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5教學案例與評析
生:我發現了第三行——蟒蛇、螞蟻刺猬寫的都是動物。師板書:動物
小動物不像松樹竹子和梅花,它們躲進洞里去了,看(出示圖片)(指導說話)
(1)誰有本領讀好這三個詞?指名讀。
(2)小動物躲在洞里多舒服呀,我們可不要去吵醒它們。
(3)女生讀,齊讀。
生:我發現了第四行——滑雪、溜冰、跳繩寫的都是體育運動。師板書:運動
小朋友不像那怕冷的小動物,他們在雪地里干什么呀?誰能用“有的……有的……”說一段話
(1)指名說,出示相應的詞卡。
生:昨天夜里,北風呼呼,大雪飄飄。今天清早,小朋友們有的在山破上滑雪,有的在河面上溜冰,有的在岸邊跳繩,還有些小朋友在堆雪人
(2)你最喜歡哪種運動?讀好這三個詞。
師:大家說得多好呀,請你們再讀讀這些詞語吧!
學生舉詞語卡片讀詞語,再次強化鞏固識字.
師:你們能用上每行中的三個詞語說話嗎?可以參照插圖說.
生:冬天到了,北風吹,雪花飄.
師:多通順啊!能把句子說得再長一些嗎?
生: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雪花漫天飛舞
師:太美了,就像詩一樣.請你好用另外的三組詞來說說冬天吧!
學生四人一組交流.
你們發現了嗎?如果把四個詞串聯起來不就是一幅美麗的冬景圖嗎?
師:請你完整描述一下冬天的景色,好嗎?想好了說給你的同桌聽.
師:我們通過讀詞看圖說話感受了冬天的美麗,下面我們把詞串美美地讀一讀吧!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發揮教材的課程功能,依據教材、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有機重組,以爭取最好的教學效果。這一環節以尋找“發現”的形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在輕松、歡樂的氣氛中將識字思維訓練和說話訓練有機整合,鞏固了詞語的讀音,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四朗讀詞串,注重語言積累
出示全部的詞,請小朋友自己再好好的、一行一行地讀讀詞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
指名讀。
師:冬天真冷!大雪紛飛,北風怒吼,誰來讀一讀?(出示詞串:寒流大雪北風)生:(讀)。
生:我從他的朗讀中,仿佛看到北方的冬天開始下雪了,天氣很冷。
生:我從這位同學的朗讀中,仿佛看到北風呼呼地吹(師:仿佛聽到),仿佛聽到北風呼呼的吹,我想跟他比一比。(生讀)
生:我從這位同學的朗讀中,仿佛看到雪下得很大,我想邀請我的好伙伴跟他比。(齊讀)(其他詞串的朗讀略)
(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分段發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評價的主體也從單面轉向多面,增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參與,以多渠道的反饋信息促進被評價者的發展。)
五、課后延伸,讀讀兒歌、寫生字。
小朋友學的真不錯,下面我們再來讀讀兒歌、把生字寶寶寫會吧!
1、自己借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3把書打開,讀讀課后的筆順表,再描一描。
4指名說,師范寫,生臨寫。
(以兒歌吸引學生的學習欲望,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拼讀能力,還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教師通過兒童化的語言描繪渲染情境,引導想像,特別是多媒體畫面與表演的結合,創設了學生樂于接收、能享受其間的情境,能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造,從而使學生自始至終積極參與,在自我滿足與愉悅中高效達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