。沒有悲觀消沉、低頭嘆息,而是樂觀向上,努力地使出渾身解數,暗下決心:“我一定要長成最好的小草!”這兒,足可以看出小草那種頑強樂觀、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

  小草在大自然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長高了,長得挺拔、結實了。詩人發現了它,說要贊美它?尚〔輩s并不是沾沾自喜,而是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想到了哺育自己的陽光姐姐、雨露妹妹和巖石媽媽。其實,這個故事表面上并不是那樣的驚天地、泣鬼神,但細細地品一品、悟一悟,小草那種純樸善良、頑強不屈、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質卻足以深深地感動你、我、他,以及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現在,再來想想我們自己,和小草比起來真是自嘆不如!平時的學習,許多同學往往是老師、家長一起忙。學習有了進步后,幾乎都是自己夸自己,沒有想到辛苦勞累的老師家長,不會感恩,不知道怎么感恩。

  我要贊美這株小草,因為它雖然不像大樹那樣高大、秀頎,卻有著頑強、樂觀的精神;我要歌頌這株小草,因為它雖然不像花朵那樣美麗、芬芳,卻有著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我們也許成就不了驚天動地的偉業,但是,只要做一棵這樣的“小草”,我們就具備了做人的一些最基本的品質了!

  課前思考:

  語文與生活中提到: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本次練習讓學生學習、領會作家老舍和葉勝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但就目前形勢來看,學生的寫作水平普遍偏低,有的缺乏真情實感、有的內容空虛、有的精神頹廢,造成得分率低,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總體成績。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語文教學也越來越側重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契訶夫有句名言:“寫得好的本領就是刪掉寫的不好的地方的本領。”中國有古話,也說“吟妥一個字,拈斷數根須。”都表述了修改的重要性。周鵬先生的《新課堂作文》系列中,更進一步寫到:“修改也是一種閱讀,但比一般意義上的閱讀更有利于提高寫作能力!庇纱丝梢,好文章要先寫后改,改后再寫,不斷地斟酌、推敲,修改就成了一種拔高閱讀的過程。寫作教學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可以完成作文,但只有極少數人能寫出好文章,這當然與每個人寫作能力有關,但很大程度上我覺得是改的力度不夠 ,沒有改到火候。因為這些交上來的文章,都是初稿,盡管老師在命題時提出了比較明確的要求(如內容、表達方式、字數等),學生也都努力地按相關要求去做了,但由于時限、地點、自身認知水平、對題目理解的深度與廣度等諸方面因素,同學們很難發揮出最高水平。而且,絕大多數同學對老師批改不大重視,或者重視了寫的評語,但看不懂,致使評改流于形式,到頭來,學生寫作水平還是停留在固有的水平上,沒有實質性的提高。

  所以讓學生學會“改“是非常重要的。

  課前思考:

  本次“誦讀與感悟”是散文《從巖縫里長出來的小草》 ,真是一篇好文章,內涵豐富,與前一單元也有聯系,怎樣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有所感悟呢?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想,主要還是要回到學過的課文中,一邊誦讀,一邊讓學生感悟,這樣的課堂才是豐滿的,有效的。此時,我們學過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在我頭腦中顯現,夏洛蒂姐妹、霍金、魯濱遜等等,不是嗎?

  是啊,一棵柔弱的小草的種子,沒有落在肥沃的土壤里,而是落在貧瘠的巖縫中,它沒有悲天憫人,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頑強地生活著,懷著感恩之心,最終成為了挺拔、結實的小草。

  我們都應該做這樣的小草!

  課后反思:

  關于練習中的“語文和生活”的教學。我們可以實戰演習,老舍的一段話中學生可以理出,修改一篇文稿要“五念”,光說不練是徒勞,結合習作3讓學生也“五念”并將這種好的習慣沿襲下去。

  修改病句也要推崇這種方法。

  《從巖縫里長出來的小草》,我們從小草身上應該讀到三點:1.樂觀、自信2.堅毅(頑強的生命)3.謙虛(感恩的心),由這三點應引導學生能夠聯系本單元的人物,再次體會人物形象。覺得張老師補充的從這篇文章中懂得什么道理不錯,一個人的成長不僅要自強不息,還要親人朋友的關愛常懷感恩之心。

  授后小記:

  我覺得首先要讓學生明白“申訴”的意思。于是我查了詞典,詞典上的解釋是:(1)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政黨、團體成員等對所受處分不服時,向原機關或上級機關提出自己的意見。(2)訴訟當事人或其他公民對已發生效力的判決或裁定不服時,依法向法院提出重新處理的要求。按照口語交際上的敘述,這里的申訴應該是第二種意思。可是第二種意思中是說對已發生效力的判決或裁定不服時,提出自己的要求。而口語交際中的意思是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向有關部門申訴。這里的“申訴”到底是什么意思?既然是法律術語,我覺得應該解釋清楚明白,不能讓學生模模糊糊?墒窃~典上的解釋應該是正確無誤的,但是與口語交際中所說的對不上號。所以我覺得,教材中在口語交際中所說的情形用“申訴”一詞顯然不準確。

  課后反思:

  誦讀與感悟《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引導學生理解感悟三方面的內容:

  1、小草的特點:頑強的生命力、謙虛的美德

  2、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結實?

  因為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自身非常努力,還有春風、春雨、陽光、雨露、泥土的哺育。

  3、從中我們得到的啟迪:一個人的成長不光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親人朋友的關心,因此,我們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閱讀時引導學生體會由物及人的深刻含義.

《練習1》 篇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繼續練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練習寫好木字旁的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

  3、說說寫寫,要求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二、能力目標:

  1、朗讀并背誦四個成語。

  2、培養說話寫話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遇到不懂的字就查字典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端正的寫字態度。

  3、培養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培養說話寫話的能力。

  教學準備:配套光盤,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繼續練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查字典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遇到不懂的字就查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繼續練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教學過程: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一、審題

 。1)讀題

  (2)明確要求

  二、指導

  1、學習第一小題

  (1)看圖提問:圖中畫了些什么?

  (2)調整欄:

  師述:這是一幅“老牛舐犢”圖。板書:老牛舐犢

 。3)用部首檢字法查“舐、犢”兩個字。

  (4)查到字后練讀字音。

  (5)指名讀生字,齊讀“老牛舐犢”。

  2、學習第二小題

 。1)指名說“舐”(舔)和“犢”(牛犢、小牛)的意思。

 。2)自由說說“老牛舐犢”的意思。(老牛舔小牛,比喻人非常疼愛兒女)

 。3)指名說。

  (4)評議。

  3、學習第三小題

  (1)看到老牛這樣疼愛小牛,你心里會想些什么?

  你想對小牛說些什么?

 。2)小組討論、練說

  (3)自由說、指名說

 。4)把想說的話寫在圖中的對話框內。

  三、作業設計

  1、復習本單元的詞語并默寫。

  課后小節:學生能根據圖畫,聯系成語理解字意,學生在對小牛說話中,體會到了深深的母愛,有的學生說:“小牛,你媽媽這么愛你,你真幸福。 薄靶∨,你長大了可要好好孝順你的媽媽!”從這些話中,學生的感情獲得了升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練習寫好木字旁的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

  二、能力目標: 朗讀并背誦四個成語。

  三、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端正的寫字態度。

  教學重、難點: 熟記成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寫好鉛筆字

  1、指導學習

 。1)說說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2)調整欄:

  出示:桑、根、柳。指名讀一讀,并說說三個字各是什么結構。

 。3)這三個字中都有“木”,但寫法一樣嗎?

  (4)出示“桑”,指導書寫。

  說說“桑”是什么結構,書空。

  教師范寫“!保⒁狻澳尽钡囊粰M寫在橫中線下一點兒,并且寫得長一些。

  學生練習在田字格里描紅并臨寫。

  (5)按以上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書寫“根、柳”兩個字。

  二、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  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讀四條成語:舐犢情深、烏鳥私情、天倫之樂、其樂無窮。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

 。4)結合課文,讓學生自己理解四條成語的意思,教師做適當的補充。

  2、練習

 。1)指名讀。

 。2)自由練讀。

 。3)同桌練習,互相背誦。

  3、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齊背。

  三、作業設計

  1、寫出帶有木字旁的字。

  2、 調整欄:

  讓學生在學習成語之前現說說自己的媽媽時如何照顧自己的。

  用部首查字法查“私、倫、窮”三個字,并說說他們的意思。

  3、讀背四個成語。

  課后小結: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指導,能將練習中三個帶有木字部的字寫好。在學習三個成語時,讓學生先講講母愛的故事,再觀察圖畫理解成語,效果較好。

  第三課時

  (說說寫寫——可愛的動物)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說說寫寫,要求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二、能力目標:培養說話寫話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培養說話寫話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揭示說話的話題:可愛的動物。

  2、學生自由讀讀圖上的要求。

  二、指導

  1、指導觀察

  (1)出示觀察要求:圖上畫了哪些小動物?你最喜歡哪一種?說說它的樣子。

  (2)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2、指導說話

  (1)指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特點。

  (2)指導學生按從頭至尾的順序說說小動物的。

 。3)同桌練說。

 。4)指名說,評議,補充。

  3、指導寫話

 。1)教師小結同學們說話情況。

 。2)調整欄:在觀察前先交給學生觀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要找出小動物的特點。

  請同學們把剛才說的話寫下來。

 。3)寫好后,指名讀讀自己的作品。

  課后小結:學生能根據自己的仔細觀察,通過老師之前先交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和順序,學生開始觀察,在學生將觀察結果說出來時,老師要及時進行板書歸納,在學生寫時,就能理清條理,也不會無話可寫了。

《練習1》 篇13

  一、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的寫在括號里。

  3、練習正確地搭配動賓結構的詞組。

  4、練習結合語言環境為帶點的詞找反義詞。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李清照的詞《如夢令》。

  7、搜集反映家鄉變化的資料,學寫導游詞,當眾介紹。

  8、學寫毛筆字。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地搭配動賓結構的詞組。

  2、結合語言環境為帶點的詞找反義詞。

  三、教學時間 35×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教學要求1—4

  二、教學過程

 。5分鐘)1、用鋼筆描紅

  (1)指讀題目,進一步明確要求。

 。2)師引導學生觀察字的行書特點,并練寫。

 。3)學生按要求練習描紅。教師行間巡視,提示握筆的姿勢及坐姿。

  (10分鐘)2、畫出錯字,把正確的寫在括號里。

  (1)小黑板出示題(1)、題(2),指名學生讀題,其余同學邊聽邊尋找句子中用錯的字。

  (2)師提出獨立做題的要求:查閱字典,尋找規律。

 。3)學生獨立做題,師巡視,并個別輔導。

 。4)討論交流,確定正確答案,并說出理由。

  (5)學生自己修改答案,互查練習情況。

 。8分鐘)3、正確搭配動賓結構的詞組。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名學生讀所列詞語,再集體讀兩遍。

 。3)舉例分析,掌握規律。

 。4)讓學生用“——”畫出表示某種行為或動作的詞,想一想:它們分別可以和哪個詞搭配?為什么?

 。5)指名學生回答、訂正。

  (6)讓學生大聲朗讀搭配正確的詞組。

 。7分鐘)4、找反義詞。

  (1)生讀題,并指名說一說本題的要求。

 。2)討論每小題中加點的詞各有哪些反義詞。

 。3)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在書上填寫。

 。4)指名學生匯報作業完成的情況。

 。5)讓學生說一說這三句話的意思。

  (6)反復讀讀填寫的句子,最好當堂背下來。

  (5分鐘)5、檢測

  練習冊1—3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教學要求5—8

  二、教學過程

 。5分鐘)1、熟記12條成語。

  (1)指名讀題,弄清本題要求。

 。2)生自由讀12條成語。

  (3)指名讀、齊讀。

 。4)請生說說這12條成語可以分成幾類。

 。5)師生共同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

  (6)學生大聲自由練讀,同桌練習背誦,師隨機抽讀、抽背。

  (7)指名讀,集體練讀,集體背。

 。5分鐘)2、讀背《如夢令》

 。1)指名讀練習要求,了解題意。

 。2)讓生自己讀讀《如夢令》,把句子讀通順。

  (3)啟發討論“如夢令”是什么。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4)教師范讀

 。5)學生自由輕聲試讀,邊讀邊想詞的大意。

  (6)讓學生嘗試著說說詞的大致內容。師結合重點詞語作適當點撥。

 。7)師講解后再次范讀。

  (8)生自己練習朗讀,指名讀,在充分練讀的基礎上,生練習背誦。

 。9)師檢查背誦情況。

  (15分鐘)3、搜集家鄉變化的導游詞,當眾介紹。

 。1)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師進一步明確要求:①明確寫好導游詞的方法。

 、趯⑺鸭瘉淼馁Y料寫成導游詞。

 、蹖蕚浜玫膶в卧~當眾介紹。

 。2)①講清介紹的范圍:家鄉特產、自然風光、名勝古跡、礦產資源。

 、趪@以上的幾個方面,組織討論。

  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那么多的內容,你打算先哪方面?通過什么渠道搜集資料?

 、苤v清導游詞的要點:資料要翔實,條理要清楚。

  (3)練習:①寫導游詞

 、诜中〗M交流。

  ③班級交流。

 。4)反饋:①教師對學生的表現評議。

 、谛〗Y。

  (6分鐘)4、學寫毛筆字

 。1)看題圖,師簡要講解。

 。2)師范寫,講清要領。

  (3)生練寫,師巡視指導,評議。

 。4分鐘)5、練習

  練習毛筆字

  [1] [2]  下一頁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學寫毛筆字。

  2、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地寫在括號里。

  3、練習正確地搭配動賓結構的詞組。

  4、練習結合語言環境為帶點的詞找反義詞。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李清照的詞《如夢令》。

  7、搜集反映家鄉變化的資料,學寫導游詞,當眾自我介紹。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清題目,明確要求。

  2、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每一個字的行書特點。

  (2)在自備本上練習基本筆畫,教師提示運筆方法。

 。3)教師示范板演,要求學生注意觀察行書運筆的過程和特點。

  (4)學生在自備本上練習上述幾個字。

  3、學生按要求練習描紅。教師提示握筆的姿勢及坐姿。

  4、反饋交流。將寫得好的字展示給大家看,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自己讀一讀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小黑板出示題目,指名學生讀題,其余同學邊聽邊尋找句子中用錯的字。

  (2)提出獨立做題的要求:查閱字典,尋找規律。

  3、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巡視輔導。

  4、反饋交流。確定正確答案,將發現的問題提出來討論。

  三、教學第三題

  1、學生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先讓學生讀詞語,再集體讀兩遍。

 。2)舉例分析,掌握規律。

 。3)讓學生用“——”畫出表示某種行為或動作的詞,想一想:它們分別可以和哪個詞搭配?為什么?

  3、獨立作業:用連線的方式將所列詞語兩兩搭配。

  4、反饋交流。

  5、課堂作業:將題2和題3按練習要求寫在課堂作業本上。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讀題,想一想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默讀題目。

 。2)討論每小題中加點的詞各有哪些反義詞。

 。3)聯系語言環境,思考這里帶點的詞的反義詞該填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在書上填寫。

  4、反饋交流。學生匯報作業的完成情況,反復讀讀填好的句子,最好背下來。

  二、教學第五題

  1、指名讀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

  (2)指名讀、齊讀。

 。3)說說這12條成語可以分成幾類。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

  3、學生大聲自由練讀,同桌練習背誦。

  4、反饋交流。

  三、教學第六題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們自己讀讀《如夢令》,把句子讀通順。

 。2)啟發討論“如夢令”是什么。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3)教師范讀。

 。4)學生自由輕聲試讀,邊讀邊想想詞的大意。

 。5)讓學生嘗試著說說詞的大致內容,教師結合重點詞語作適當點撥。

  (6)教師講解后再次范讀。

  3、自己練習朗讀,在充分練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4、反饋交流。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指名讀,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講清介紹的范圍:家鄉的特產、自然風光、名勝古跡、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礦產資源、民風民俗、民間故事……

 。2)圍繞以上幾個方面,組織討論。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那么多的內容,你打算選哪方面?通過什么渠道搜集資料?

 。4)講清寫導游詞的要點:資料要翔實,條理要清楚。

  3、練習。學生按要求練習寫導游詞,向小組的同學介紹自己的家鄉。

  4、反饋交流。

 。1)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議。

 。2)教師小結。

  二、教學第八題

  上一頁  [1] [2] 

《練習1》(通用13篇) 相關內容:
  • 《練習2》(通用16篇)

    [教學要求]1.用鋼筆描紅。2.對照簡化字,認讀括號里的繁體字。3.讀一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是不是相同。4.修改病句,并說明修改的理由。5.熟記12條成語。6.朗讀并背誦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 《練習6》(通用13篇)

    (第一課時)教 學 目 標備注1、能運用字典等工具書解決不認識的字,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2、能結合生活場景推測詞語的意思,提升理解詞語的能力。...

  • 《練習4》(精選15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繼續練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練習寫好木字旁的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3、說說寫寫,要求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二、能力目標:1、朗讀并背誦四個成語。2、培養說話寫話的能力。...

  • 〈練習7〉(精選16篇)

    教學內容:課堂。教學目標:鞏固本單元所學十幾減幾的知識教學重點:通過,口算達到一定熟練程度。教學過程:一、揭題:今天我們來做課堂,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書寫工整。...

  • 練習1(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知道只要細心觀察,處處留心,隨時都能學習語文。2.練習寫好鋼筆字與毛筆字,注意正確的寫字姿勢。3.讀讀背背,積累成語與古詩。...

  • 練習3(浙教版)

    一、教學目標:1、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熟練地拼讀音節,寫出漢字;會正確地搭配詞語,能辨析“寧靜、安靜、平靜”和“堅定、堅強、堅決”的詞義,并在句子中正確運用。...

  • 練習6

    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及獨立閱讀能力,通過訓練了解著名的作家及作品,會正確使用修改符號,能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教學重點:通過訓練,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解并掌握一些知識性的東西。...

  • 練習4(蘇教版二上教案)

    課題練習4(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學會認識大小寫數字,并學會寫。2、 認識匯款單,并學會填寫匯款單。3、 學會美觀地寫上下結構的字。重難點認識大寫的數字,并學習填寫匯款單。...

  • 練習1(蘇教版第三冊教案)

    [教學要求]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按順序填寫小寫字母。2.區別三組由形近偏旁組成的字,并正確組詞。3.給句子加標點,根據標點讀出句子的語氣。4.練習寫好帶偏旁的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5.熟記4個成語。6.朗讀、背誦十二地支和十二屬相。...

  • 練習5(共3課時)

    教學要求:1、學會認識不同的風及不同等級的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云游能力。2、通過誦讀,學習欣賞,讓學生形成豐富的語言積累。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 練習 6(蘇教版六下教案)

    教學要求:1、學習閱讀“擬人化描寫”的詩歌,學會分類積累詞語。 2、誦讀與欣賞《馬詩》,學會體會詩歌本身和詩人的思想感情,有趣味地誦讀。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練習口語交際,學習與人交流、與人對話。...

  • 練習1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處處留心觀察自然,積累背誦古詩,并能展開想象,續寫詩歌。 2、學習古詩《題秋江獨釣圖》,誦讀理解,感受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 3、寫好鋼筆字。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請教。...

  • 練習3

    課題課型新授課時3教學目標1. 讀詞語,通過讀詞語和看圖,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汽車類型,建立起詞語概念與事物之間的聯系。2. 聯系生活經驗,了解幾種常見車型的功能和作用,進而把句子補充完整并說出來。3. 積累成語。...

  • 練習3(蘇教版四下教案)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練習誦讀《三國演義》中的精彩片段,講跟“三國”有關的故事,知道從課外閱讀中也能學習語文。2、培養學生抓住要點概括故事的能力。...

  • 練習4 (蘇教版二下教案)

    練習4一、導入新課: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練習4(齊讀)二、看圖學成語。1、(出示插圖)我們來看一幅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指名說這幅圖還有一個成語名字呢!...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芷江| 榆林市| 瑞安市| 锡林浩特市| 金华市| 宝坻区| 砀山县| 响水县| 丹巴县| 巴楚县| 武强县| 通化县| 深泽县| 沁水县| 巍山| 绥德县| 宜城市| 砚山县| 祁阳县| 彭泽县| 香港 | 华蓥市| 尼玛县| 靖西县| 抚顺县| 来宾市| 石河子市| 加查县| 台安县| 平和县| 门源| 定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石阡县| 苏尼特左旗| 公安县| 兴安县| 永清县| 杨浦区|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