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學習——《臺灣的蝴蝶谷》評課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學習——《臺灣的蝴蝶谷》評課
天竺中小 李銀霞
認知參與是有效學習的基本要求。主動的認知參與是指學生依據學習目標或教師的要求,運用感知、注意、記憶、思維和言語等認知能力,主動地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方超老師在教學黃蝴蝶谷這部分內容時,注意引導學生主動認知參與。首先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本內容;然后,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課文,學生閉上眼睛想象黃蝴蝶谷的優美的景象;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的畫面,用語言表達出來;在學生想象初步感知蝴蝶谷迷人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直觀、生動的優勢,播放一段與句子相配的許多蝴蝶飛舞的錄像,刺激學生的感官,不斷加深了學生們對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印象;最后再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悟,品讀課文,此時,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句子也就變得水到渠成了。教師的設計環環相扣,給學生時間來閱讀、想象、感知,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感體驗與獨特感受,鼓勵學生發表獨到見解,這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每個學生都享受學習的樂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二、情意參與是有效學習的必要保證。積極的情意參與是指學生對學習具有積極的情感態度,在學習過程中伴隨著較強的意志努力。只有認知與情感意志的整體參與才能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方超老師非常關注學生的情意參與,通過角色體驗,讓學生走進文本。一上課,教師就讓學生們把美麗的蝴蝶貼在自己的衣服上,學生們變成了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帶著這樣的情感,學生們開始了愉快的學習,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聞其聲、觀其景、臨其境,把學生的認識欲、積極性完全激活了,也為下面教學的順利展開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第四自然段通過寫中外游客,側面描寫蝴蝶谷的美景。方老師主要采用引讀的方法把學生引入這一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是蝴蝶谷中的一只蝴蝶,該怎樣歡迎前來參觀的客人呢?通過入情入境的表演,既深入理解了課文,學生的語言也得以發展,情感得以熏陶,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三、行為參與是有效學習的直接體現。有效的行為參與是指學生對學習的行為投入度高,學習效果好。新課標提倡“以讀促悟,以悟帶讀”,
讀是“思”的憑借,是“悟”的前提,是“說”的準備,是“寫”的基礎。只有讓學生真正接觸文本,深入文本,引導學生進行品味,才能品出味,讀出形。方超老師這節課的教學,是以讀貫穿始終的。讓每個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