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案例評析
[設計理念]
本文是一首兒童詩,詩中用兒童的口吻說話,以一株紫丁香為寄托,從一個側面塑造了老師勤奮工作、心牽學生的美好形象,表達了學生尊師愛師的感情。語言文字淺顯易懂,所以教學的重點可以放在體會文章的情感上。在教學中,教者抓住文中的“一株紫丁香”,用“為什么栽”的問題引領學生去讀文章,感真情,激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1、會認8個生字:“株、踮、院、除、疲、倦、牽、困”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
4、感悟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韻律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1、教育學生尊敬老師,感悟師生間的濃濃真情。
2、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株、踮、院、除、疲、倦、牽、困”,會寫“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理解文中重點詞句,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文,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兒童詩,誰來讀課題?(指名讀)
2、這個“香”字誰會記?(指名記字形)
3、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寫個“香”。(板書:香 )
4、(出示圖片)看,這就是一株紫丁香,又叫一棵紫丁香。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用圖片讓學生認識了紫丁香這種植物的樣子,同時用語言闡述了量詞“株”和“棵”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解決了課題中的兩個問題,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檢查字音
1、這株紫丁香是誰栽的?又栽在什么地方了?我們來聽聽課文錄音。
【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來聽讀課文,一方面讓聽讀課文具有目的性,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另一方面,《新課標》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中說“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二年級下學期就開始逐步滲透,也是在為今后的教學、訓練打下基礎,做好教育教學的連貫性。】
2、是誰把一株紫丁香栽在哪里了?
3、讓我們也去讀讀課文吧,打開書42頁,小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生字能讀準嗎?(出示生字詞)
zāi zhī ɡuà kuài
栽 枝 葉 掛 牽 快
nónɡ yuàn jiào àn
濃綠 小 院 教 案
kùn zhǎ xiāochú píju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