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孩子教案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犭、丷”兩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看圖想象和反復誦讀,體驗、感受鄉下孩子豐富多彩、辛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養熱愛農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能正確、端正、有一定速度地書寫。
三、教學難點
詩歌在語意上的省略與跳躍,給學生的理解、感悟帶來了困難。
四、教學時間:3課時
五、教具準備:掛圖、課文錄音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初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大意,精讀感悟第一、二段。
2、學會四個生字:曾、壞、懷、串。
課時目標
1、對第一、二段的看圖想象和反復誦讀,體驗、感受鄉下孩子豐富多彩、辛福愉快的童年生活,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
2、會四個生字,能正確、端正、有一定速度地書寫。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小朋友,中秋剛過,正是田野里最美的時候。瞧,今天的天氣多好啊!真是金風送爽,天朗氣清。在這么好的陽光下, 讓我們一起走進田野,去欣賞那宜人的秋色,認識一群可愛的鄉下孩子吧!
出示、齊讀課題:鄉下孩子
2、村和城市的環境不同,鄉下孩子和城市孩子的生活也不一樣。那么,鄉下孩子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先聽聽播音員阿姨的介紹吧!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
2、聽了播音員阿姨的介紹,你找到答案了嗎?看來,光聽一遍是不夠的,還是讓我們走進他們的生活去看一看吧。
請大家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三、精讀感悟
1、讀正確
出示第一段:這段話你能讀正確嗎?
指名讀,相機糾正:曾是、盛開(后鼻音)
要讀好這段話,不光要讀準字音,還要注意輕聲的讀法。
出示:媽媽、懷里、爸爸、背上、歡唱的黃鸝、盛開的野菊
逐個讀后再指名讀句子。
2、讀中感悟
黃鸝是一種小鳥的名字,聽!(錄音)這是一只怎樣的黃鸝?
出示:歡唱的黃鸝
讀好這個詞組:歡快地唱一唱
誰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出示:鄉下孩子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
鄉下孩子小時侯曾經像歡快的黃鸝一樣,在媽媽的懷里做些什么呢?
師:是啊,和媽媽又說又笑,真開心呀!你能像小黃鸝一樣來唱一唱嗎?(指句子)
出示實物:野菊花。師:它叫野菊,是我從路邊采來的。看,這是一朵怎樣的野菊?
出示:盛開的野菊
美美地讀一讀。
誰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出示:鄉下孩子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
爸爸喜歡背著鄉下孩子到哪兒去干什么呢?
師:對了,背著你到處跑,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心里是那樣的高興,臉上樂開了花,就像一朵盛開的野菊。大家笑笑,看誰的笑最美。
帶著這樣的笑,讀句子。
3、品味讀
鄉下孩子在媽媽的懷里、爸爸的背上長大,倍受他們的愛護與關心,生活得十分( )。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他們的幸福吧!(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