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精選10篇)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 復習13個生字。
2、朗讀課文,想象愛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敗時的不氣餒、不斷努力的情景,體會“努力”包含的品質。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認真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想象體會做什么事都要認真的道理;
課時安排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小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詞語(開火車的方式)
2、過渡:看來,每個組的生字都認得很準,那現在我們三個小組來比賽,看哪一組讀得最流利。
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的是愛迪生小時候手工課上制作小板凳,老師對他交上來的板凳很生氣,可后來才知道這已經是他做的第三個小板凳,于是老師改變了對他的態度。
。ò鍟豪蠋、愛因斯坦、很生氣)
二、新課
1、老師為什么會生氣?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2自然段)
2、原來是因為愛因斯坦的小板凳很不像樣,仔細觀察圖看看是怎么不像樣的?
過渡:四個腳是歪的,而且沒有挨攏,這樣粗糙的樣子,就是“糟糕”,是啊,其他同學交上來的是精美的泥鴨子,可愛的布娃娃,這樣糟糕的小板凳真讓老師生氣。
3、老師生氣了怎么說的?用直線勾畫下來。指名回答。你覺得老師說的話是什么意思,看看下面的兩個句子哪個是老師要表達的意思。
分男女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你體會這兩個句子的感情怎樣?指名讀。齊讀
小結:我們有時要想表達一種強烈的感情時就可以用這種帶問號的句子,雖然是問句,但我們卻知道它的意思,就是反問句。請生練習說幾句反問句。
、倮潢捞竦漠嫼馨簟"诿窛嵉淖趾芷。
4、老師這樣生氣地批評他,那同學們是怎么對待他的呢?這時候的笑是贊揚還是取笑?取笑還可以說成什么笑?(笑話、嘲笑、譏笑)
5、引讀:面對同學們無情的嘲笑,老師嚴厲的責問:“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糟糕的小板凳嗎?,愛因斯坦勇敢地站起來,小聲說:“有的!边^渡:難道世界上真的有比這個還糟糕的板凳嗎?
6、指名回答,你在哪里找到答案的?(3自然段)師:原來世界上真的還有比這更糟糕的小板凳,那就是愛因斯坦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板書第一次 第二次)
看插圖說說它們是怎么更不像樣的。(第一個板凳三個角全是歪的,有兩個角是躺在地上的,而且角的長短也不一樣,凳面是斜的,如果有人坐上去肯定會摔倒的,
根本不像個板凳;第二個板凳的有兩個角很斜,但凳面是平的。)
7、愛因斯坦交給老師的是他第幾次做的?(板書第三次)他為什么要交第三次做的小板凳給老師呢?(第三次的好一些)可第三次的板凳還是很糟糕呀?
出示:它雖然不好,但比這兩個強一些!八敝甘裁?“這兩個”指什么?用“雖然……但是……”造句。
比較這三次的板凳你發現了什么?(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你想象一下:愛因斯坦做完第一個板凳后他看了看會說什么?又會怎么做?做好第二個板凳后他看了看又會說什么?怎么做?
從愛因斯坦三次做小板凳的事,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孩子?(不氣餒、不灰心、不斷努力)板書。可是原來老師和同學認為他是個怎樣的孩子?指名讀(第1自然段)齊讀。
老師也從這件事上看到了一個不怕困難,不斷努力,永不灰心,永遠追求更好的愛因斯坦,從此改變了對他的態度。(板書改變了態度)
正是因為愛因斯坦做任何事情都像做小板凳這樣認真,有不斷努力追求更好的品質,所以他長大以后成了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我們帶著對愛因斯坦的崇敬再讀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師相信今天同學們的收獲都很大,你覺得自己平時在做哪些事情時還可以做的更好?
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我們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板書 第三個小板凳
第三個
( ) 老師很生氣
愛因斯坦 第二個
不氣餒
不灰心 ( )
不斷努力追求更好 第一個 老師改變了態度
。 )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點: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愛因斯坦”小時候的人物像。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愛因斯坦,課文講了愛因斯坦的什么事情呢?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就是《三只小板凳》。(師板書課題)
3、學生圍繞課題,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愛因斯坦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2、學生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要求: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3、學生分四人小組學習本課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如果身邊有小朋友不會讀,就幫幫他。)
4、檢查生字詞。(學生個別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開火車讀,形式多樣。)
三、活動引路,讀文識字
1、“闖關”總動員。講清方法及規則,共設三關:字音關(讀準字音)、句子關(讀通句子)、感情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座兩人互為“闖關員”與“守關員”。每闖一關得一面小旗。
2、自主讀書,做“闖關”準備。
3、同座分別闖關,一次沒闖過關者可以練習后再“闖關”。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己識記生字“作”。
。2)指名生分析“作”字的字形結構。
(3)仔細觀察“作”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在書寫時應注意哪些地方?
。4)師作示范指導,學生自己練寫生字,再與范字作比較。
(5)師選出寫得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二、開展讀書“展示會”活動
1、“我會認”。卡片抽讀生字詞。
2、“我會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了解讀書情況,相機糾正字音。
3、“我想讀”。誰想讀誰就站起來讀。(側重指導對話的朗讀。)
三、朗讀課文,感悟交流
1、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2、學生自讀自悟:愛因斯坦為什么做了三個小板凳?
3、交流討論。
。1)“我來告訴你!”學生將自己找的答案和閱讀感受講給同學聽,同時解疑。
。2)“我要請教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4、分角色朗讀,表現人物。
。1)小組內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愛因斯坦和老師的對話該怎樣讀,然后分角色朗讀,并互相評議。
。2)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四、指導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詞。
2、指導生字書寫。
教學重、難點:正確掌握本課生字,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學生自學生字。(先說它是什么結構,是什么和什么組成的(獨體字除外),它的筆順是什么,共有幾筆,組詞是什么。
3、學生交流如何記憶字形。
三、指導書寫
1、指名說記字的方法。
2、教師范寫。
3、學生描紅。
指導寫字,看清每一筆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寫排頭字。
4、作業展示。
四、復習鞏固
1、朗讀全文。
2、完成課后第二題。
五、拓展練習,引導實踐
1、摘抄本課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人聽。
3、收集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二、開展讀書“展示會”活動
1、“我會認”?ㄆ樽x生字詞。
2、“我會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了解讀書情況,相機糾正字音。
3、“我想讀”。誰想讀誰就站起來讀。(側重指導對話的朗讀。)
三、朗讀課文,感悟交流
1、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2、學生自讀自悟:愛因斯坦為什么做了三個小板凳?
3、交流討論。
。1)“我來告訴你!”學生將自己找的答案和閱讀感受講給同學聽,同時解疑。
。2)“我要請教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4、分角色朗讀,表現人物。
。1)小組內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愛因斯坦和老師的對話該怎樣讀,然后分角色朗讀,并互相評議。
(2)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四、指導書寫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 篇4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反思——給孩子們一些“權力”
這篇課文內容很簡單,生字也不多,最近受高老師的影響,我也想試一試孩子們自己能不能把課文讀通順,把生字認讀好。
簡單的揭題后,表演開始了。孩子們學著我的樣子,讀起了課文,雖然第一遍讀的很不好,但是我還是鼓勵他們是能干的小老師,孩子們可高興了。接下來,我把詞語掛在了黑板上,分別請了一個個的小老師上臺來教讀,他們不僅讀準了字音,還提醒大家要注意這些,要注意那些,煞有介事的樣子,下面的同學學得也很開心,這個方法很好,特別是我說要給小老師發獎品,一個個小手舉得老高了。在這樣熱鬧的教學活動中,教學任務基本完成,學生掌握的情況也比較好,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費時間,如果每一節課都按這個進度的話,兩課時的課至少要用三課時。不過目前小班化教學需要我們這樣做,感謝高老師在我們二年級組起到的帶頭作用,希望能在她的指導下創新我們現有的教學模式,開辟出一條真正適合我們小班語文教學的經驗之道來。
第三個小板凳
在學習第三個小板凳這一課時,我主要通過讓學生一讀帶讀,讓學生從讀中領悟,先讓學生在讀中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通過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的主要意思,讓他們說一說自己還有那一些不理解的,老師幫助他們解決那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讓學生自己說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他們在不緊張的環境中輕松學習。這樣學生對課文理解就更深了。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晴
《第三個小板凳》讀后感
甘肅省靖煤公司二中小學部二(3)班 楊淇
今天,我們學了《第三個小板凳》!
講的是:一次手工課上,愛因斯坦交了一個木制小板凳,老師看了很不滿意?墒菒垡蛩固褂帜贸隽藘蓚自己做的小板凳,這兩個更難看。老師卻不生氣了。
小朋友們,想想看,老師為什么不生氣了?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與失敗,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愛因斯坦是20世紀偉大的科學家,課文講的是愛因斯坦小時候自強自勵的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觀愛因斯坦是有不怕失敗,堅定信心,追求成功的精神品質。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字,繼續分析字形字義。
2、朗讀課文,想象愛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敗時不氣餒,不斷努力的情景。
教學建議:
1、與閱讀理解結合,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2、重點字詞如“凳、糟糕”,引導學生反復學習。
3、引導學生注意聯系課文前后部分,從語言、動作中體會想法。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你見過最糟糕的小板凳嗎?今天,我們一起到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的課堂上去看一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字詞,想辦法解決。
2、指讀、互讀字詞。
3、領讀詞語。
4、你記住哪個字?怎么記的?
5、寫字時,注意什么?哪個字給大家提個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字詞、會寫生字、體會“努力”包含的品質。
2、想象愛因斯坦遇到挫折時,不斷努力的情景。
教學重點:想象愛因斯坦如何努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詞卡。
2、這篇文章寫一件什么事?
二、再讀課文,深化感司。
1、指讀第一段:寫了什么?
2、自讀第二段:看到了小板凳,老師和同學是怎么做的?讀出老師生氣語氣和同學的嘲笑語氣。
3、指讀第三段:愛因斯坦是如何做的?心里會怎么想?練讀愛因斯坦的話。
4、介紹愛因斯坦。
三、學完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學會8個生字。認識“卩”和多音字“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做事要有自信心,堅持不懈。
教學重點:識字和寫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學生預習課文。準備生字、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出示愛因斯坦像,簡介。
孩子們,你們認識這個人嗎?他就是德國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今天我們來學習他小時候的故事,好嗎?
。ò鍟n題“三個小板凳”,指導學生認讀“凳”字。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绷私鈱W生預習情況,自由嘗試讀。
打開書端好坐正,先自己試讀,注意讀準生字生詞。
⒉教師范讀。
現在認真聽老師讀一遍,聽清生字生詞的讀音。
⒊自由練讀(讀準字音)。
、葱〗M內,利用生字卡片認一認生字。
三、品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誰來說從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認識生字“坦”“師”字。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指名學生讀第二自然段。找生字寶寶“作”“品”“泥”“卻”。
說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字。
引導學生說說字的結構,數筆畫,擴詞,編字謎。認識部首“卩”。
你還知道哪些和“品”字結構相似的字?(眾、森、磊……)
⑵課件出示“孩子們都笑起來了,愛因斯坦卻低下了頭!
讀讀這句話,體會“卻”的意思,試著用“卻”說話。
、钱嫵隼蠋熣f的話讀一讀。老師看到同學們的泥鴨子、小布鞋、蠟水果都那么精致、漂亮,可看到了愛因斯坦糟糕的板凳后,很生氣。誰來讀讀老師的話?(指導學生讀好老師說的兩句話。)
⑷從老師的話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愛因斯坦的小板凳非常糟糕,老師很生氣。)
、上胂螅簮垡蛩固沟男那闀鞘裁礃?他會想什么呢?
3、學習第三自然段。
、胖敢幻麑W生讀第三自然段,全體學生跟讀愛因斯坦說話部分。
、茖W習生字“驚”,認讀,擴詞,說說帶“忄”的字(怕、快、性、懷、怪、慢……)。
表演“驚奇”。
、钦J讀生字“次”“雖”“然”“但”“強”。
⑷讀愛因斯坦的話:
老師,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給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它雖然不好,但是比這兩個強一些。
嘗試用“雖然……但是……”說話。
⑸從愛因斯坦的話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4、學習第四自然段。
、疟焕蠋熀屯瑢W嘲笑的小板凳,是愛因斯坦經過一次又一次努力才完成的,它雖然不好,但是比那兩個強一些。這三個小板凳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不怕失敗的愛因斯坦,一個堅持不懈的愛因斯坦。于是——
出示:(學生齊讀)教室里靜悄悄的。從那以后,老師改變了對愛因斯坦的看法。
、普J讀生字“教”“孝”“室”“改”。
⑶靜悄悄的是什么樣?咱們讓教室里靜悄悄的,我們合作來演一演。像“靜悄悄”這樣的詞,你還知道什么?(綠油油、金燦燦、水靈靈、紅彤彤、軟綿綿、急匆匆……)
⑷你想對愛因斯坦說些什么?
四、指導寫字
寫“作”“品”兩個生字。
作:注意左窄右寬,第一筆起筆位置在上二線和左一線處,第五筆從橫處起筆向下寫,第六筆寫在橫中線上。
品:注意三個口大小相似,下面兩個口都在橫中線下方。
指導寫字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檢查學生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1、 認一認,口頭組成詞語。
師( ) 作( ) 品( ) 泥( )
卻( ) 驚( ) 孝( ) 改( )
2、讀一讀:
板凳,孝心,教室,雖然,改變,品行,平坦,驚奇,作品,泥土,作用,驚天動地,大有作為,不以為然,身強力壯
3、自由選擇上面的詞語說話。
二、指導寫字
看誰寫得正確、端正、整潔。指導學生先觀察字在虛宮格中的位置,先觀察后寫字。
師:左窄右寬,最后一筆為懸針豎。
泥:左窄右寬,注意最后一筆應該是豎彎勾。
驚:左窄右寬,注意“忄”的筆順是點、點、豎。第二個點稍高一些。
改:左邊“己”的末筆變成了豎提。卻:認識“卩”!皡s”,左高右低。最后一筆橫折勾的橫在上一線上。
孝:注意第三、四筆要寫得長一些。
寫完后在小組內看一看,比一比。然后把不滿意的字再練一練。
三、鞏固字詞
1、開火車讀字詞。
2、認識多音字“教”。
3、找朋友,組字寫下來。
氵 卩 王 忄 亻 艸
尼 見 京 分 乍 去
4、 選字填空。
作 做
、侔职值墓ぃ )很辛苦。
、谶@件事情他( )得不太好。
、畚业拿妹迷谡J真地( )( )業。
、苓@是我的( )品。
5、寫一寫
作用,老師,改正,驚奇,泥土,品行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編一編,演一演
三個小板凳會對同學和老師說些什么呢?
六、布置作業
1、認讀生字,口頭組詞語。
2、朗讀課文。
教學反思:
安豐梅:
在學習第三個小板凳這一課時,我主要通過讓學生一讀帶讀,讓學生從讀中領悟,先讓學生在讀中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通過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的主要意思,讓他們說一說自己還有那一些不理解的,老師幫助他們解決那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讓學生自己說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他們在不緊張的環境中輕松學習。這樣學生對課文理解就更深了。
劉桂紅:
在教學本課課文時,我按“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法,首先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整體感知課文,聽聽課文錄音,想想“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看課文動畫、聽課文錄音、通過各種形式反復朗讀課文讓學生去體悟。
王賀:
在學習課文重點段落時,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老師和愛因斯坦的對話,抓住“生氣、小聲”等關鍵詞語引導學生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再抓住“老師開始為什么生氣,后來為什么很感動?”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在討論中感悟理解課文。
白秀麗: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采用邊讀邊思的方法來讀文,再嘗試采用討論的形式來解決問題,在討論中不急于求成,不以唯一的答案去衡量學生要求學生,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多給學生一些鼓勵與贊賞,這樣調動了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在學習完課文后,有些學生還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有的學生認為愛因斯坦是個很勇敢的小孩,他敢于面對現實,敢于承認自己還做了兩個更不象樣的小板凳。
李維:
介紹愛因斯坦為人類作出文字和圖片資料?粗鴮W生們看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閃爍著求知的光芒。有些學生還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聲:“愛因斯坦真了不起!”“我好佩服他呀!”當我再出示:的愛因斯坦 這個填空時,學生的答案更多了。我想:在課堂中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贊賞、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多很重要,這是達到較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繼續練習分析字形字義;
2、在具體語言環境里理解“糟糕、木制品”等詞語;
3、會寫生字“品、些、此”;
4、初步感知課文,明白寫了一件什么事。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詞語,練習分析字形字意,會寫4個字;
2、初讀課文,明白寫了一件什么事。
教學過程:
一、送詞語
曾老師介紹個朋友給大家認識,看!它來了!(出示詞語:小板凳)大家和它打打招呼!(齊讀)有孩子還不認識它,聽老師給你們介紹師教讀“凳”
請個小老師說說在讀“凳”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指名生說)
你讀得真好,你教大家讀讀!
二、讀課題,置疑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這個小板凳的課文,孩子們一起讀讀課題吧。R讀)
讀了課題你有想知道什么?(學生置疑,挑選有價值的問題板書):
這個小板凳是誰做的?
第三個小板凳做得怎樣的?
前兩個小板凳是什么樣子?
看來孩子們都在積極開動腦筋,提出了這么多的有價值的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和生字交上朋友,生自讀課文,解決生字。
三、集中識字、詞
1、你是通過哪些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呢?(抽生說,談學法)表揚;
2、曾老師要考考孩子們和生字交上朋友沒有。ㄐ⊙劬春诎澹,請個小老師來教大家讀(指名讀,讀的過程中小老師提醒應該注意的地方,小黑板出示帶有拼音的詞語):
小板凳一大堆泥鴨子木制品糟糕強一些
很笨不像樣您好從此態度
3、誰來說來說說他教的怎么樣;(學會欣賞的別人優點的孩子,也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4、全班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朋友;(齊讀)
5、現在老師去掉拼音,看看孩子們還能否認識它們,請自己讀一讀;
6、孩子們讀的可真認真,現在男、女生比一比,我們來比賽讀;
四、初步感知課文,鞏固識字,分析字形了解字義
1、孩子們都與生字交上了朋友,現在就請三位同學把他們送回家,誰想來讀一讀。(指名生分段讀課文),其余孩子邊聽邊思考黑板上提出的三個問題。
2、誰找到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要求把句子說完整,出示:愛因斯坦)是呀,這個小板凳就是我們20世紀德國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做的,小時候的他是一個不愛說話,同學認為他笨,老師也不喜歡的孩子。但是他勤奮好學,堅持不懈的精神一直伴隨著他,后來他成為了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家,我們再一起來叫叫他的名字!(出示“愛因斯坦”,齊讀)
3、請問他做的第三個小板凳是什么樣子?(指名生說,出示詞語:糟糕)
誰愿意來讀讀?(糟糕),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你們是怎樣理解“糟糕”的?(指名說)
我們帶著這種體會再來讀一讀。(齊讀,貼“糟糕”)
誰能用糟糕來說句話?(指名生說)
4、愛因斯坦把這糟糕的小板凳交給老師,同學們都交了哪些手工課作業?(出示詞語,貼詞語;一大堆、泥鴨子、木制品)齊讀詞語,
請個孩子說說我們在讀“制”時應注意什么?(指名說)再來讀一讀!除了木制品以外,我們還有什么制品?(泥制品、布制品~~)
5、引讀第二自然段。(師生配合讀)
6、既然有第三個板凳,,那前兩個小板凳什么樣子的呢?(指名生說,貼詞語:更糟糕)
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指名生讀第三自然,出示詞語:強一些、態度)齊讀。
“態”字是一個形聲字,請個孩子來說說它的字形。正是因為愛因斯坦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改變了大家對他的態度,讓我們再讀讀這一自然段,感受他那不懈的堅持和滴水穿石的精神吧!(齊讀)
7、現在請孩子們完成以下填空。(出示問題:愛因斯坦交給老師的手工制品_____,老師感到____。后來,大家明白了:這個小板凳雖然_____,但_____。)
8、現在我們再和黑板上的詞語朋友打打招呼,送他們回家(齊讀粘貼的詞語)
五、學寫生字
1、出示帶有田字格的生字“品、些、此”
2、“品”字是品字結構,品,本義是眾多!捌贰庇腥凇?诖砣,三個表多數,意即眾多的人。寫這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上“口”居中,下面兩“口”寫緊湊。書空,觀察老師的寫法,描寫。
3、“此---些”進行比較,學生自己分析,組詞,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寫。
教學反思:
優點:整個教學設計不錯,以開課質疑的三個問題貫穿全文學習,采用隨文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給識字創造語言環境,不孤立識字。
不足:對教案不熟悉。對教材分析、了解不夠,不透。以至于在課堂中沒有照顧學生的發言,幾次打斷學生的發言,感覺我在強加給學生知識,而不是學生想學的欲望促進教學進度。在串講文章時,郭宇繁雜,有喧賓奪主的嫌疑。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 篇8
《第三個小板登凳》以側面描寫的方法交代愛因斯坦和第三個小板凳之間的故事,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三個小板凳》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三個小板凳》教案一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繼續練習分析字形字義;
2、在具體語言環境里理解“糟糕、木制品”等詞語;
3、會寫生字“品、些、此”;
4、初步感知課文,明白寫了一件什么事。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詞語,練習分析字形字意,會寫4個字;
2、初讀課文,明白寫了一件什么事。
教學過程:
一、送詞語
曾老師介紹個朋友給大家認識,看!它來了!(出示詞語:小板凳)大家和它打打招呼!(齊讀)有孩子還不認識它,聽老師給你們介紹師教讀“凳”
請個小老師說說在讀“凳”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指名生說)
你讀得真好,你教大家讀讀!
二、讀課題,置疑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這個小板凳的課文,孩子們一起讀讀課題吧!(齊讀)
讀了課題你有想知道什么?(學生置疑,挑選有價值的問題板書):
這個小板凳是誰做的?
第三個小板凳做得怎樣的?
前兩個小板凳是什么樣子?
看來孩子們都在積極開動腦筋,提出了這么多的有價值的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和生字交上朋友,生自讀課文,解決生字。
三、集中識字、詞
1、你是通過哪些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呢?(抽生說,談學法)表揚;
2、曾老師要考考孩子們和生字交上朋友沒有!(小眼睛看黑板),請個小老師來教大家讀(指名讀,讀的過程中小老師提醒應該注意的地方,小黑板出示帶有拼音的詞語):
小板凳一大堆泥鴨子木制品糟糕強一些
很笨不像樣您好從此態度
3、誰來說來說說他教的怎么樣;(學會欣賞的別人優點的孩子,也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4、全班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朋友;(齊讀)
5、現在老師去掉拼音,看看孩子們還能否認識它們,請自己讀一讀;
6、孩子們讀的可真認真,現在男、女生比一比,我們來比賽讀;
四、初步感知課文,鞏固識字,分析字形了解字義
1、孩子們都與生字交上了朋友,現在就請三位同學把他們送回家,誰想來讀一讀。(指名生分段讀課文),其余孩子邊聽邊思考黑板上提出的三個問題。
2、誰找到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要求把句子說完整,出示:愛因斯坦)是呀,這個小板凳就是我們20世紀德國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做的,小時候的他是一個不愛說話,同學認為他笨,老師也不喜歡的孩子。但是他勤奮好學,堅持不懈的精神一直伴隨著他,后來他成為了一位的物理學家家,我們再一起來叫叫他的名字!(出示“愛因斯坦”,齊讀)
3、請問他做的第三個小板凳是什么樣子?(指名生說,出示詞語:糟糕)
誰愿意來讀讀?(糟糕),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你們是怎樣理解“糟糕”的?(指名說)
我們帶著這種體會再來讀一讀。(齊讀,貼“糟糕”)
誰能用糟糕來說句話?(指名生說)
4、愛因斯坦把這糟糕的小板凳交給老師,同學們都交了哪些手工課作業?(出示詞語,貼詞語;一大堆、泥鴨子、木制品)齊讀詞語,
請個孩子說說我們在讀“制”時應注意什么?(指名說)再來讀一讀!除了木制品以外,我們還有什么制品?(泥制品、布制品~~)
5、引讀第二自然段。(師生配合讀)
6、既然有第三個板凳,,那前兩個小板凳什么樣子的呢?(指名生說,貼詞語:更糟糕)
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指名生讀第三自然,出示詞語:強一些、態度)齊讀。
“態”字是一個形聲字,請個孩子來說說它的字形。正是因為愛因斯坦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改變了大家對他的態度,讓我們再讀讀這一自然段,感受他那不懈的堅持和滴水穿石的精神吧!(齊讀)
7、現在請孩子們完成以下填空。(出示問題:愛因斯坦交給老師的手工制品_____,老師感到____。后來,大家明白了:這個小板凳雖然_____,但_____。)
8、現在我們再和黑板上的詞語朋友打打招呼,送他們回家(齊讀粘貼的詞語)
五、學寫生字
1、出示帶有田字格的生字“品、些、此”
2、“品”字是品字結構,品,本義是眾多。“品”有三口?诖砣,三個表多數,意即眾多的人。寫這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上“口”居中,下面兩“口”寫緊湊。書空,觀察老師的寫法,描寫。
3、“此---些”進行比較,學生自己分析,組詞,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寫。
教學反思:
優點:整個教學設計不錯,以開課質疑的三個問題貫穿全文學習,采用隨文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給識字創造語言環境,不孤立識字。
不足:對教案不熟悉。對教材分析、了解不夠,不透。以至于在課堂中沒有照顧學生的發言,幾次打斷學生的發言,感覺我在強加給學生知識,而不是學生想學的*促進教學進度。在串講文章時,郭宇繁雜,有喧賓奪主的嫌疑。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三個小板凳》教案二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點: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愛因斯坦”小時候的人物像。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愛因斯坦,課文講了愛因斯坦的什么事情呢?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就是《三只小板凳》。(師板書課題)
3、學生圍繞課題,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愛因斯坦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2、學生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要求: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3、學生分四人小組學習本課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如果身邊有小朋友不會讀,就幫幫他。)
4、檢查生字詞。(學生個別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開火車讀,形式多樣。)
三、活動引路,讀文識字
1、“闖關”總動員。講清方法及規則,共設三關:字音關(讀準字音)、句子關(讀通句子)、感情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座兩人互為“闖關員”與“守關員”。每闖一關得一面小旗。
2、自主讀書,做“闖關”準備。
3、同座分別闖關,一次沒闖過關者可以練習后再“闖關”。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己識記生字“作”。
(2)指名生分析“作”字的字形結構。
(3)仔細觀察“作”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在書寫時應注意哪些地方?
(4)師作示范指導,學生自己練寫生字,再與范字作比較。
(5)師選出寫得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二、開展讀書“展示會”活動
1、“我會認”?ㄆ樽x生字詞。
2、“我會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了解讀書情況,相機糾正字音。
3、“我想讀”。誰想讀誰就站起來讀。(側重指導對話的朗讀。)
三、朗讀課文,感悟交流
1、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2、學生自讀自悟:愛因斯坦為什么做了三個小板凳?
3、交流討論。
(1)“我來告訴你!”學生將自己找的答案和閱讀感受講給同學聽,同時解疑。
(2)“我要請教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4、分角色朗讀,表現人物。
(1)小組內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愛因斯坦和老師的對話該怎樣讀,然后分角色朗讀,并互相評議。
(2)比一比哪一組讀得。
四、指導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詞。
2、指導生字書寫。
教學重、難點:
正確掌握本課生字,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學生自學生字。(先說它是什么結構,是什么和什么組成的(獨體字除外),它的筆順是什么,共有幾筆,組詞是什么。
3、學生交流如何記憶字形。
三、指導書寫
1、指名說記字的方法。
2、教師范寫。
3、學生描紅。
指導寫字,看清每一筆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寫排頭字。
4、作業展示。
四、復習鞏固
1、朗讀全文。
2、完成課后第二題。
五、拓展練習,引導實踐
1、摘抄本課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人聽。
3、收集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三個小板凳》教學反思
本文設計以“執著”為主題,意在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所有的困難和挫折。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體會小板凳“很不像樣”和“更不像樣”的含義,強調了對比。在拓展想象環節,我設計了小練習“當凳腿短了時,愛因斯坦……”等4個句子,這樣,不僅突出了重點,降低了難度,也更好地讓學生體會理解愛因斯坦那種不放棄的精神。我們運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性化朗讀,小組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等,提高了課堂實效,增強了語感。
此外,我注重聯系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談自己捏的小板凳怎么樣,但同時這也是不足之處,沒有把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體驗不夠充分,以致導入時稍欠妥。在教學中,我對于學生錯誤答案的評價不夠深入,有點走過場,還有就是在想象環節的空間不夠大,未能充分引導學生在實際情景中想象老師和同學具體會怎么改變對愛因斯坦的態度。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 篇9
愛因斯坦上小學的時候,不愛說話,同學認為他笨,老師也不喜歡他。
有一天早晨,大家都把自己的手工課作業交給了老師。老師從一大堆泥鴨子、布娃娃、木制品中,拿出一個很不像樣的小板凳,生氣地問:“你們誰見過這么糟糕的小板凳?”孩子們都笑起來了,愛因斯坦卻低下了頭。老師看了他一眼,說:“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糟糕的小板凳嗎?”愛因斯坦站了起來,小聲說:“有的!
同學們驚奇地看著愛因斯坦,只見他從課本里拿出兩個更不像樣的小板凳,說:“老師,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給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它雖然不好,但比這兩個強一些!崩蠋熆此@樣努力,從此改變了對他的態度。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 篇10
一、 周學習內容:學習《上天的螞蟻》和《第三個小板凳》 二、 周學習重難點: 1. 生字:認字26個,寫字17個。 2. 積累:積累兩個新部首弓字旁和酉字旁,繼續練習查字典,分析字型。 3. 作文: 練習寫話,表達對人的鼓勵。 三、 周學科融合:讓學生了解“有志者事竟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等諺語的意思,引導學生積累學習方面的詞語、諺語。 四、 周學情分析:這兩篇課文內容很有趣,容易引起學生興趣,但其中包含的哲理很耐人尋味,要讓學生明白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的道理,在挫折面前不低頭。
上天的螞蟻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一只小小的螞蟻立志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從通天樹爬到天上的故事,贊揚了螞蟻敢于立大志一往無前的精神。 學法 教師導法 情境交融法,小組合作 學生學法 分角色朗讀,分析字形自主識字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2.積累目標:模擬每個人物的特點,分角色朗讀,積累“堅持不懈、水滴石穿”等詞語。 3.生字目標:會寫8個字,認識13個字。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1)、自讀課文,讀懂意思,知道故事中出現了幾個人物。 (2)、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端詳字形,看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3)、找找生字和課文中哪個字組成一個詞,聯系上下文理解意思,不懂的畫出來。 2.細讀感悟點:(1)、再讀課文,不讀錯別字,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分組討論學習: a、你喜歡巨人還是螞蟻? b、螞蟻要爬的是一棵怎樣的樹? c、小螞蟻能爬到天上去嗎? (3)、分角色朗讀課文。先試試根據每個人物的特點模擬其聲音,看誰學得象。 (4)、從小螞蟻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3.能力訓練點:引導學生積累“堅決、毅力、愚公移山”等詞語。 4.拓展延伸點:課外閱讀《愚公移山》、《十八缸水》等故事。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第三個小板凳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愛因斯坦小時侯自強自立的故事。 學法 教師導法 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學生學法 朗讀、討論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朗讀課文,想象愛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敗時不氣餒、不斷努力的情景,體會“努力”包含的品質。 2.積累目標:與閱讀理解結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生字目標:學習“品”字形結構的字,“此”和“些”字的對比。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1)、自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自學生字,分析字形,不寫錯別字。把帶有生字的詞語反復讀幾遍,聯系上下文理解。 (3)、出示字卡,檢查自學情況。 2.細讀感悟點:(1)、再讀課文,讀通順,不讀錯別字。 (2)、第一自然段講了什么? (3)、默讀第二、三自然段,看到愛因斯坦交上來的小板凳,老師和同學們什么表現? (4)、一向不愛說話的愛因斯坦這次為什么有勇氣“站起來”反駁老師? (5)、最后老師為什么改變了對愛因斯坦的態度?想象一下,愛因斯坦是怎樣努力的。 3.能力訓練點: 引導學生討論:愛因斯坦做第三個小板凳時,心里會想些什么? 4.拓展延伸點:課外閱讀名人成材的故事,讓學生明白遇到挫折和失敗不氣餒,不斷努力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